|
海尔鲸吞白电市场 合肥三洋疲于自保
(记者刘新宇)“每次都扯上我”,合肥三洋(600983)董事长金友华这样抱怨,尽管海尔收购三洋白电业务没有涉及合肥三洋,但这家上市公司仍被舆论聚焦。
本报上周五披露,三洋电机集团内的9家(日本3家,海外6家)三洋电机持有的股份将向海尔进行转让。上述消息披露后,关于合肥三洋何去何从的传言甚嚣尘上,合肥三洋已于上周末作出公告澄清:海尔收购主要集中在日本及东南亚四国,不涉及中国大陆的合肥三洋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海尔鲸吞三洋白电暂不涉及合肥三洋的大部分业务,但也并不是没有直接影响。在合肥三洋的海外业务中,其过去3年向三洋电机及其下属子公司销售商品合计分别为14153.27万元、3527.72万元、2732.07万元,占合肥三洋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64%、1.74%、2.56%,这部分业务在三洋电机在日本本土及东南亚业务的整合中,极有可能会因为海尔的介入而受到冲击。
合肥三洋战略“自保”
事实上,2010年松下并购三洋后,对三洋品牌松下是遗弃、租赁、冷冻?都悬而未决。从这次松下抛出的整合方案来看,在中国市场表现较好的合肥三洋得到了保护。
但分析也普遍认为,这次收购会给合肥三洋带来很大的压力。从记者掌握的情况来看,合肥三洋已经开始培育新品牌帝度和怡尚。有业内人士分析,合肥三洋这种“自保”之举正是考虑到三洋品牌在中国的去留未解决,从而通过新品牌培育防止三洋品牌被取缔。
白电格局深度变革
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认为,这个收购实际已经改变了全球白电产业结构,海尔已成为冰箱、洗衣机等白电业务的全球领头羊,从流通到配套整个供应链的关键以及优质资源朝海尔集中,因此海尔白电会对全球其他品牌的白电产生冲击,当然也包括合肥三洋。
罗清启预测认为,全球高通胀将长期持续,没有全球规模带来的成本优势,欧洲、日本、北美三个高成本区内的传统白电品牌已难以控制成本,会有更多的三个高成本区内的企业出售自己的白电业务。
那合肥三洋究竟该何去何从?从目前的股权结构来看,大股东为合肥国资委旗下的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持股比例为33.57%,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等三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重为29.51%。
业内有专家猜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合肥市政府就提出对家电产业执行“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共同发展”的思路,合肥市政府退出具体的家电业务经营也是顺理成章,在松下集团急于将与自身白电业务有重叠的三洋白电“变卖套现”经营策略影响下,合肥三洋两大股东变换是存在可能性的,比较好的出路就是卖给海尔集团,这符合大股东合肥市国资委和二股东三洋电机双方的利益诉求。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