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老子陈抟出生在太清

老子陈抟出生在太清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晚报 2013-12-16 11:02:35 
分享到

老子文化广场

  □晚报记者 金月全 杜欣 郭坤/文 朱海龙/图

  第54站

  周口市

  鹿邑县太清宫镇

  太清宫镇地处豫皖两省交界,是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教鼻祖、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老子的诞生地。也是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隐士陈抟的故乡。

  全镇自然面积44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和1个办事处。人口4.1万人,耕地5.1万亩。

  来到鹿邑,绕不开太清宫镇。

  因为这里不仅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教鼻祖、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老子的诞生地。同时也是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隐士陈抟的故乡。我们刚到太清宫镇就被它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文化所震撼。基于此,太清宫景区和陈抟出生地——太清宫镇大贺行政村陈竹园自然村是非去不可了。

  太清宫——老子诞生地

  自《道德经》译本传播到西方国家后,老子思想及他的《道德经》就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那么,老子思想及他的《道德经》有怎样的历史背景?

  据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汉族,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相传,在他80岁高龄时,因看不惯朝廷昏庸腐败及诸侯纷争的时局,离开京都洛阳,来到函谷关著了《道德经》,后西渡隐居。

  因此,寻求道家之源,必然要从老子诞生地——太清宫说起。

  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5公里处。据史书及大量碑刻证实,老子庙又名老子祠、玄元皇帝祠、赖乡祠,系“老子所生之旧宅”。

  来太清宫拜谒,我们首先来到太清宫对面的老子文化广场瞻仰,广场上矗立着老子巨幅石像。石像下为中英两种文字的“天下第一”。广场四周有多幅老子像及老子游学列国的雕塑,从不同的角度鲜明生动地体现了厚重的老子文化。

  太清宫是祭祀老子的祠庙,原名为老子庙,也是老子的诞生地,上个世纪80年代,河南省人民政府拨款修复,建成了太极殿、三圣母殿、娃娃殿、围墙、山门等,并重雕玉石老君像,置于太极殿中。在对隐山遗址进行发掘时,有关部门发现这里有春秋至商代的夯土建筑、祭祀坑、马坑、大型墓葬等。

  据史志记载,太清宫建于东汉末年桓帝延熹八年,初名老子庙。唐高祖武德三年,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大兴土木,修建殿宇。到了唐乾封元年,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诏建紫极宫;唐光宅六年,武则天追封李母为“先天太后”,并建洞霄宫以祀李母。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三年,又加封老子为“高上大道金阙天皇大帝”,两次为《道德经》作注,并镌立“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一通,并于天宝二年下诏改紫极宫位太清宫。

  到北宋大中祥符七年,真宗赵恒率文武大臣来太清宫朝拜老子,立“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等碑刻,并重修太清宫,使“庙貌比唐朝有加”。北宋末“靖康之乱”,太清宫再次被毁。在金、元、明、清等时期,朝廷对太清宫均有修缮。如今,太清宫成了老子文化发源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旅游景区。

  太清宫前后两宫占地872亩,殿阁棋布,雄伟壮观,盛极一时。前宫以太极殿为中心,东有老子牧牛场遗址,西有隐阳山遗址,中有九龙井。大殿内供有老子塑像,殿侧立有高约1.5米、直径约0.25米的铜柱一根,人称“赶山鞭”,实为老子“柱下史”职务的象征。宋真宗赵恒在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亲临太清宫谒祭,追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御书“先天太后之赞”碑一块,镌立于后宫。宋徽宗赵佶曾下诏重修太清宫,大致恢复了原来的规模。据说,太清宫当年的盛大规模是故宫太和殿的两倍。

  太清宫的主体建筑是太极殿,始建于唐天宝二年,清朝重修,面阔5间,进深3间,内塑老子及四配神像一组,是祭祀老子的祠庙。整个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太清宫内原有碑刻百余通,现仅存十余通。其中以先天太后之赞碑、《道德经》注碑、“太清宫圣旨”碑等最为著名。太清宫内有3株稀世古柏——扁柏树和丹桧,传为老子所植。扁柏树扁得出奇,丹桧树阴阳相照,吻合了老子“道分两极”的辩证思想。

  太清宫内的水井也是一大景观。据讲解员介绍,在鼎盛时期,太清宫共有72眼井,按72星宿位置分布,井井有典故。现仅存两井。望月井之奇在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月圆时,一轮明月投入井中,正映出了“天上月水中月”之古诗意境;九龙井是老子出生时的洗身用井,有青石刻制的井口饰件,为一块完整的青石雕成,上有九龙,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在太清宫三清殿西南角,有一棵用围栏围起来的大杵树,这里在一定的时间、节气,会冒起紫白色的气体,故被称为紫气源,寓意着“紫气东来”的含义。在我国民间每年的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喜欢把“紫气东来”作为春联的横批,贴在门框上。

  陈竹园——陈抟出生地

  陈竹园,这个地方鲜为人知,不少鹿邑人也仅从陈抟公园得知陈抟这位历史人物。殊不知这位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隐士陈抟就出生在太清宫镇大贺行政村陈竹园自然村。

  据矗立在陈竹园自然村后的一块石碑记载:陈竹园,位于鹿邑县太清宫镇西北部,涡河南岸。早年陈氏在此定居,因村民多种植青竹,故名陈竹园。该村是我国古代易学家、道学家和气功大师陈抟先生的出生地。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宋代真源县(今鹿邑县太清宫镇陈竹园自然村)人,是继老子之后又一历史人物。

  石碑被一片约200平方米的青竹掩映。石碑东侧是一间破旧的小瓦房,从外观看,瓦房也有些年月了。大贺行政村村委会主任焦银平指着小瓦房告诉我们,这里就是陈抟出生的地方。村民为了纪念陈抟,捐款在这里盖了这间小瓦房,年年维修,小瓦房才得以保留。

  在一片竹林的前面就是陈竹园自然村村民居住的民房,一排排整齐有序,通往村民家的水泥路也很宽敞。竹林北面不足1000米,就是涡河。这与《东都事略·隐逸传》记载,陈抟“始四五岁,戏涡水”是相吻合的。

  据《宋史》记载,陈抟是真源(今鹿邑)人,与老子同乡,是五代末北宋初著名的隐士,是当时道教的代表人物。周世宗、宋太宗都曾封他做官,他都拒绝了。后陈抟长期在武当山、华山修炼,分别被周世宗、宋太宗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鹿邑人在明道宫南面建陈抟庵以纪念这位乡贤,老百姓也将陈抟庵称为白云庵。陈抟修炼的是睡功,传说他一睡很多年不醒,民间又称白云庵为睡庵。如今,在明道宫景区对面,建有以陈抟庵为中心的陈抟公园。

[ 责任编辑:李欣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