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都市青年追求“小确幸” 理想遇阻寻找存在感

中国都市青年追求“小确幸” 理想遇阻寻找存在感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新华网 2013-10-17 08:20:43 
分享到

    新华网合肥10月16日电(记者马姝瑞)意外小财、享用美食、家人团聚、睡到自然醒、朋友捎来问候关心……这些看似平淡却蕴含着喜悦之情的“微小而确切的幸福”,即人们所称道的“小确幸”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的新追求,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然而,也有人担心,这一风潮能够帮助人们治疗“浮躁病”的同时,会让年青一代失去“激情”与“斗志”。

    “小确幸”,从“微小而确切的幸福”简称而来。这个看似有些拗口的词语出自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随笔集《兰格汉斯岛的午后》,由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现代汉语。书中还提到,“没有小确幸的人生,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

    正在安徽合肥市一所高校攻读研究生的26岁男孩张启信对“小确幸”有着长期的“研究”。他告诉记者,“小确幸”最先风靡于台湾时,是源自台湾国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曾播放过的一个4分多钟的小短片。

    “在短片结尾处,画面配上结语,总结出十个‘微小而确切的幸福’,即意外小财,享用美食,家人团聚,睡到自然醒,朋友捎来问候关心,与好友出游旅行,看好书、听好音乐、看好电影,好久不见的朋友把酒言欢,买到物超所值的东西,泡个热水澡消除疲劳等。”张启信说,后来,这也成为被广大台湾市民广泛认可的十大“小确幸”。

    在重庆,今年刚满25岁国企白领潘芳芳也是“小确幸”的追随者,在她看来:“工作得到肯定、工资得到提升、学识不断升高,即使不是别人看来最好的,但只要适合自己、能够取悦自己,就是我所认可的‘小确幸’”。

    网络上,“小确幸”同样广受追捧。在知名的社区豆瓣网上,以“小确幸”命名的社交小组已经有近4000名网民参与,大家纷纷记录自己生活中的“小确幸”,分享着平淡而真实的喜悦。

    “现代人普遍压力较大,也存在着较为浮躁的‘社会病’,人们期待更多容易掌控,并且能够从中获取温暖力量的东西,‘小确幸’恰恰给了大家一种精神层面上的方向感,是残酷竞争与现实生活里的安慰剂。”张启信说。

    尽管有着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不少关注年轻一代思想动向的学者对这股风潮提出了“保守的肯定”。

    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罗峰分析说,在社会飞速发展、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包括年轻群体在内的都市人普遍都有“无力感”逐渐增强的真切感受,而这也是“小确幸”在年轻群体中风靡的主要原因。

    他认为,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社会现实语境中的很多“理想”遇到了阻碍,人们只能通过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去寻求更加肯定而强烈的“存在感”。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大的抓不住,只能抓小的’。”罗峰不无担忧地说,“所以,‘小确幸’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拥有,但不应大为提倡,如果大家把眼光都聚集在‘小确幸’上,局限于对个人感受的狭隘追求,可能会阻止个体对整个社会其他议题的关心,进而影响年轻人的进取心和斗志。”

[ 责任编辑:金鑫鑫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