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娜,是淮阳县委办一名工作人员,2016年被选派到城关镇贾庄行政村任驻村工作队员。在两年的驻村工作中,她为了工作割舍亲情,为了工作忍受孤独,为使贫困户早日脱贫,她用一颗真情的心书写着无悔青春。
“驻村工作中,有苦有累,有酸痛有泪水,但更多的是喜悦和欣慰,是无怨无悔。”提起两年多的驻村生活,张娜眼里噙满泪水。让她记忆最深刻、最艰难,也是最自豪的一件事,发生在2017年4月11日。那是规范档卡的关键期,她们所驻村的第一书记因工作病了,单位领导对她说:“档卡是基础,是关键!第一书记不在,你就是第一书记,要把担子挑起来!”张娜向领导保证说:“请领导放心,我一定要高标准完成任务。”然而,事情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顺利,困难接踵而来。当时的贾庄行政村村室正在建设中,没有办公地点,行政村村“两委”不健全,没有村党支部书记,村档和户档一片空白,一切需要从头开始。更有人在背后说风凉话:“这么大的事,派个女的过来,能干成吗?”面对这些,张娜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不拉驻村工作后腿,不给单位丟脸!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变成了拼命三郎。贾庄行政村共有994户3094人,其中贫困户123户495人,为了摸清人口底数,贫困户家里她不知跑了多少遍,为了高标准整理档卡,县、镇扶贫办的电话也不知打了多少遍,为了不落后,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脖子酸痛强忍着,双腿肿胀强撑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镇、村干部的积极配合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辛和努力,终于高标准完成了村档和123户户档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当一份份档卡摆在张娜的面前时,她像捧着新生儿一样呵护着它们,流下了辛酸的泪水。在市、县档卡检查中,张娜受到了表扬,在省第三方评估中,贾庄行政村荣获全县第一名。
驻村工作要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对贫困群众真心实意地帮扶,才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驻村以来,张娜一直坚持以情为纽带,真情付出,真心帮扶,为贫困群众送去片片温情。与贫困户白大娘共度元宵节的情景一直铭刻在张娜的脑海里。白大娘今年73岁了,老伴和儿子因病相继去世,一连串的噩耗给她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春节过后,她的孙子、孙女都外出打工了,家里只剩下白大娘一个人,张娜决定陪白大娘过一个完整的元宵节。今年元宵节那天上午,张娜来到白大娘家里,白大娘一个人正默默地坐在屋子里,家里冷冷清清的。
“大娘,我给您带点汤圆!”白大娘接过汤圆后,紧紧地抓住张娜的手说:“闺女,咱们一块吃。”白大娘边吃边流泪,说道:“这是我有生以来吃过的最甜的汤圆!”汤圆虽小虽少,但送去的是关怀和温暖,在万家团圆的时刻,老人是脆弱和孤独的,最需要的是守候和陪伴。
很多人问张娜:“你一个女同志,孩子也管不了,不好好在办公室呆着,非要下村,干活还那么拼命,领导又看不到,你傻呀?”每当这时,她都一笑而过。
说起家庭特别是儿子,张娜一直觉得愧疚和亏欠。2016年她下村时,她的儿子刚满2岁。张娜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儿子在电话里哭着喊:“妈妈,你早点回来,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她也数不清有多少次儿子央求着:“妈妈,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接,你能不能来接我呀?”但这些她都没法做到。有时候孩子病了,她也没有时间在家陪陪他。“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两年来我都没有好好照顾过儿子,我欠孩子欠家庭的太多了。但是,因为对工作坚守就要舍弃家庭,就要割舍亲情,就要忍受孤独。”面对记者,张娜坚毅的说道。
目前,在淮阳县委办驻村工作队的大力帮扶下,在城关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扶贫项目在贾庄村落地生根,民生工程遍地开花。她们争取协调资金140余万元,新修村主干道2.6公里、村内道路2.8公里;协调资金260余万元,新建了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小学2层教学楼;协调资金180万元,建成200千瓦渔光互补项目;1800平方米扶贫车间项目已审批……
如今的贾庄行政村路宽了,灯亮了,树绿了,文化服务中心建好了,渔光互补发电了,扶贫车间批下来了……,看到这些,张娜喜在脸上,笑在心里,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张娜在日记中写道:我愿做扶贫路上的一滴水,即使枯干,也不后悔;我愿做扶贫路上的一棵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我愿做扶贫路上的一缕光,即使是贫寒潮湿的地方也要把它照亮。不忘初心,努力奋斗,为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而奉献青春!(周口报业全媒体记者 高洪驰)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