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邹群柱:传播名校精英文化的周口使者

邹群柱:传播名校精英文化的周口使者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日报 2015-03-16 01:32:43 
分享到

 屈指一算,他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从事继续教育高端培训,弘扬传播名校文化已经22个年头了。

  多年来,他一直穿梭在名校和企业之间,在继续教育、高端培训、文化传播领域默默地耕耘着,虽然很多时候接触的都是社会贤达、企业精英,从事的是“锦上添花”的工作,但他从来没有为此而显得“高高在上”,一直谦称自己仅仅算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一名在京城名校弘扬传播文化的周口使者;

  多年来,他率领着他的团队在全国各地架构着沟通文化、增进友谊的五彩桥梁。通过他们团队的穿针引线,很多全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如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董辅礽、萧灼基、郎咸平、姚景源、刘伟、邓荣霖,著名企业家张瑞敏、牛根生、董明珠、俞敏洪、南存辉、冯仑、范现国,著名礼仪专家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主任、礼仪与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等一大批名家走上电视或广播媒体,向全国的观众、听众传道授业。

  多年来,在他的见证下,一批批青年才俊、社会精英脱颖而出,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时光的飞逝并没有切断众学子与他的联系,全国各地一批又一批的党政干部、知名企业家以及社会各界精英人士走进他担任班主任的北大或清华课堂,在先后离开校园后又在社会上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用他的话说,交流、传道、授业、解惑是他在京22年工作的全部,令他感到自豪的是,他如今也算是桃李满天下、祖国处处有亲人了……

  他历任“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管理研修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总裁俱乐部副秘书长(并担任清华大学企业管理总裁高级研修班、县域经济高级研修班、区域发展与执政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国学与商道高级研修班等多个班级的班主任)、 北京大学企业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培训部主任、北京大学中小企业促进会副会长(并担任北京大学企业总裁高级研修班、EMBA工商管理总裁高级研修班、房地产总裁班、旅游与酒店管理总裁高级研修班等多个班的班主任)。

  他就是从扶沟县固城乡海岗村走出的邹群柱老师,一个做事稳健、性格乐观豪爽却不喜张扬的豫东汉子。

  

  师从名师,磨砺出乐观自信性格

  

  1978年9月,15岁的邹群柱以扶沟县固城公社海岗大队初中(原名)全校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进扶沟县高中。当时扶沟县高中的教学质量走在全周口地区的最前列,校园内可谓名师云集、精英荟萃,许多教师在教学上各有绝招和优势,常常能把深奥、枯燥的问题讲得通俗易懂,活灵活现,形象生动,回味无穷。在这种积极向上的环境里,邹群柱像初生的幼苗一样,恣意吸收着营养,练就了他坚韧、乐观、不服输的性格,为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0年,邹群柱顺利地考上了周口师范专科学校外语专业,虽然他学的是外语专业,但他却对中外文学、人文社科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闲暇之余如饥似渴般地阅读大量文学、人文、历史学名篇佳作,从而积累了他丰富的文学和人文知识功底。1983年,大学毕业的邹群柱被分配到周口市十二中任教,1984年调入扶沟县公安局,先后在扶沟县公安局、扶沟县监察局、扶沟县纪委办公室等

  岗位干了近10年文秘工作。1993年8月,不愿安于现状、喜欢挑战自我的邹群柱做出了一件令所有人吃惊的“傻事”,辞去令人艳羡的县纪委办公室副主任、县监察局办公室主任的职务,毅然决然地来到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开始了“闯荡”、“北漂”生涯。

  

  依托名校,锤炼出坚韧拼搏精神

  

  初到北京的邹群柱可以用举目无亲、经济拮据、生存条件艰难来形容。由于当时家里并不富裕,怀揣1000多元钱闯荡京城的他为了拥有一个浓郁的学习环境,选择把“家”安在了中国人民大学,毗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这些名校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校园里每天都有大量名家、学者的讲座,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的许多优秀人士都慕名前来学习交流。酷爱听讲座的邹群柱有幸近距离地接触到大量名家名人、名师教授,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收获了许多,并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知识。那段时间,清贫的生活练就了他坚韧的性格,生活的艰苦磨练了他坚定的意志,博采众长吸纳百家的学习奠定了他学业的基础,这些都成了他今后迈向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许多高等学府也对社会洞开了大门,各大高校在不断扩招的同时,继续教育培训也开始起步。这让邹群柱看到了机遇,他凭借1993年至1996年期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生活积累的宝贵经验和丰富的人脉资源,1996年底,他选择应聘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岗位,从事企业管理、工商管理EMBA课程培训,迈出了来京后的一个重要选择。

  

  接触名家,积累宝贵人脉资源

  

  目标有了、资源丰富了,邹群柱从事北大、清华的继续教育可谓如鱼得水、如沐春风。在京20多年的时间里,他负责的北大、清华高级研修班培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企业的领导、党政干部,也逐渐在中国教育培训行业中站稳了脚跟。在北大、清华从事高端培训的同时,他还利用广泛接触名家,人脉资源丰富的优势,与媒体合作开办名家讲坛类栏目,把高端名家讲座课程通过媒体向全国拓展传播。在20多年当中,他担任过多家电视台、广播电台名家讲坛栏目的嘉宾、主持人、策划、总策划、制片人等。先后参与人事部、中国科协在全国举办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决胜2000年》大型经济管理电视论坛(任教学办公室主任,1998年);《中国与WTO》大型电视访谈节目的策划(1999年);参与策划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2001年)、中国教育电视山东台(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栏目(2002~2003年)、中国教育电视台《东方名家》栏目(2003~200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商学院》、《名家开讲》、《健康养生大讲堂》(2009~2012);担任中国教育电视台《师说》栏目制片人(2007~2010年)。正是这种丰富的人生阅历,再加上长期积累的丰富人脉资源,使得他的事业一直能够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邹群柱说,他喜欢这个工作,热爱这个工作,因为每天他都可以结交到新朋友,经常与专家学者、各界精英、社会贤达打交道,一不留神就会接触到在全国有影响的名家大师。当看到自己担任总策划之一的栏目《中国与WTO》大型电视访谈节目成功完成,并且根据节目内容出版的VCD和文字教材还被列入国家经贸委对全国企业领导干部学习的指定教材;当看到他们邀请的著名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在中国教育电视山东台《名家论坛》主讲,栏目推出的商务礼仪培训课程《商务礼仪》在全国上百家电视台播放,图书及光盘出版发行畅销全国后的盛况;当看到很多人通过学习《商务礼仪》,文明礼仪素养得到很大提升时,邹群柱无比兴奋地说:“我觉得虽然付出了汗水,但收获的却是快乐,这些是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

  

  回报桑梓,助推家乡招商引资

  

  随着时间的推移,邹群柱的朋友圈也逐渐扩大,虽然每天忙于弘扬传播名校文化,忙于自己喜欢的培训教育文化事业,但是邹群柱依然乐此不疲,笑容始终挂在脸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让他享受着自己的工作。

  邹群柱说,他来京20多年,一直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从事继续教育、高端总裁及领导干部培训工作,积累了遍布全国的丰富人脉资源,尤其是企业总裁资源。他认为,利用多年在北大、清华高端培训,接触企业总裁多、资源广泛的优势,为家乡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服务周口经济发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

  2012年6月6日至7日,他应邀陪同周口市领导赴深圳考察对接招商项目,先后考察了深圳华南城集团、华为集团、海王集团、华侨城集团、比亚迪集团等知名企业,华为集团在电子终端产品加工领域,比亚迪集团在太阳能利用、电动汽车、电池生产领域,华侨城集团和世纪华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投资有限公司在文化旅游开发领域,均表示有意与周口开展广泛合作的意向,并希望机会成熟时与周口开展合作或到周投资兴业。

  邹群柱认为,其在清华、北大名校多年从事继续教育、高端培训工作积累的丰富人脉资源是一个宝贵的财富,如何把现有的人脉资源转化成优势回报桑梓是他目前工作的重点。下一步,他会进一步加强与企业、与家乡的沟通协调,引荐并促成更多的知名企业到家乡投资建设,为周口的招商引资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责任编辑:范梦博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