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是抗战中击落日机第一人”
高志航将军长女高丽良老人畅谈父亲和家事
高丽良老人近照(由老人女儿提供)
□晚报记者 张劲松
“感谢周口的所有人,我给你们鞠躬了!”这是本报报道中高丽良老人向周口人表达感激的话。报道刊发后,不少周口人为之感动,有市民致电本报称,高志航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应该在他牺牲的地方为他设纪念设施;有市民认为,如果有关部门能在周口办个有关高志航的英雄事迹展,让市民们近距离地接触英雄,更能激发市民们的爱国热情;更多的市民关心的是英雄的事迹以及英雄家人的现状。
为此,记者昨日再次电话采访了高志航将军的长女高丽良老人。
1.
高丽良老人介绍,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争爆发,当天中午,根据国民党航委会命令,高志航所在的航空4大队紧急从江西南昌转场到华东,以杭州笕桥机场为基地投入战斗。
8月14日早上,高志航驾机飞往南京开会,下午冒着大雨飞回基地,还没下飞机就接到报告:日军大型轰炸机若干架正向笕桥机场方向而来。高志航立刻把战机滑向起飞线,用喊叫和手势命令已先行到达的21、23中队的队员赶快起飞拦截日机。之后,他率先冲向天空,击落一架日机。那场空战持续了十多分钟,高志航他们共击落日机3架,击伤一架,我军无一伤亡。那一战,高志航成为抗战中击落日机第一人,4大队首次实现了中国空军抗战中一战3比0的战绩。“当晚日本广播称‘13架战机失去联络’,轰动世界,‘8·14’遂被国民政府定为‘空军节’”。
2.
“墨索里尼曾重金挽留爸爸”
“据爸爸的朋友讲,爸爸勤学苦练,很快就掌握了夜间不打灯起飞、倒飞、弧形飞等绝技,在国际飞行界属于凤毛麟角。”高丽良很自豪地说,1935年8月,高志航奉命到意大利购买飞机,并应邀表演特技飞行。
“当时,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看后大为欣赏,他拍着我爸爸的肩膀说,‘像你这样出色的飞行员,在意大利,不,在整个欧洲,也只能找到一两个。希望你留在意大利,我将给你最高的酬金和最好的职位。’”高丽良介绍,高志航的回答是:他的职业在中国,他只愿做一名中国军人。
意大利军火商向高志航行贿,企图推销落后机型,遭到他的断然拒绝。最后高志航不辱使命,从美国购回100架“霍克式”驱逐机。
3.
“蒋介石亲自为爸爸主持追悼会”
高丽良说,1937年11月,高志航奉命赴兰州接收苏联援华的战机。根据命令,他率援助的战机飞至河南省周家口机场,因天气恶劣,留原地待命。11月21日,11架日机突然向周家口机场飞来。接到报告,高志航立即下令作战,然而此时日军战机已飞至机场上空并俯冲轰炸,高志航刚进入机舱就被日军的炮弹击中殉国,时年30岁,“听说牺牲时,爸爸的双手还紧紧握着飞机的操纵杆”。
高志航牺牲后,国民党政府和军委会追授他少将军衔。在汉口商务会大礼堂举行的追悼会上,蒋介石亲自主持,并敬献花圈致哀,上书“高志航英雄殉国,死之伟大,生之有威,永垂千古”。1993年,92岁高龄的张学良为高志航题词:“东北飞鹰,空军战魂”。
4.
“爸爸灵柩葬在宜昌,日机轰炸7天”
“爸爸在河南周口牺牲后,遗体用纱布缠好,运往重庆。”高丽良介绍,对高志航葬在宜昌的经过,她的叔父高铭魁曾经详细地告诉过她。
“当时敌机轰炸得厉害,宜昌码头非常混乱,船根本靠不了岸,士兵都运不过来。我父亲信奉天主教,叔父他们就把灵柩留在宜昌二马路天主教堂教会墓地。”高丽良说,后因战事紧迫,就地埋葬了,因怕日本人破坏,没有立碑。长期以来,包括宜昌方面在内都不知道高志航葬在哪里。1982年,经多方打听,才知道地点是在宜昌医专的校园内的四棵香樟树与一棵桂花树之间。可后来发现,树还在,无坟茔,原来这儿拆迁时已按无主坟处理了,“当时我撕心裂肺、五脏俱焚!父亲的遗骨是永远也找不回来了。”
“当时日本军队很恨我爸爸,得知爸爸安葬宜昌后,日本飞机来炸过7天。”高丽良深怀感激地说,现在,重庆、南京有高志航的铜像,通化、南京有高志航的纪念墓,“无论怎样,周口是我爸爸的牺牲地,他的英灵就在周口,如果在他的牺牲地能建个纪念设施,我虽然身体很不好,但是也一定会到现场去悼念的。”
5.
“4岁时我和母亲诀别”
高丽良介绍,高志航一生结过3次婚。17岁时高志航从法国木拉诺高等航空学校毕业,回来后第五天就娶邵文珍过门了,两个人关系不好,邵过门半年后就自杀了。邵家没怪罪,还要把邵文珍妹妹再嫁过来,高志航坚决拒绝了再娶邵家之女。
“1928年,爸爸和葛莉亚(白俄罗斯人)结婚,葛莉亚是我的亲生母亲。”高丽良说,1931年,她妹妹高友良出生。就在她4岁时,葛莉亚为了去找她的爸爸,把她留在了奶奶和姑姑的身边,“那天晚上,母亲一直抱着我哭,亲我的脸。我很不乐意被她那样抱着,想抽出手去玩手中的玩具,谁知那天晚上竟成了我和母亲的永别。”
高丽良说,当时中央航空署规定,凡是带队军官和空军军官均不能与外籍女子通婚。无奈之下,高志航在上海郊区为葛莉亚租了民房,两人偷偷厮守,后来被发现后,军统把葛莉亚驱逐出境。“后来,虽然多方寻找,可再也没有我母亲葛莉亚的消息了。”高丽良伤心地说。
1932年,高志航和上海英语专科学校的校花叶蓉然结婚,育一男高耀汉、一女高忆春。
6.
“我此生最恨日本人”
“东北当时被日本占领,我们家不敢说我是高志航的女儿。”高丽良说,广播上只要一有她爸爸的消息,就有汉奸上门盘问一番。“我此生最痛恨日本人,他们杀了我爸爸,也杀害了不计其数的中国人。”
高丽良介绍,她16岁那年听说东北民主联军来打鬼子,二话没说她就参军了,后来随解放军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又随大军来到云南,在《云南日报》当了一辈子记者,“奶奶他们知道我投了八路,1949年,他们被蒋介石用专机接去台湾。走之前,奶奶一直登报找我,可我看见报纸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了,那时也没什么感觉。现在想起来,那就是和奶奶的永别。”
7.
“我们姊妹4个中两个当了记者”
高丽良介绍,她们姊妹4个,她和高友良是同父同母,她和高耀汉、高忆春是同父异母。姊妹4个中,她和高耀汉都当了一辈子记者,高耀汉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进入台湾《新生报》工作,担任记者33年,目前已经79岁。高友良定居台湾,目前已经83岁。高忆春现已77岁,定居美国。
高丽良介绍,她有两件最珍贵的纪念品,一是和父母亲合影的照片,二是父亲曾驾驶过的霍克-3型战斗机模型。这两件物品她每天都要看上好多遍,成了她的精神支柱。
“我和友良妹妹每周都要在爸爸的遗像前摆一个苹果、放一束菊花,我们俩每周还要通一次电话,多少年来,我们很少间断过联系。”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