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少年被骗被害事件频发,充分说明加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迫在眉睫。 前不久,在北京召开了一场“青少年学生自我保护研讨会”,有关专家纷纷为解决青少年安全问题支招儿。自主管理教育专家吴甘霖先生结合他的新书《孩子,你该如何自我保护》,发表了一些针对性强且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自我保护最牢靠 “青少年的安全问题,的确牵动了各方面的心。甚至今年两会期间,时任教育部长的袁贵仁还提出,‘如果你们问,教育部现在最大的压力是什么,我告诉你们,就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吴甘霖说,“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呢?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需要社会改善安全环境,这没有错。但还有格外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让他们当自身安全的‘卫士’”。 吴甘霖提到自己儿子的经历。 吴甘霖的儿子吴牧天15岁在刚上高中时,有一次去商店买东西,之后打的回家,但好久打不到车,糊里糊涂受一个人“走近路”的引导,跟随他进了一个无人小巷。这时,那个人凶相毕露,拿刀对着吴牧天的腰部,恶狠狠地说:“老实一点跟我走。不然有你好看!” 在最紧张时,吴牧天想起有一次爸爸妈妈对他进行的一次“生存与安全教育”:“在没有别人说明的情况下,你还得学会自己把问题解决。” 他暗暗对自己说:“不要期望别人救你,就靠自己来救自己吧。”接着,他又想起妈妈当时对他讲的话:“出现任何问题,第一时间冷静。”于是,他很快从最初的慌乱和后悔心情中跳出来,脑袋开始冷静思考,闪过三套方案。 第一,硬拼。不行。自己打不过。第二,大声呼救。也不行!说不定挨一刀!第三,跟他一直走下去,要自己去哪里就去哪里,后果不堪设想。 他得出结论:唯一能做的,就是一方面佯装老实,让歹徒放松警惕,让他不伤害自己,一边设法逃脱。 走出小巷,眼前有一饭馆正在营业,于是,他猛地冲进去,将一位服务员手中的两盘菜打翻在地,并将桌子上两摞碗碟掀翻在地。 这一来,不仅把饭店里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而且饭店工作人员也很快围过来,将这个“破坏分子”抓到后面的经理室。于是,吴牧天顺利从歹徒的魔爪下逃脱。 吴甘霖说:“反思这个故事,一方面说明我们以往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存在很大缺陷,也说明我们对他进行的自我负责和自我保护的教育,在关键时刻就起到了作用。这说明: 不少时候,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应该当自己安全的主人!” 《孩子,你该如何自我保护》一书中,记录了一些因为学校进行自我保护教育,让学生遇到危险能有效化解的真实案例。简阳市学生强强在上学路上,意外遭绑架,绑匪们用胶布封住他的嘴巴,把他关到一个房间里。这时候,他想起上安全课时,老师曾教过一种自救方法——吐出大量口水可以将封在嘴上的胶布弄脱。他采用这一招,果然成功。之后,他又用牙齿一点点地咬断捆住双手和双脚的粗绳,成功逃脱。 吴甘霖呼吁学校开设有关孩子自我保护的课程,广大青少年也要主动学习并掌握有关能力。 如何识破骗子设的局 近来,骗子对青少年学生下手越来越猖獗。继山东临沂18岁的准大学生徐玉玉被电信诈骗导致死亡的事件后,又有山东理工大学学生小刘也因被骗走学费猝死,还有广东揭阳市惠来县19岁姑娘蔡某因电信诈骗后被发现死在海边…… 吴甘霖说,当今社会骗子不仅随时有可能出现,手段也可能‘与时俱进’。那么,广大青少年该如何防骗呢?吴甘霖提供了如下对策: 第一、骗子总是“偏爱”好人,不要让自己的好心被人利用。 厦门市湖里区青少年维权网曾有报道:13岁的小真放学后走到一个路口时,一名看起来很善良老实的男子走上前来,对她说:“小妹妹,我有急事,能不能把你手机借我用一下?” 小真有些犹豫。陌生叔叔又说:“我爸爸昨天来厦门,刚才不小心出车祸了,现在医院急救。我的手机刚好没电了。所以想借你的手机,打电话催家人寄些医药费。”陌生叔叔眼眶里泛出泪花。 小真看到陌生叔叔挺可怜的,就把手机递给他。这时,他拿出一部手机:“我把自己的手机先抵押在你这边,一会儿我就回来。”小真一看,还是一部苹果手机,比自己的手机贵多了。于是小真没有怀疑,静静在那里等着。 等了约两小时,直到她妈妈出来找她。妈妈问她是怎么回事,小真把事一说,妈妈感觉女儿可能是遇到骗子了。叔叔留下的手机只是一个模型机。 新加坡纸业大王黄福华先生在与青少年交流时常讲的一句格言:“纯良如鸽子,灵巧又似蛇”。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心灵要像鸽子一样纯洁善良,但是,面对复杂的世界,也要学会像蛇一样灵巧,否则,就“如羊入狼群,任人宰割。” 不要让自己的好心,成为了别人伤害你的理由。 第二,骗子总是投其所好,不要被“诱饵”所迷惑。 每一个“馅饼”的后面都有一“陷阱”。但是,一些青少年却往往只被“馅饼”吸引。《楚天都市报》关于“男子卖白兔诱惑绑架女孩”的报道中讲到:石首市11岁的小学生小歌(化名)特别喜欢小白兔。在她上下学的路上,有一个卖小白兔的摊子吸引了她,那个卖小白兔的叔叔不断夸她喜欢小动物。之后,又引诱她说,“我屋里还有几只更好看的兔子,既然你很喜欢,你去帮我喂一下菜好吗?还可以送你小兔子。”当小歌高兴地跟他走进他的房子时,她马上就被绑架了。 怎么不被这样的“馅饼”迷惑呢?吴甘霖提出,要培养真正有效的“三思而后行”思维。所谓“三思”,就是3个字“正、反、合”,即正向想一遍、反向想一遍,再综合想一遍。青少年往往只想好的一面,缺乏反向思维,甚至对危险和陷阱从来不去想,容易上当。这时候,我们要让孩子们多一份警惕,多想一想:“这个人为什么给我这么大的好处?”“他这样做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第三、骗子总是善于伪装,不要被他的形象所迷惑。 骗子骗孩子,首先就要取得孩子对他们的信任。为此,他们首先就会针对每次欺骗的目的、性质,以及被骗对象的特点,精心伪装自己身份。如在当今非常猖獗的电信诈骗中,冒充公检法、教育等系统进行“恐吓”诈骗的占到相当比例。 一篇媒体报道《女生被骗3万,对方得手后嘲讽:你好,你个傻子》讲述了这样一件让人难忘的案件:8月24日,大四学生小雨(化名)看到了徐玉玉被骗猝死的消息十分惋惜,却万万没想到,就在同一天,她自己竟也被骗走了27930元。 一个诈骗团伙,分别扮演医保局、公安局、银监局等多方身份,以小雨骗取医保金、涉嫌洗钱为名,对她进行恐吓,还让她上网看“最高检察院”的网页以及账号密码,上面的确有她的涉案记录。 当小雨说自己无辜时,对方 “好心”地让她报警,并帮她接通了公安局的电话。而公安局与她通电话的“刘队长”,也“好心”地让她问114,核实该分局的电话。她发现“刘队长”的号码后几位数字与114问到的分局电话相同时,就真的相信了,按他们的吩咐将有关资金打到了他们指定的“安全账户”上。 实际上,这些网页是骗子集团制作的。“刘队长”的电话号码后几位与分局的电话相同,这也是软件可以做到的。 那么,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处理呢。吴甘霖建议: 首先要大胆对对方的身份进行质疑,对那些给你电话的执法机关,不能用他们提供的方法去进行验证。绝对不慌神,不能他让你做什么就乖乖照做。应立即向周围的老师、亲友说明情况,让大家立即一起想办法,并帮助一起核实。 其次,在涉及钱财问题时,不要盲目相信陌生人,对方越是急切地想要得到银行卡、现金,越要提高警惕。而且,只要牵涉到要自己将钱打到对方提供账号的情况,一般都是骗局。 吴甘霖强调说:“中国有句古话:‘骗子也有状元才。’这说明骗子总是会利用人的缺点巧妙‘设局’。我们期望危险远离自己,不如自己远离危险。只有事先多一份小心,事后才会多一份安心!” 培养“结果思维”,避免盲目冲动 吴甘霖指出,分析青少年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还有一个不得不重视的因素,就是他们处于成长的阶段,情绪不稳定,遇到问题容易冲动。 假如不能管理好冲动情绪,既有可能在遭遇危险时,行为不当导致受到不应有的伤害,也有可能从一个被伤害者转化为伤害者,最终害人害己。 曾有一篇题为《一位花季女死囚的泣血告白》的媒体报道说:17岁的马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身为农民的父母克服了重重困难,全力以赴供她读书。可是,马娟到了高中后,一些同学经常拿她的家庭背景和方言来取笑她,让她极为难受。尤其一次事件,给她很深刺激:期末考试前的一天晚上,她从外面学习回寝室,发现门被插上了。她推门,刚刚还有的说笑声的却一下子没了,没人愿起床为她开门。那晚她在通道边的小破桌上睡去。第二天,因高烧39℃而耽误了历史课的考试。 马娟觉得一个姓王的同学对自己伤害最深,就想报复她。在一个晚上,她拿着一瓶硫酸泼向那个姓王的同学,却因天黑没看清把另外一个同学重度毁容了。事后马娟追悔莫及。 在吴甘霖的《孩子,你该如何自我保护》一书中,也记录了不少这种让人触目惊心的案例。一名高中生在篮球场上与同学起争执,就一把将同学捅死;一名女生因为老泡网吧,受到父母指责就离家出走,结果被人骗到东南亚,苦不堪言;一个学生因为别人诬赖自己是小偷,为了证实自己清白,竟拿刀把自己的手指砍断…… “必须重视青少年的‘冲动性伤害”与‘冲动性犯罪’!”在这次召开的“青少年学生自我保护研讨会”上,北京五十五中学王红老师讲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青春期是非常躁动的时期,年轻人一方面独立意识各方面更强,胆子大了,脾气也大了,但是又缺乏分寸感,所以更容易冲动。为此,教育孩子学会管控情绪,不要因为一时冲动酿成大错和悲剧,十分重要。 对此,吴甘霖认为,应培养“结果思维”,即你采取任何行为,都要意识到它会带来什么结果。想想结果好不好,就能较为理智地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了。 至于如何培养“结果思维”, 他讲述了自己担任记者时的一次经历:他与同事去澳门访问,发现学校开设的一门公民教育课程非常有特点。该课第一篇是“命运在于自己的选择”。老师不讲大道理,而是给孩子一个问题情境,让他们去思考后果,并作选择: “当你去朋友家玩,他突然要求你和他一起吸毒,你怎么办?选择一:和他一起吸毒,选择二:坚决不吸毒,而且从此不与他交朋友,选择三: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并分别思考每种选择会有什么结果。在这样的引导下思考,就能明白: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结果,是好的结果,就好好去采取行为,不好的后果,就立即控制好自己,不太理想的效果,就去想更好的方法。 从“见义勇为”到“见义智为” ××青年救自己溺水的朋友牺牲了;××学生为了救自己的同学被刺伤了;××男生为不让劫匪逃跑,与之搏斗被捅数刀…… 很多青少年都把“见义勇为”当成是英雄行为,以为“见义勇为”值得提倡。 吴甘霖说,在许多时候,我们是提倡见义勇为的,但是,如果风险太大,或者会造成不必要的牺牲,那么,就更需要提倡“见义智为”。 什么是“见义智为”呢?吴甘霖讲述了媒体刊登的一篇报道:海南某中学高一学生孙某,在经过一家网吧门口时,遭到3个男青年抢劫,正好有两个同学路过,他们想帮助这个学生。可是抢劫者无论年龄还是个头都比他们大。怎么办呢?两个学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两个学生说请3个青年吃饭。那3个青年没多想就答应了。两个学生请其中两个男子先坐‘摩的’走,分开他们。学生和另一名男子坐三轮车经过派出所时,一起把那个男子抓住送到了派出所。 吴甘霖分析,他们的行为给大家提供了什么经验呢? 第一,责任心赛黄金。 当代青少年最需要但同时又格外缺少的是责任心,不单单对自己要负责,也要对别人负责。中国新闻社曾发布一则新闻——“醉汉夜闯宿舍凌辱12岁女孩 同屋6名女生装睡”,除了胆小怕事外,不敢承担责任,是这些孩子不敢出声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哪怕对手比自己强大,也敢与他斗一斗。 第三,机智+勇敢=成功。 在确保自己不会受到伤害的前提下,去战胜歹徒,这样的做法,是更值得我们称道的“见义智为”。 自我保护,并不等于独自承担 当遭受到伤害的时候,一些青少年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害怕被家人知道骂自己,害怕被朋友知道笑话自己,更怕受到坏人更深的伤害……于是他们先是自己扛着忍着,这样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有可能让伤害加深。 吴甘霖提到了某媒体刊登的一则报道《14岁初中生常被同学殴打 不堪压力喝农药自杀》。亮亮是河南汤阴县某中学的初二学生,来自农村,在学校经常遭到高年级“坏孩子”索要钱物,稍有不从便会招来一顿暴打。一次亮亮回家前被一个“坏孩子”叫住,要他周一带50元。周末时亮亮想到星期一上学被打的场景,又气愤又绝望。到了周日的晚上,他再也无法忍受压力,用刀子割破自己的手腕后,又喝下了从同学家找来的一瓶农药……在记者询问他遇到问题要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处理时,他说自己有三怕:不敢向家人张口要钱,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同时也怕父母可能骂他。不敢向老师求助,如果告诉老师被坏学生知道,反而会被打得更狠。更不敢不带钱去上学,肯定会受到坏孩子的毒打。 对这一案例,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彭熠提醒说,“对于被欺负的学生,别人的帮助是一方面,主要还是靠他自己放下包袱,克服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勇敢地向别人说出自己的遭遇。” 吴甘霖说,我们提倡自我保护,但是,自我保护并不是出了问题只能自己扛,而是要学会自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帮助自己走出困境,避免和减少伤害。这就要注意两点,不要等到别人问你的时候,才被动告知问题。自己扛不起的担子,找人帮助,说不定就不会这么重了。 他说:“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教育,在以前是十分薄弱的。在这方面,不仅青少年要主动去学习,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面,也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开展有关工作。当广大青少年有了自我保护的意识,也系统地掌握了自我保护的能力,他们受到的伤害就会越来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