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力宪:泼墨大写意绘精彩人生
□晚报记者 张劲松 实习生 李孟洁 文/图
冬日,北京的定慧寺虽然寒冷,却很安静。这儿庭院整洁、古树参天,散发出古色古香之气,偶尔,有鸟儿飞过,在天空划出漂亮的弧线,留下婉转动听的鸟鸣声。
该寺西大殿东廊房雕梁画栋,建筑样式精美,在厚重灵动之外,平添了清雅的高贵气质。这儿,就是我国知名大写意画家温力宪的工作室。在这个工作室里,温力宪每天辛勤地劳作着,他要为自己的艺术人生绘出更加精彩的画卷。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温力宪以“泼墨大写意人物”在国内知名,画作在国内屡获大奖,国画《乡戏》入选建军70周年九届美展,《春天的风》获世界华人书画展铜奖,《盼》获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优秀奖,作品《五老论画图》入选 2004 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1 月 14 日 上午,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 66 号的定慧寺,走近这位年已花甲且精力充沛的画家,走近这位周口太康的游子,感受其人、其画、其情。
少年时埋下画画的种子
少年埋下的种子,日后必然要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温力宪爱好画画就是从少年时代开始的。
他 7 岁那年,有一次看到村上来了个画师给村民画像,他就蹲在旁边好奇地观看,画师娴熟的技巧深深地吸引了他。画师挪了摊位后,他还是跟着看,以至于忘记了吃饭。“那时,我感觉画师的动作非常潇洒,我对画师非常崇拜,画师的形象现在还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
从那以后,每每看到有人画画,他都会跟着看,看画师画画,那过程紧张而又新鲜,这成为了温力宪童年最为开心难忘的美好时光。在颜料盒前消磨时光,也让他对艺术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爱恋。
温力宪说,在上小学和初中时,他经常在本子上胡乱画些什么,有时拾到的废纸、烟盒纸都会成为他最好的画纸,可没有老师教,一直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上高中时,由于自己在绘画方面的特长,温力宪经常被老师选中去搞文艺宣传,或者是出板报、特刊,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设计插图。“我这人开窍晚, 20 岁那年,我还傻乎乎的,感觉什么也不懂,整天像只无头苍蝇似的乱撞。” 1976 年,温力宪作为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被推荐到周口师范学院(当时称周口师范专科学校)学习美术专业,那时起,他才真正走上了画画的道路。
要说温力宪当时的绘画基础,他连铅笔有软硬之分都不知道。入学后的第一天,老师让新生交一幅绘画作品,为的是要摸清学生们的绘画底子。“我记得当时画的是一个六面体,由于平时有意无意地练习,我显然比其他学生强得多,当时几个老师站在我的身后议论说:‘这个学生中,以后一定会成才的。’”
报纸上寻得名师
一位好老师就像一盏明灯!在谈到温力宪泼墨大写意画风形成的诸多因素时,温力宪说,对自己最直接的影响还是来自于恩师李世南以及他的水墨风格。李世南,这位和他有着数十年情谊的良师益友、画坛奇才,以其超乎表象形貌的水墨情味去传达对象风神的语言风格,给了温力宪重要的影响。
可以断言,如果温力宪的生活中不曾出现过李世南,他的艺术将会是另一番面貌。
1978 年,温力宪从周口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周口纱厂中学工作,这一干就是 12 年。 1995 年,他又被调到周口纱厂俱乐部工作,这期间,他从来没有停止过绘画。为了在绘画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1987 年,他又到河南大学美术系学习,在这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绘画技巧上,他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学习的知识更加系统了。“要说真正从思想上、技巧上、认识上对我帮助最大的,还是我的恩师李世南先生。”
讲起拜师的经过,温力宪显然有点儿激动。 1985 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报纸上看到了李世南先生的作品《开采光明的人》,这幅作品入选全国第六届美展优秀作品。“在这幅作品中,李世南一反十分流行的写实人物画的创作模式,以带有浓厚表现意味的大写意手法描写了一群顶天立地的矿工汉子,那画面的人物造型、笔墨表现以及整体构成,都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具有强烈的现代感。”说话间,温力宪眼睛显得愈发明亮,“看了那幅画后,顷刻间,我感觉我心灵的关卡一下子打通了,我当时就萌生一种冲动:拜师。”温力宪介绍,那个晚上,他连夜给李世南先生写了一封信,令他惊奇的是,不久,他就收到了来自李世南先生的回信,并且在信的中间还夹了一幅画,至今,这幅画的名字温力宪还记忆犹新,是《达摩面壁图》,并且落款“与力宪同志共勉”。他的直觉告诉他,李世南是收到信后第一时间给他回信的。
后来,温力宪就背起自己的作品,从漯河坐火车去武汉拜见李世南。“那时候,什么车我都坐过,大巴、中巴、货车等,赶不上车的时候,步行到漯河,然后再坐火车去武汉。”温力宪说,因为没有钱,他几乎没有舍得住过宾馆,大多时间是在火车站过夜。为了节省盘缠,他出发时都是从家里捎些馒头在火车上吃。“当时,李老师看到我的作品后,显得很激动,一连说了十来个好字。可以说,他的肯定给了我前进的动力,也更加坚定了我学习绘画的信心。”
转眼 8 年过去了,虽然漂泊在外,温力宪从未忘却家乡,家乡的一切总让他魂牵梦绕。如今,他讲的仍是一口不打折扣的周口话,最爱吃的仍是家乡的面条,最爱结交的仍是周口老乡……面对名与利,这位年逾花甲的画家保持着少见的清醒。而对未来,他不想设定。他说,他只会不改初衷、不赶风潮,坚定地沿着传统大写意绘画创作这个方向走下去,比以前更加沉稳、更加理性、更加自由……
选择大写意就是选择了困难
在周口师范学院两年的求学中,在广阔的艺术世界里,温力宪贪婪地吸取养料,熔铸自己的艺术风格,在艺海中游弋忘返。对画的兴趣从爱好到高度的狂热,使温力宪在竞争激烈的画界得以立足。
说起写意画,温力宪介绍,写意画是绘画中最难的,特别是大写意。选择了大写意就注定选择了一条困难之路。
“虽然有时只刷刷几下,但大写意更多的是通过载体表达个人的深刻感悟、人生体验,给作品赋予一定的深意。”大写意,这种在现代很多人看来有些古旧的画法,在温力宪的腕底却始终洋溢着勃勃生机。温力宪说,大写意既是高度自我的艺术,又是高度忘我的艺术。只有有意识地追求大写意画这一独特的境界,才能真正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比起河南的其他写意画家,温力宪是成名较早的,上世纪 90 年代初,河南的一些重要画展、提名展大多会邀请他的作品参展。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温力宪也经常否定自己。他说,大写意是一种向上的东西,由于他喜爱一挥而就、一气呵成的绘画感受, 1985 年开始,他画起了大写意,之前,他主要练习工笔画。“我在吸收大师们的精华时,经常去感悟、去揣摩,泼墨大写意不容易控制,偶尔无意间也会摸索出有意的东西,当然这也是最高级的东西。写实的东西发展起来可能很顺利,因为有机可循,而写意画就不是那回事了。”谈到此,温力宪神色有些凝重,他说, 2009 年到 2010 年的两年中,由于自己对画的感悟加深,同时对自己过去画风的不满,比如专业上的硬伤,甚至是要命的问题,他光撕毁自己的画作就有 1000 多幅,他甚至把已经送人的或是卖出去的画作也要高价买回销毁。
“可想而知,撕画时我心里是多么痛苦,那是我多年的心血呀!其实,我更心疼的是我的时间,我的生命中还会有多少个两年呀!”
谈起周口美术在全国的情况,温力宪满怀自信。“ 2005 年,周口市举办了首届中国画提名展,当时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宜评价周口美术方面的发展时说,周口在全国排在前列。”说到兴致处,温力宪拿出画笔和纸,饱蘸墨汁,在纸上尽情地挥洒起他的豪放来,只见他大气运笔,洒脱豪爽,墨色的干、湿、淡、焦运用得极有变化,通篇作品有视觉听觉化的审美效果。约莫十多分钟,一幅《纨扇轻携纳晚凉》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记者面前,画面简约而意境深远。欣赏这幅画,让记者感受到了起伏跌宕的美感,记者心中犹如在聆听一首古筝名曲,许久,这首名曲还在震动着记者的心弦。
泼墨大写意绘出“大象无形”
庄子曰:“道法自然,无为为美。”说的就是自然而然是艺术的高境界,是大美。而观温力宪的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自然而然。
观温力宪的作品,可见笔势开张,气宇轩昂,清新典雅而无脂粉媚态。正所谓“性灵出万象,天然去雕饰”。温力宪的作品总会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为了潜心钻研技巧,近些年,他很少参加各种展览了。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主编、副社长、中国美术类画册出版龙头人物贾德江评价温力宪的作品说,温力宪的作品被人们习惯地称为“泼墨大写意人物”,“泼墨大写意”的确已成为识别温力宪艺术风格的重要特征,也是他艺术个性化的标志。温力宪正是在他的水墨人物画中引进了“泼墨”与“大写意”的表现手法,以一种“大象无形”的大墨之美,通过淋漓酣畅的笔墨、离奇苍古的情调在粗笔恶墨之间,在似与不似之间,在有意无意之间,在可控与失控之间,呈现出气韵飞动、错落狂舞的视觉效果,抒发着他“开拓万古之心胸”的激情。
贾德江说,温力宪笔下的泼墨大写意人物,用笔强悍激越,笔走龙蛇,与狂草艺术如出一辙,正是这种情感宣泄的产物,其苍溟浑朴的境界,与大写意水墨一代宗师徐渭的《杂花图卷》有异曲同工之妙。整幅画面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恰如气势通贯、变幻陆离又撼人心魄的水墨交响曲。那愤激奔宕的画风,那“不求形似求生韵”的笔调,那满纸震颤、似真似幻的美景,不就是温力宪泼墨大写意的真实写照吗?
1987 年,温力宪在河南大学举办个人展览,时任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威评价温力宪的作品说:“他可以说是把水墨用到淋漓尽致,这在全国画坛也是很少很少的,真是给河南美术界刮了一阵清凉的风。” 2007 年,在国家政协礼堂搞的一个笔会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看到温力宪的作品后脱口而出:“这才是真正的大写意,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画!”
法国的夏奈儿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象征符号,就一无所有。”但绘画的艺术符号需要凝练,更需要被人接受。温力宪就是以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毅力,成功地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符号。他的国画《乡戏》入选建军70周年九届美展、《春天的风》获世界华人书画展铜奖、《盼》获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优秀奖。作品《五老论画图》入选 2004 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几十年来,温力宪立定脚跟,在中国大写意这块清冷的土地上生长出自己的郁郁葱葱,他总是用极少的笔、极简的色,画出极深的内涵,或是极有趣的画面。
如今,温力宪名头也很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周口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周口市书画院院长、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许昌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在执着与创作的艺术道路上,温力宪将一往直前、砥砺前行,默默地追寻着属于自己的梦想。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