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系延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高级教师 周永蔚 每年的上海语文高考中,在第 (五)部分考查的内容里,总会有两道试题,是要求考生们认真完成 “文言现代文翻译”检测的。那么怎样去做好分值在6分左右的这两道题目呢?周老师建议你做到以下三点: 一、必须将 “字词的含义”精确注解 比如,2009年秋考的第 (20)题(6分): (1)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 (2)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 在这两句中的“里人、疾、入、被、摄、比、谒、舍、再、引咎”这十个词语,它们分别应该注解为“乡人、憎恨、把……列入、遭到、传唤、等到、拜见、寒舍、两次、归过失于自己”。这样,如果我们把这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文的话,那么就应该是: (1)(有个极其)憎恨沈周的(同)乡人,把他(沈周)的姓名列入(画工的名单之中),于是(沈周)遭到了传唤。 (2)等到(郡守从朝廷)返回,(他特意去)沈周的寒舍拜见,(在向沈周)拜了两拜(之后),(并把招他入画工之事)归过失于自己。周老师认为:“字字落实,一一对应”,应该是“高考古文翻译”的一大体现。 二、必须将 “语法的知识”精确揭示 比如,2010年秋考的第 (19)题(5分): (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在这两句中的,“讽”和“出”是“词法中的使动用法”,应该注解为“对……暗示”和“让……离开”;“不使居府中”,既是“省略句中的使令动词的兼语省”,又是“状语后置句中的介词省”。其完整句式应该是:“不使(殴阳公)居(于)府中”。而第二句中的“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其实是“留‘者’省‘之’”的定语后置句。它的变句完整式应该是:“桂阳民(之)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还原成本句的话,应该是:“桂阳有争舟而相殴至死之民”。只有将这些“词法和句法”给全部落实下来,那么你的译文才能正确地体现出来。如果我们把这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文的话,那么就应该是: (1)陈尧咨对“转运使”暗示让(欧阳公)离开,不要让(他)(在)江陵府里(再)留任。 (2)桂阳有(一些为)争抢船只而互相斗殴至死的民事,(这个)案件长久没有(得到)判决。周老师认为:“文言语法,一丝不苟”,应该是“高考古文翻译”的二大体现。 三、必须将 “添加的语言”精确补上 比如,2011年秋考的第(19)题(5分): (1)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2)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对这两句话,我们除了要做到“字词含义精确”和“语法知识精确”之外,还要在翻译时,将上下文意自然疏通。但是,因为古文的表达简洁性,在翻成现代文时,我们还是要补入不少流畅的文字。在补充的文字上,必须加上刮号。如果我们把这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文的话,那么就应该是: (1)(楚国)虞丘丞相把他(孙叔敖)推荐给楚庄王(的目的)是(想)用(他来)代替自己(啊)。 (2)楚庄王答应了他(孙叔敖的要求),(仅仅)过了半年 (的时间),(楚国的)民众(就)全部自觉地提高了自己的车位(座驾)。周老师认为:“上下文意,一气贯达”,应该是“高考古文翻译”的三大体现。 考生们,如果你们真正能够做到以上三点的话,那么你也就在古文翻译上践行了严复先生所提出的“信、达、雅”这三个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