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炎炎夏日带火邮轮全产业链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旅游网 2017-06-29 00:17:18 
分享到

    在邮轮上享受日光浴、游泳、健身、做SPA、甚至打高尔夫……就在几年前,邮轮出游还是“土豪出游”的代名词,但眼下越来越多大众消费者开始参与其中,邮轮旅行正日益成为人们热捧的出游方式之一。

    邮轮被称为“海上漂浮的度假村”。有数据表明,过去10年,中国内地港口接待邮轮艘次年均增23.7%,乘坐邮轮出境的中国游客人数年均增长65.2%。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最新统计表明,2016年我国大连、青岛、上海等10大港口城市共接待邮轮996艘次,同比增长58%,邮轮出入境中外邮轮旅客2261405人,同比增长82%。

    这种火热势头还在延续。据统计,在2017年春节期间,国内有高达14万乘客在邮轮上过年,邮轮游客人次是2016年春节的3倍多,同比增长228%。

    眼下,各沿海游港和相关企业已纷纷把目光瞄准打造邮轮全产业链,邮轮产业已不仅仅是“过路经济”。

    邮轮旅游市场“火热”

    2014年,约500人次;2015年,约1500人次;2016年,约6500人次——这是青岛某旅行社邮轮中心项目经理刘响给记者展示的一份数据,这组数字见证了该机构所服务的邮轮旅游人数的大幅增长,也见证了当地邮轮市场从“空白”到“火热”的蜕变过程。

    2007年,刘响初涉当地旅游业,从导游开始做起。“十年前青岛市场上还几乎没有邮轮这一项目,仅个别旅行社在青岛做邮轮地接,接待境外来中国游览的欧美邮轮客人登陆青岛,游览部分青岛景点。后来慢慢才听说陆续有旅行社开始做邮轮组团业务。”刘响回忆说,那时候邮轮业务一般都挂靠在日韩出境游部门,是日韩出境游中一个很小的板块,邮轮旅游人数并不可观。

    稀稀拉拉的市场行情最终在2011年迎来转机。

    “那年,世界知名邮轮‘歌诗达’号来到青岛,6月来8月离开。短短的2个月时间,‘歌诗达’在青岛跑了13个航次。”刘响说,自己和同事能明显感觉到邮轮这一块慢慢就起来了。

    “许多客人出发前还半信半疑,但回来后满意度很高,后期营销就好做多了。”在刘响看来,2015年青岛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启用前后,旅行社也开始从原来接收散客为主逐步升级为直接包船出游,以更亲民的价格让大众接受这项“高大上”的休闲方式,选择邮轮出游的游客数量也呈几何倍数增加。

    布局抢食“邮轮红利”

    有统计显示,中国游客乘坐邮轮出游从十年前不到2万人已经上升到2016年的2144890人。其中,2016年的出游人数相比2015年增长了92.8%。市场扩容的背后,对邮轮产业的挖掘也在深化。近十年间,中国邮轮产业也逐渐从粗放式生长迈入到了黄金时代。

    从上岸半日游的“过路经济”到打造全产业链,从最初少数省份无序发展到沿海各省纷纷出台发展规划,抢食“邮轮红利”,多地均力图在“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上分一杯羹。

    “邮轮旅游经济是一个全产业链的概念,是指以邮轮旅游为核心产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而产生的总体经济效应。主要包括港口补给、码头服务和邮轮游客及工作人员离船食、住、行、游、购、娱所引发的综合经济现象。如果往外围延伸,邮轮经济是一个涵盖了上、中、下游三大产业区块的巨型产业链,上游主要是邮轮制造,中游是港口建设与邮轮服务,下游是邮轮母港向邮轮城的延伸。”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邮轮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爵浩表示,邮轮产业具有庞大的产业链条,拥有1∶10的带动效应,已经成为沿海各地不容忽视的经济增长点。

    记者注意到,继上海、天津、深圳之后成为全国第四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的青岛近年也在着力打造邮轮经济。邮轮母港城规划占地面积约4.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600万平方米,规划业态包括邮轮码头、邮轮母港客运中心、酒店、购物中心、室内主题公园、水族馆等,预计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海南省则在2015年发布了促进邮轮游艇产业加快发展政策12条措施。按照当地邮轮产业发展规划,到2030年,将建成包括公共码头泊位在内的游艇码头泊位2.3万个,拥有各类游艇帆船3.3万艘,实现游艇设计、制造年产值约100亿元,游艇年度消费250亿元。

    上海是邮轮重镇,2016年,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全年接靠邮轮471艘次,接待出入境游客284.7万人次。去年8月,当地也出台《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为促进邮轮产业发展规定了五方面措施。

    据业内专家预测,未来10~15年,中国邮轮旅客量大约需要200艘邮轮,整体能拉动约500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规模。

    还需补齐的“软短板”

    “在我国,邮轮经济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迅速,能拉动大量消费的邮轮产业正成为各沿海旅游城市眼中的香饽饽,但该行业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市场培育不是一朝一夕。”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佟黎明告诉记者,发展邮轮经济必须具备三个主要条件:上层条件是“旅游吸引力”,中层条件是“便利性”,下层条件是“港口设施”。“旅游吸引力”指该地区能否吸引游客停留与住宿。“便利性”指该地区能否容易获得国内外游客、相关人员、物资等多方面资源。“港口设施”指港口能否具备接待邮轮的各项条件。这就说明,即使海港设施齐备,硬件再硬也不一定能发展好邮轮经济。而在我国,“旅游吸引力”“便利性”这两项软条件恰恰是短板。

    “例如,近几年国内在通关方面有所改善,如加派人员优先保证邮轮的通关手续,但采取临时性的措施进行管理却不利于长远发展。此外,邮轮产业作为一种国际性的复合产业,对于运作邮轮经济的人才要求很高,相关从业人员需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旅游航运等专业知识,但目前邮轮产业的人才培养还比较滞后。”佟黎明一一举例说。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炜航则认为,我国的邮轮产业发展还需要相关顶层设计规划的出台。

    郑炜航表示,目前,相关部门均从各自不同的职责范围来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而缺少从整个国家顶层设计出发的邮轮产业整体规划方案,缺乏统一的部门协调机制,导致邮轮产业与相关产业无法实现深度融合。比如应完善航运诉讼案件审理机制,建立健全海事法律法规体系;尽早出台完善科学的邮轮查验制度,并且规划统一的信息平台。“只有这些短板补齐了,才能避免邮轮热昙花一现,才能破解邮轮经济成‘过路经济’的尴尬。”他说。

[ 责任编辑:牛勇威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