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把黑陶玩出“彩”
张辉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现场展示黑陶
□晚报记者 杜欣 文/图
这个春天,对于张辉来说,最开心的事就是他把一套描金的黑陶作为祭祀礼器,摆在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现场的供桌上。4月2日上午,在新郑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上,这套由祥尊5件、和簋4件组成的礼器尽显庄重、大气。
黑陶,顾名思义,黑色的陶器。张辉,人到中年,与黑陶结缘,皆因他是淮阳人。对淮阳厚重文化的认知、理解和感情,促成了他与黑陶文化的心灵之约。
淮阳有黑陶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之前没有人包装它并推向市场。张辉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遗址,曾发现陶窑旧址,出土的珍贵黑陶文物被史学家称为中华文明原始文化的瑰宝,轰动海内外。古称陈国的淮阳,当时就有陈国官窑,烧制专供贵族使用的黑色陶器。汉代后,黑陶烧制技艺逐渐失传。近些年,当地才有民间作坊“捣鼓”黑陶,但作品均为仿古版本,太粗糙,一直不成气候。依据古代制陶技艺,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张辉组织技师,历经数年,成功复原了古陈国官窑黑陶烧制技艺。如何把它做大并推出去,成了摆在他面前的新问题。
“人总得有所追求,才不虚度此生。”张辉说,历史上记载的有陈国官窑,他的心愿就是复建一个像样的自己的作坊,命名陈州官窑,致力于黑陶开发,但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目前他的作坊还在乡下。他希望能在县城选址,建一个四合院样式的烧制作坊,能供人们参观。“现在的条件太简陋了,我只能把100多件作品摆到羲皇宾馆大厅。”
如何把文化变成产品,张辉还是动了一番脑筋的。现在的黑陶是历史的传承和发展,它淡化了原有的使用价值而强化了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完全成为一种高品位的工艺美术品。张辉说,黑陶讲究精工细料、纯手工制作,从采料到塑胎,从雕刻到煅烧,20多道工序均有着严格的比例配制、精密严谨的操作规范。他坚持窑火凝珍、求珍去凡的制陶理念,每窑仅甄选精品,其余全部销毁。
“做黑陶很不容易,做成一件成品,20多道工序,每一步都不能出错。过程之中,会有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克服这些困难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重要的是要有坚持下去的决心和毅力。”张辉说,现在他请的几位外地的师傅一直在坚持实践,并在不断摸索中对黑陶进行描金点缀,也就是加彩,让黑陶更好看。黑陶加彩后,漆黑明亮的胎壁同五彩缤纷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出清新、亮丽、沉着、神秘的艺术效果。
陶艺,是一种火焰的艺术,必须经过火焰的考验,不同的温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失败的考验,在泥与水的揉旋,在火与焰的涅槃中,张辉终于感受到了黑陶的魅力所在。张辉表示,作为一种远古文明,黑陶对于我们已不再是古人的一种器具,而是承载着现代艺术与远古文明的一种艺术品,是文化传承。而要将黑陶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创新,便成为张辉不变的创作主题,也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