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党永富:让联合国为周口农民鼓掌

党永富:让联合国为周口农民鼓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晚报 2015-05-15 10:33:58 
分享到

  晚报记者 姬慧洋 文/图

  一介布衣当上联合国院士

  党永富(左)与第68届联大主席阿什合影

  4月13日,党永富正式当选为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通讯院士。联合国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副院长马拉扬·卡尔布什·鲁宾诺维奇教授在北京为党永富颁发证书。

  谈起这项殊荣,党永富显得十分谦逊。“为什么国际社会对我研发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如此看重?我觉得是因为在全球污染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感日益增强。粮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如何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土壤的污染治理和可持续生产能力尤为重要。”

  “大气污染看得见,水污染看得见,土壤污染却常被大家忽视。”党永富说,“其实,土壤污染生态治理已经迫在眉睫。土壤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其残留污染土壤,引起土壤酸化板结,引发土壤重金属活性增强,还直接带来雾霾天气与水污染问题。目前,我国受污染耕地至少占耕地总面积的1/10。汞、镉、铬、砷等重金属污染,不仅导致农作物的根、茎、叶全部枯死,还可能严重破坏人体生理功能,甚至致癌。”

  党永富长期从事农业次生污染的治理,这项工作对于人类而言意义非凡。通过近16年的辛勤钻研和不懈努力,他终于发明出了“除草剂药害和残留防控剂”,有效地解决了预防除草剂药害、解除除草剂药害、改善降解农药残留、增产等四个重大难题。与此同时,他开展公益性无偿救助显性药害面积800多万亩次,为农民挽回损失200多亿元;累计推广预防隐形药害8000多万亩次,帮助农民从当初的种地赔钱,实现了种地赚钱;研发肥料减量技术,为种粮农民带来了更多收益。

  党永富因此被誉为“中国除草剂药害和残留防控第一人”,走上了联合国生态环境讲坛。

  梦想萌芽:

  除草剂副作用怎么解决

  他为什么像敬畏生命一样敬畏土地和粮食?他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叩开科学大门,走出一条科技富农之路的呢?谈起最初的梦想,党永富说:“那是1988年,在西安的亲戚给我带回了两包除草剂。他告诉我,有了这个好东西,就不用顶着日头弯腰低头在地里除草了。我当时在欣喜之余,隐隐觉得不安。我想,能杀死杂草的除草剂真的对庄稼没有一点害处吗?我就想实验实验,看看究竟。”

  就这样,家里一亩二分的自留地被他分成相等的两块,一块靠人工除草,一块使用除草剂。结果,他发现打了除草剂的小麦,颜色泛黄,返青也晚。小麦收获后,使用除草剂的地块少打了六七十斤麦子。“如果全国的土地都使用除草剂,不就会造成大面积减产吗?”想到这里,党永富心头一惊,觉得这件事非同小可。他决定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那个年代,对于中国广大农民来说,连除草剂都是个新鲜事物,寻找破解除草剂副作用的方法,普通人更是想都没想过。党永富四处求教,也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别人帮不上忙,就自己钻研。他尝试用氨水、绿豆水、大蒜水、中药水等多种方法解决除草剂副作用。妻子邱银芝回忆说:“那个时候他跟着了魔一样,家里炖了肉汤,都想洒到地里看效果!”

  所有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党永富买来一大堆专业书籍日夜攻读,历经数年,他终于对农药、除草剂的作用原理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一介布衣,却心系环保,八百万亩污染土地,在他手下重获生机;一位普通农民,却潜心科研,创新研发肥料减量技术和除草剂副作用防控技术——他是登上联合国演讲席的中国农民;他用20年的执着,诠释对土地的深情厚爱。

  他就是党永富,地地道道的周口农民,也是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科学院通讯院士、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生态安全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生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通过20多年的实践,他撰写出《土壤污染与生态治理》专著,为落实我国“十三五”“两减一控规划”提供了理论教材与技术支撑。他研究的肥料减量技术与除草剂副作用防控技术,每年可使我国在肥料减量1950万吨的同时,新增粮食1000亿斤。

  4月18日,在西华县河南奈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内,记者见到了党永富。坐在记者面前的党永富儒雅,不失风度。“其实我是一个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一开口,党永富就开门见山地说,“我的最大愿望就是把土壤污染治好。”

  找到

  除草剂副作用防控“金钥匙”

  2001年春天,党永富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只要配比得当,他所生产的高纯度医药中间体,在解决除草剂副作用方面有奇效。苦苦寻觅13年后,党永富终于找到了解决除草剂危害的“金钥匙”。经过调试,他生产出第一个除草安全添加剂。专家鉴定后发现,添加剂中含有的奈离子催化酶,在催化降解除草剂残留方面非常高效,可以有效防控除草剂副作用。

  虽然可以确定新产品有效,但对于什么样的作物、什么样的除草剂分别适用什么样的配方,还需要进一步精细化研究。党永富决定带着产品到青海做试验。一是因为那里土地租金便宜,可以节省成本;二是他认为,如果在青藏高原上试验成功,就意味着产品功效基本上不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的限制。 

  在青海连续3年反复试验,不断调整配方,党永富终于生产出成熟产品,并利用定向诱导控时技术,将除草安全添加剂与除草剂一起混用,既不影响除草效果,又能有效防控除草剂副作用。

  经过实验,使用安全添加剂每亩成本不过十几元,却可以提高粮食单产10%以上。这项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的技术,后来获得了6项发明专利。

  党永富在西华试验田除草

  党永富在联合国大会发言

  拥有美丽乡村梦

  在党永富看来,耕地是有生命的,有独特的生态链。农耕时代,人类用腐熟的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施肥反哺土地。耕地里有蚯蚓、虫子等,它们都可以使土地蓬松、肥沃。耕地上长出庄稼,滋养人类,也为牲畜提供粮草,这是一个数千年来形成的几近完美的生态链条。

  “农药、化肥、薄膜等化工产品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养活了更多的人口,但生态循环慢慢被破坏了。最后,整个城乡生活竟从耕地这个地方断裂了。”党永富说。

  在解决农药、化肥、重金属污染问题上练就一身“功夫”的党永富,心里渐渐升腾起一个改变农村现状、建设美丽乡村的梦想。

  这个梦想从治理和修复耕地开始。首先利用农药副作用防控和化肥减量技术,逐渐消除土壤中药物残留,使化肥使用量减少到目前的30%左右。在这一环节,党永富已经进行了实验——建立“过程农场”,利用除草剂防控、肥料减量、重金属防治、农药残留降解等技术,在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对土壤进行处理,经这些生物技术过程处理后的“过程农产品”,能达到优质有机食品标准。同时,他还借鉴过去农业生产的“八字宪法”,抓好“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并赋予新意。在农村多养牲畜,收集人粪便、牲畜粪便,将腐熟后的人畜粪便和秸秆还田,完善农田设施,推广节水灌溉,实现科学种田,让耕地恢复“健康”机体,生产出“健康”粮食。他认为这才是在现代条件下重构的最为完美的农业生态链条。

  土壤得到修复、粮食供应有了保障后,要在农村营造宜居环境,开展文化修复、道德修复,让几千年来淳朴守信、尊老爱幼、扶助相邻的传统美德在农村发扬,让爱国爱乡、遵规守法、敬业奉献的精神文明在农村生根,让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的圣贤追求在农村实现。

  党永富说,这就是他的梦想!

  让“土地爷”健康起来

  科幻电影《星级穿越》讲述了地球在沙尘暴肆虐下粮食逐年减产,人类不得不到外太空另觅生存空间的故事。党永富则认为,未来地球上的粮食不够吃,不一定是沙尘暴惹的祸,倒很有可能是因为人类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耕地质量严重下降带来的。

  “空气、水是人直接面对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相对容易引起大家重视。土壤污染,因其不能直观地看到,不容易引起足够重视。”党永富说,“世界上已经出现因为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不能再生长庄稼的先例。土壤污染如果持续下去,将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我们绝不能步其后尘!”

  土壤被污染容易,修复起来却很难。“30多年前,政府开始推广化肥的时候,农民根本不信任这种肥料,有的甚至把分给自己的化肥偷偷埋到地头。”回忆起亲身经历的这一幕,党永富对土壤污染治理事业充满了信心和耐心,“就像当初大家对化肥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样,现在大家对治理化肥、农药危害的认识,也会有一个过程。我要坚持不懈,把这项农业安全事业进行到底,让‘土地爷’健康起来。”

[ 责任编辑:金鑫鑫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