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东林:一棵会思想的树
文/本报记者 刘彦章 图/宋风
张东林本身就是一幅耐看的风景画!
他的画如同他的人一样,静穆、深沉、朴素、苍茫。他继承传统并独创的密体丛林山水画作,用触目惊心大面积黑白灰的暗色调,表现出如同远古洪荒亿万斯年的存在,散发出浓郁的历史气味,并从中升发出暖暖的炊烟和普遍的乡愁!那种冷静、那种理性、那种来自荒野遥远记忆一样的人间烟火,属于他的家乡豫东。
当代中国艺术界公认:张东林是现代美术史上一颗光芒璀璨的明珠、一株香远益清的画坛奇葩。仅仅以他现在的实力,也将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留下厚重痕迹。
起于尘土。张东林的艺术人生像大地一样踏实!
少习若天性:小学开始为课本“插图”
1968年,张东林出生于郸城县吴台镇张小楼村,兄妹6个,张东林排行老大。7岁上学。他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喜爱书法,毛笔字写得很好,耳濡目染,张东林从小就喜欢书画。看到张东林很有美术天赋,父亲就为他订阅了一些美术杂志,“那时起,在父亲的熏陶下,我就开始有意无意地看名家的作品,看到那些美术作品有的只寥寥几笔,作品上的景物就那么有神韵,我非常好奇,每每跃跃欲试。”张东林介绍,在他上小学时,别的同学的课本、作业本都比他的干净,他的课本、作业本上都被他画上了密密麻麻的“插图”。
12岁时,张东林上了初中,各科成绩中美术课、书法课得分最高。不过,那时候,他对美术的爱好还是以自学为主。“在我16岁时,我们村上有个学生在周口师专美术系上学,他叫张树金,有时他自己,有时他带几个同学在我们村附近写生。只要让我碰上,我都会在旁边认真观看,看得多了,我就开始对素描有了一些朦胧的感觉。不过,那时我对美术的学习确实是无意识的,只是好奇而已吧。”从那时起,张东林就开始写生了,一有空,他就在村庄附近画些树木、小鸟、房屋什么的,一次写生都要几个小时。到了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蹲又是几个小时,“现在想起来,那时对绘画的热爱真是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炎炎烈日下,好像从没感到过热。”
初露头角:学生时代作品被新加坡美术馆收藏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因“乐之”,张东林学生时代绘画天赋就已经崭露头角。
1988年高中毕业后,张东林考入周口工艺美术学校,在这里,他如鱼得水,学会了基本用笔、用墨的方法,并且在素描、水彩、中国画、图案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作业之余,他经常到周口大闸、二板桥、关帝庙等地方写生。“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当时画的一幅古建筑作品被新加坡一个美术馆收藏了。还有一幅作品好像是《板桥暮归》吧,被北京国贸中心收藏了,当时我还挣了30元的收藏费呢。”谈起这段经历,张东林喜形于色。他清楚地记得,《板桥暮归》这幅作品是用泼墨的形式记录了傍晚时分渔民赶着鸭子回家的诗情画面。就这样,别的同学课余时间玩耍、喝酒,他外出写生,冰天雪地里,手冻烂了,可他还是没有停止过。转眼间,两年的求学生活结束了,他被分配到周口丝织厂设计被面。在那段时间里,他又陆续获得了省市级美术展的十多个奖项,他设计的被面出口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他设计的图案多以周口的地方风光为主,比如二板桥、古民居等,可好看了。这个阶段,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创作,画画之余,他还系统地临摹了名家的书法碑帖,他的工资除少量用于生活费用外,大部分都用在了买专业书籍和绘画材料上了。之后,他又被调到周口罐头厂任设计室主任,这期间,他有了更充足的时间搞创作。
出于对绘画的痴爱,1994年,他参加了成人高考,顺利地进入河南大学美术系脱产学习3年。“在河大,我收获最大的是认识了王威、丁中一二位老师,王威老师的山水画给人的感觉非常厚重,丁中一老师用笔较简,在他们的熏陶下,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并且在绘画中也能把地方特色表现出来。那时,我想得最多的是,不论在单位还是社会上,都不能以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在自己的专业追求上,不求最高,只求更好。”
故乡情浓:作品多选材家乡风景
1997年河大毕业后,为了能把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地消化掉并有更大的进步,张东林再次回到了周口。这一次,虽然技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他没有急于找工作挣钱,而是租了两间房子潜心练习绘画、书法。“令人欣慰的是,那时候,美术作品已经有市场了,加上当时我在周口也有了一点儿名气,我的作品也能换点儿钱了,期间也有时间和周口书画界朋友交流了。”说起那段经历,张东林颇有几分自豪。那段时间他是靠卖字画养家糊口的,同时,在苏、鲁、豫、皖四地联展中,他也获得不少奖项。
随着学习的深入,张东林的绘画技能得到了不少提高,可他越来越发现,有很多疑问解决不了,甚至有时有点儿迷茫。1999年9月,他毅然决然进入首都师范大学高级创作研修班学习。2001年7月,他又一次拿到了毕业证。这次,他最大的收获是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有了更熟悉的了解,他对中国北方画派创始人荆浩老师苍茫的用笔方法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而龙瑞、卢禹舜对他的启发最大。在绘画理论上,龙瑞讲得更系统、清晰,讲究正本清源,主张中国画必须归根到中国画的传统韵味上,符合中国画的用笔用墨规律。这些,令张东林逐渐改变了过去绘画中的不良习气。卢禹舜的画大气、苍茫,令张东林也感触颇深。他的画风因此有了很大的改进。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明明曾经夸奖张东林:作品很有新奇感,很少见。令人不解的是,这一次,张东林毕业后,又一次回到周口,还是潜心画画,“自己虔诚追求的要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我喜欢简单地生活,学业上能够精进提高就行。”
2004年,周口的几个画友去北京学习再次激起了他学习绘画的热情。再一次,他来到了北京,在北京画院开始了他新的学习征程。拿他的话说,这一次,他取得的成绩非常明显。2005年,他的作品成功参加了中国美协组织的抗战60周年展览,他的作品也得到了王文芳、王明明二位大师的指点和欣赏。此时,张东林的作品大多还是描绘的周口地方风土人情,如老君台、关帝庙、黄泛区风光。他的画风得到了王明明的赞赏:“大家都在画太行、黄山,你也跟着画,很难出新意,如果你另辟新路,画些自己最熟悉的村庄、水塘、树林等之类的风景,作品会更真实,更有感情,作品能感动你自己时一定也会感动其他人。”正如王明明所说,张东林对表现家乡体裁的作品情有独钟。每次展览中,张东林的作品都会吸引众多的师生挤着看。著名画家王玉芳评价张东林的画说:“张东林作品繁茂的用笔技巧简直是秘密武器,看到张东林画的树,其他人就不要再画树了。”而他自己却说:“我是用传统的表现方法画出自己心中的山水、树木。”
厚积薄发:《源区故道》荣获金陵画展金奖
画如其人,张东林的画作以其高尚的人格、深湛的学问、深广的见识、执著的追求,终于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5年的半年内,他的作品6次入选中国美协的展览并6次获奖,业内人士送了他一个“获奖专业户”的雅号。当年,他在北京朝阳区的马各庄租了6间房用于创作《源区故道》。每天,张东林天不亮就起床,23时之前从来没有休息过。时间长了,他的腰部、腿部经常感觉放射性疼痛,检查得知,他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病。忍着剧烈的疼痛,张东林的创作却没有停止,历时将近9个月,终于完成了《源区故道》的创作。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007年11月,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举办,这幅作品荣获金奖。从此,他的执著、痴迷,他的灵气、才华,他画中的神韵、风格、意境,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赞誉,为国内画坛所瞩目,张东林的名字更是为中国美术界所津津乐道。记者看到,此作由六幅画面所组成,黄河泛区故道的林木苍郁葱茏、绵延起伏,构思缜密、构图严谨、笔法细致、意境幽远,是凸显张东林水墨密体山水画风的代表性作品。“能在如此经过层层选拔的高规格的全国性展览中获得金奖,其作品必然要在绘画本体上有一定的突破性,在思想上有一定的传承高度和发展潜力。可以说,东林的繁笔山水画在当代中国画山水画坛上掀起了一股新风。”著名美术评论家李炯评价道。
“这样美的画,该是在怎样惬意的状态下完成的!”记者感慨。
谈起自己的创作感受,张东林感触颇深:“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画画,有时半夜醒来,突然有了新想法,立刻起身画上几笔。作品快要完成时,我的心理状态一点儿都不好,兴致勃勃地想再去画上几笔时,总感觉眼前密密麻麻,漆黑一片,无从下笔。多少次,我感觉头脑发胀、眩晕,说实在话,那段时间,我在作品中痛苦地挣扎。后来,我就反复从树的组织关系中、疏密离散以及树的层次中进行对比、思考,继续进行创作。我心里很清楚,那次金陵画展是全国很多大家都参与的展览,对于获奖,我没敢多想,可那次,意想不到的事真的发生了。”
截至目前,张东林依旧是河南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位画家。同年,他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成名后的张东林从来没有懈怠过,如今,他的标杆更高,也在拓宽自己的创作体裁。2014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均特聘张东林为兼职教授。
“我画画,不是为钱,是爱好,是信仰。”带着对绘画的思考追求,张东林走到了今天,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一一诉说着他深沉的艺术情感与家国历史情怀。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