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雾霾天,别把孩子当“绿萝”(行 ...
·调查:83.1%受访者大学期间 ...
·我国儿科医生数量缺口近9万
·儿童肥胖是整个社会的失败 “小 ...
更多>>

      考试资讯

·2017年22所非211工程大 ...
·201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 湖南 ...
·郑州上大学生活费一个月590元 ...
·200多万人参加2017年考研 ...
更多>>
 
毕业了,饭碗在哪里?浅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
毕业了,饭碗在哪里?浅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

2011-11-25 14:22:23 | 来源:光明日报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全球蔓延。这场历时四年之久的经济灾难,给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人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纷纷走上街头抗议,从“中东动荡”到“伦敦骚乱”再到“占领华尔街运动”,抗议者义愤填膺,他们不满国家的经济现状,痛恨不公正的社会待遇,要工作,要吃饭。

    首当其冲的是年轻人。在西方国家,所有年轻人都将面临比父辈更高的税收、更少的福利以及更长的工作年限。更现实的是买房更贵,获得贷款更难,工作机会更少,大多数行业就业的机会都在大幅度减少。美国25岁以下青年人有17.1%处于失业状态,整个欧盟年轻人失业率是20.9%,西班牙更是高到令人咋舌的46.2%。与此同时,不断上涨的物价,一直处于超低水平的存款利率,使本来收入微薄的年轻人生活雪上加霜。

    中国每年有600万左右大学毕业生和相当数量的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和普通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他们都需要工作,向社会“嗷嗷待哺”。

    这样多的年轻人没有事做,甚至没有饭碗,无疑将是一大问题,解决不好会引起社会危机,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特别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消费和出口严重不足,很多企业不得不大量裁员以降低生产成本,导致一些学历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员工面临失业。对大量刚从大学毕业即将步入社会的应届生来说,其就业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如何妥善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各国政府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

    针对这种情况,许多国家都对大学生就业采取扶持政策。这不但是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是应对经济波动下就业机会减少的重要手段。有的国家采取政府直接和间接方式创造就业岗位。如法国推行的“青年就业计划”,专门招聘26岁以下及未领过失业补贴的30岁以下青年人。有的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计划指导体系。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设有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有的国家调整学校专业设置,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如德国在高等职业教育上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元制模式,学生一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培养的学生就业率就很高。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一个共同做法是鼓励大学生创业。如英国实施“王子创业计划”和“大学生创业项目”。中国政府为了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专门出台了新的政策措施,从财政、税收、金融、就业服务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毕业生不仅可以在创业地落户,在创业地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也从5万元提高到10万元。毕业生如果创业从事微利项目,中央财政还给予贷款贴息。中国还实施“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必须指出的是,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又找不到合适的大学生。有很多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其原因从学校教育方面来看:主要是存在教育忽略了市场需求的问题。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培养方面只注重学校的条件,而忽视了市场的需求。从人才市场方面来看:许多国家人才市场仍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功能还不够强,效率不够高。本来这个单位需要一个高职的学生就可以,却非要一个大学生,提高自己的门槛。在人才市场上应该“人职匹配”,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取决于他与这个职位的匹配度如何。

    大学毕业生还必须从自身来找原因。世界上的事情并不都是天遂人愿的,有些客观因素难以改变。在我们改变不了客观环境的时候,我们必须改变自己。当前首要的一个问题是大学生要改变就业观念。要从“抢饭碗”、“等饭碗”转变到“造饭碗”上来。就从我们中国的情况来说,现在许多大学毕业生眼睛只盯着当公务员,进大型国企。这些有限的岗位成了人人都去挤的“独木桥”。与此同时,许多民营企业,小型和微型企业人才却极为缺乏,面临“人才荒”、“招工难”。许多大学毕业生只盯着大城市,而中小城市和农村极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人才。因此,大城市人满为患,形成“漂泊者”群体、“蚁族”和无所事事的“啃老族”,而农村和基层单位却呈现人才的“空壳化”,造成了人才缺乏与过剩、就业难与人才荒并存的现象。从大学教育来讲,大学并不只是传授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同时还应该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就业思想。使学生懂得:万丈高楼平地起。第一个工作岗位和收入固然重要,但不能决定终身。最关键的是锻炼能力,为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基础。理想应是从现实做起,暂时找不到好工作,并不等于永远找不到。首先是要有活可干,干一行爱一行成一行,有为才能有位。

    中国有句谚语“天上不会掉馅饼”,外国也有同样的话“没有免费的午餐”。大学毕业了,不能再依靠父母、依靠学校,饭碗在哪里?如何找工作?得靠我们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自己去发现,去创造!

责任编辑:孙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