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连萼(1854—1889年),字棣堂,号孚山,项城市高寺人。14岁父亲去世,恪遵母教。连萼才思颖异,读书似渴,年20考中附生(秀才),光绪二年(1876年)乡试得中(举人),光绪九年(1883年)成进士。赐官刑部主稿,负责秋审。余连萼认为刑律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极应从公从慎,一丝不苟。当时,内监李莲英慕其学品,因同乡人所求愿与之交,他却置之不理。又有铁路议起,余连萼与友人夏耀荣(举人)商磋几昼夜,乃致书当道,务必慎重处理。
光绪十三年(1887年)黄河从郑州花园口溃决,陈郡(淮阳)地区首当其冲,为害甚烈。余目睹惨状,遂约同人共倡议捐,他为拯民水火,日夜奔波,虽股为之肿,也坚忍不辞。一个月之间,集捐巨资银13万两,此时,同官多数主张官赈,而连萼力争不如推举明绅施赈,实惠及民,众从其议,灾民因而得活的颇多。
光绪十五年(1889年)夏,来灾迭至。连萼因以忧闷成疾,时愈时发,终令心身大损。他的学生张镇芳侍侧,连萼勉强起坐索笔大书:“吾生平事业竟止此哉!”草毕旋卒。京师部院僚友皆来吊唁曰:“吾侪失一良友,国家失一良臣。”随送榇还乡。连萼自幼留心正学,故其文学成就独大。他一生在家或在官,公事余暇,对倭文端(公)遗书,尤其爱读,手不释卷,志在行其所学。著有《孚山诗文稿》藏于家。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