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心城区将建8座垃圾站10座公厕

中心城区将建8座垃圾站10座公厕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晚报 2014-07-11 10:00:44 
分享到

交通大道与中州大道交叉口的垃圾中转站使用的是单机位垂直压缩式垃圾处理方式。

    公厕、垃圾中转站是城市重要的环卫基础设施,体现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随着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我市中心城区的“版图”不断扩大,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城市生活垃圾也随之激增。但是,由于垃圾处理设施滞后、布局不合理,垃圾处理能力相对不足,合理建设垃圾中转站势在必行。为改变中心城区环卫基础设施这一落后局面,近几年,市政府不断加大对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今年,中心城区还将规划和新建8座垃圾中转站。与此同时,鉴于城区内公共厕所数量太少,配套设施不尽完善,市民如厕十分不便,在建设垃圾中转站的同时,环卫部门还将配套建设10座公共厕所。

    □晚报记者 彭慧 文/图

    市民反映

    倒垃圾难

    如厕更难

    正值盛夏,交通大道汽车东站附近居民林女士近来感觉特别不舒服,原因是她家楼下的露天垃圾中转站散发出阵阵恶臭,让她经常吃不下饭。“我们家的窗户距楼下的垃圾中转站仅一墙之隔。不管冬夏,家里只能天天关着窗户。”林女士说,这个垃圾中转站设在闹市区,周边是小区、车站和医院,居民们对此怨声载道,甚至一些邻居因难以忍受“与垃圾为伍”搬走了。“这个垃圾站污染太严重了,早就该挪挪地方了”。

    据了解,这个垃圾中转站建设之初周边人烟稀少,可近年来,不仅附近常住人口急剧增加,新的垃圾中转站数量少且分布不合理,这个垃圾中转站就成了目前沙河以南区域最大的露天垃圾中转站之一。每天,附近数十条街道的环卫工人把成车的垃圾运到这里,严重影响和污染了周边环境。

    另外,记者还观察到,沿沙颍河两岸,特别是岸边护堤上,每隔三五十米,就能看到一堆一堆的生活和建筑垃圾。据了解,由于垃圾中转站的数量有限,大部分沿岸居民会就近倾倒垃圾。

    除了倒垃圾难,如厕难也一直是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反映的焦点和难点。

    市民郭女士说,每到夏天,晚上到滨河路散步的人很多,可滨河路上只有几座旱厕,既脏又难闻,还黑灯瞎火的。另外,一些商业区、繁华路段的临街公厕少得可怜。市民程女士说,除了一些商场和大型超市里有免费公厕,其余公厕都是收费的。虽然收费,这些公厕往往还管理不到位,臭烘烘的,蹲位少不说,地上到处是便溺的印迹。市民小心翼翼地上完厕所出来,总是尴尬地发现多数水龙头还没有水。“即便这样,可人有三急,不去还不行”。

    环卫部门

    环卫设施的落后与“尴尬”

    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李红娟介绍,目前,中心城区垃圾中转站只有18座,临时露天式垃圾斗、池和散装点70个,垃圾中转站占垃圾收集点的比例不足30%。按照国家《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规定,建筑面积低于80平方米的垃圾收集站服务半径1平方公里;建筑面积大于80平方米,且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的垃圾中转站服务半径两平方公里。结合目前中心城区每天生活垃圾日产量,中心城区应新增建设31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才能基本满足生活垃圾收集的需求。

    另外,中心城区现有公厕144座,其中包括川汇区63座旱厕。按照公厕设置标准,人口密集街道、商业区公厕设置间距为300到500米1座;按人口标准来说,每2500到3000人应设置1座公厕。按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60余万来计算,中心城区应有380座公厕,公厕缺口在60%以上。

    “随着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及新城区开发力度的扩大,垃圾中转站、公厕建设选址用地难。垃圾中转站、公厕建设面临的形式将会更加严峻,任务也更加艰巨。”李红娟说。

    为改变中心城区环卫基础设施这种落后局面,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市长刘继标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集中建设一批垃圾中转站、公厕,方便群众生活所需”。在中心城区建设8座垃圾中转站和10座公厕,已经列为2014年市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项目之一。

    项目详情

    新建垃圾站

    将一改脏乱形象

    以往,在人们心里,垃圾中转站总是和蚊蝇乱飞、污水横流的画面联系在一起。而今年新建的这8座垃圾中转站,将让市民的这一印象有所改观。

    新建的这8座垃圾中转站,采用双机位垂直压缩式垃圾处理方式,封闭转运、压实减容,更加方便快捷。通过压缩机的压缩,可增加每辆车的运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一垃圾中转站可基本满足2至3平方公里垃圾收集转运需求。

    这种新型的垃圾处理方式,是从垃圾进翻斗到被压缩成块,全在密闭空间完成,不会产生异味。期间,压缩产生的污水会通过专门的管道排入污水管,不会流到地面。“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改变垃圾中转站脏乱差的现象。”李红娟说。

    据悉,新建的8座垃圾中转站,其中川汇区新建6座,东新区、经济开发区各1座,由市财政投资。

    新建的10座水冲式公厕,其中川汇区6座,东新区、经济开发区各两座,由各区自筹资金建设。

    为保证垃圾中转站、公厕建设选址用地工作的顺利进行,川汇区、经济开发区、东新区、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园区均给予了大力支持,规划、国土、住建、财政、发展改革、城管等部门积极配合,多次召开现场会和部门协调会,解决在选址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工作。据了解,目前垃圾中转站和公厕的设计图纸已制作完毕,下一步将上报市财政局进行审批,待审批过后公开招标进行建设,力争于年底前完成这批垃圾中转站、公厕的建设任务。

    “公厕和垃圾中转站的布点和建设,一直饱受各界关注。很多市民不止一次向我们建议,应加大公厕和垃圾中转站的建设。”李红娟说,但不管是垃圾站还是公厕,选址难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时常会受到周边居民的干扰,形成了“不能没有你,但又不想接近你”的尴尬局面。“每座公厕和垃圾中转站的建设都特别需要市民的理解和支持。目前,环卫部门正在尽最大努力协调,争取能换取圆满结果”。

[ 责任编辑:李欣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