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雾霾天,别把孩子当“绿萝”(行 ...
·调查:83.1%受访者大学期间 ...
·我国儿科医生数量缺口近9万
·儿童肥胖是整个社会的失败 “小 ...
更多>>

      考试资讯

·2017年22所非211工程大 ...
·201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 湖南 ...
·郑州上大学生活费一个月590元 ...
·200多万人参加2017年考研 ...
更多>>
 
一所大学和一个乡村擦出的脱贫“火花”
一所大学和一个乡村擦出的脱贫“火花”

2017-01-16 08:57:15 | 来源:中华龙都网
 

【新春走基层 体味获得感】

  随着一声“开工”的号令,吉林省长岭县三十号乡五撮村的粮米加工厂一改往日的平静,说话声、机器轰鸣声交织在一起。粮米加工厂的开工,给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

  “今年光卖谷子我就增收了不少!”村民孙建国跟记者算起了细账:加工厂直接从老百姓手里收粮,每公斤谷子比往年多卖了一角五分钱,一共种了4亩地,增收了1000多块钱。“听说加工厂现在缺人,我准备到这儿打工,一年下来还能再多赚几千块钱,生活会越来越好。”孙建国说。

  一个偏僻的贫困村,哪来的资金建起这样标准的粮米加工厂?“你去问问长春师范大学的辛老师吧。”村民们笑着说。记者找到了正在机器边忙碌的辛老师,一聊才知道,五撮村是长春师范大学的精准扶贫村,他们多方筹措200多万元资金,建成了粮米加工厂,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村民参与生产,扶持没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以资金和土地入股等形式获得收益。

  辛老师名叫辛树权,全程参与了加工厂的建设。“加工厂现在有4条生产线,炒货车间每小时可加工葵花籽900公斤,花生600公斤;小米加工车间每小时可加工谷子1000公斤。这可是地地道道产出的有机产品,经过包装外销后,能够给村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收入。”辛树权说。

  建粮米加工厂是长春师范大学两次深入调研后决定的。第一次调研是对五撮村逐户摸底排查。2016年年初,长春师范大学组成了一个工作组,经过实地走访,确定了需要帮扶的贫困户为209户,需要帮扶人口333人,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16岁以下的占62%,很多人因病、因残致贫。第二次调研是这些贫困户能干什么。五撮村所在地盐碱地居多,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收益低。然而,该区域种植的杂粮杂豆被社会认可,口碑很好。针对这一情况,长春师范大学将当地的弱碱瓜子、绿豆、小米等作为脱贫致富的着力点。

  正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长春师范大学帮助全村组建了专业合作社,让村民们有组织、有规模地种植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学校将科研团队研发的“熊蜂”输送到田间地头,通过“熊蜂”授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学校派学生们利用暑假到村里进行社会实践,对村里的土壤及地下水质进行化验分析,为开展新的产业扶贫积累第一手资料。这下村民们尝到了甜头,仅通过在合作社务工,就有19户贫困户增收了近4万元。

  适销对路的产品启发着人们,为什么自己不能有粮米加工厂?于是,长春师范大学又动员汇聚各方社会资源,让粮米加工厂的机器正式转了起来。从筹建到正式投产,又有15户贫困户通过务工方式增收两万余元。

  一所大学和一个贫困村子擦出的致富“火花”,照亮了农民的前程,也感染了年青一代。从听说长春师范大学到自家所在的村子里实施精准扶贫的那一天开始,兰春蕾就下定决心,要报考这所她心目中最亲近的大学。经过刻苦努力,兰春蕾顺利地成为长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16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感谢学校对我家乡人民的帮助,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兰春蕾说,“我一定努力学习,将来回报学校、回报社会,让农村的明天更美好。”

责任编辑:戚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