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张新:方寸制卡仁者心

张新:方寸制卡仁者心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晚报 2015-05-27 09:31:17 
分享到

张新

  晚报记者 朱保彰 文/图

  张新,1976年11月出生,项城市人。199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文学院。1999年应聘到深圳市文化局,负责群众文化工作和文化市场稽查工作。2000年春,张新毅然辞去了养尊处优的工作,加入了香港精工科技集团,他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从一名普通员工升任销售总监,年薪100万元。在香港精工科技集团干了几年之后,张新辞职自己开办了一家公司,着力研发智能卡、智能芯片。短短几年时间,张新的公司已成为国内智能卡行业年增产速度最快的企业之一,并先后在香港、珠海、北京三地成立了分公司,产品出口到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如今,张新又做起了慈善,其成立的华盈基金会,是一个经过注册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正式组织,累计投入资金达200多万元。

  儿时立下创业梦想

  “上小学时,因为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都是上班族,每天按部就班地生活,我想改变这种安逸的生活状态,靠自己的打拼实现当企业家的梦想。”张新说,如今,作为国际优质智能卡制造商,他和他的团队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追求卓越品质,全力打造中国人的芯片梦。或许是学中文出身,张新身上的书卷气使他带有“儒商”气息。

  “故乡和年过八旬的老母亲是我永远的牵挂,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让我倍感亲切。家乡哺育了我,也滋养了我儿时的创业梦,我感激我的家乡。”张新说,现在的生活变化很大,他常常想起小时候过元宵节,吃元宵、放烟花、打灯笼的情景。以前在家乡过元宵节时,天还很冷,如今身在南国,虽然元宵节时天不冷了,但烟花不能随便燃放了。

  不甘平庸 下海经商

  记者一行在珠海采访到张新时,正值梅雨时节,雨水肆意的下着,用倾盆大雨来形容一点儿都不为过。那天,张新开车带着记者一行,行至珠海情侣路时,他诗兴大发,当即为我们吟诵了他所填的词:“冬已暮,远山已青笼。情侣中路人已无,节至思亲意更浓。雕栏在,旧日海澜声。影瘦渔女盼郎苦!鹭白轻声唤芳踪。”听着张新的吟诵,记者感觉他就像一位文弱的大学教授,与企业家丝毫不沾边。

  吟诵完毕,张新话锋一转,谈起他从怀揣100元钱四处应聘,到毅然决然辞掉体面工作下海经商的经历。张新说,大学毕业后,他拿着姐姐给他的100元钱,游走在深圳市各人才市场,最终,凭借自己的才学,他进入深圳市文化局工作。采访中,张新说,他一直都不甘平庸,最初他在深圳市文化局负责群众文化工作,很清闲,年轻的同事经常在一起打扑克、炒股,年纪大的同事则是一杯清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由于这样的工作状态与他的梦想不一致,张新毅然辞掉了养尊处优的工作,加入香港精工科技集团,成了一名普通员工。

  掘得创业“第一桶金”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香港精工科技集团一直努力打开内地市场,但始终没有成功。2000年5月,加入香港精工科技集团后,张新主动请缨,要求负责市场销售工作。张新说,那几年,由于开展业务,他忙得没日没夜,曾连续3年没有回家过年。当时他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每天都是搭出租车去谈业务。功夫不负苦心人,短短1年时间,他从一个普通员工升任总经理,半年后升任销售总监,年薪100万元。

  香港精工科技集团很看好张新,张新的销售业务也开展得风生水起。但生性不安分的张新觉得,给别人打工就得听别人使唤,没有自己的主见,遂决定辞职,创办自己的公司。

  创办自己的公司

  2008年,张新在朋友林先生、老乡张先生等人的帮助下,注入资金2000万元,在珠海和澳门同时注册成立了华盈科技公司。如今,华盈科技公司在北京、珠海、香港都设有分公司,年综合产能已挺进国内五强。

  随着中国信息化迅速崛起,智能卡市场出现了新趋势,银行卡开始由磁条卡向IC智能卡过渡;第二代智能卡身份证兴起;公交卡、电信卡、银行卡融合有望逐步实现,这三大因素成为中国智能卡产业发展的动力。同时,在整个产业联合攻关的过程中,国内的智能卡产业界形成了芯片安全攻防技术互相促进、动态提升的机制,为行业技术水平的持续完善发展创造了条件。张新对华盈科技公司的产品定位一反常态,不走规模经济扩张的常规发展路线,而是走高端产品路线。他的公司生产的各类接触式和非接触式IC智能卡、CPU卡、RFID标签等都采用的是国内顶尖技术。

  张新说,前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智能卡行业受到的影响不言而喻,但是华盈科技公司却“逆市飘红”。这其中的秘诀有两个,一是爱交朋友,很多时候他宁可自己吃亏也要让朋友和客户满意;二是重视人才,爱惜人才。

  凝聚员工团队精神

  2014年,张新将香港、珠海、北京的分公司进行了合并,并在珠海购买了70多亩土地,建立产业园区,准备打造上市公司。张新通过股权分散的形式,给予公司骨干股份,既让员工分享了他的成功,也让员工知道公司的好坏与自身利益休戚相关。

  张新说,智能卡行业是个朝阳产业,业务主要渗透到金融、电信、交通、公共事业、政府公网等,前景十分广阔。因为是高新技术产业,所以对从业人员素养要求较高,知识技术型人才较集中,目前,他公司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来自全国各地,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注入了新的管理理念。重奖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是华盈科技公司实施的人才战略举措之一。这些年来,张新一直采用“内培外引”的惜才方式,对为公司作出突出贡献的多名科技人员实施了股权奖励,甚至还为个别员工置房买车。他相信,通过人才引进,将大大增强华盈科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张新还培养了一批技术一流的蓝领工人和优秀的管理干部。“我公司的核心技术人才多次被人挖角,但因为公司的待遇比较好,人才得以留住。”张新说。

  致力于公益事业

  张新说,他的财富来自于社会,最终也将回报于社会。一个人经历了社会磨砺,会对人生有新的审视和思考。当初一味拼命努力只为证明自己可以,但他事业进入正轨后,他想得最多的是奉献,他竭尽所能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并注册了华盈基金会。

  华盈基金会是一个经过注册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正式组织,由员工活动基金会、爱心互助基金会和社会公益基金会组成。员工活动基金会是管理华盈科技公司员工业余活动的平台,主要包括员工体育活动、娱乐活动、年度旅游、年度晚会和对外联谊等。爱心互助基金会主要负责困难员工帮助、困难家庭帮助和员工义工活动安排等。社会公益基金会主要管理社会公益活动,包括资助贫困失学人员、灾害捐助、发展资助等,如2008年汶川地震的捐助活动。华盈基金会拥有独立的管理组织,所有管理人员均从员工中民主选举产生,不受公司管理层干预。华盈基金会的财务独立管理、核算。其中,员工活动基金会和爱心互助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华盈科技公司划拨和个人捐赠,社会公益基金会的资金来自华盈科技公司划拨和对外募集。

  谈起未来,张新说,时机成熟后,他会将公益事业做回老家周口,让家乡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 责任编辑:金鑫鑫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