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路与永丰路交叉口公厕实景进展图
黄河路与永丰路交叉口公厕效果图
□记者 彭慧 文/图
本报讯 近日,在中心城区主次干道的十字路口和人流车流密集区域,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路两侧数十座风格迥异的建筑十分显眼,得知这些建筑都是今年新建、改建的一类公厕后,不少市民表示:“没想到咱周口的公厕也‘挂(上)星(级)’了!”
据了解,为改善中心城区公厕环境,优化公厕设施,满足市民就近如厕需求,我市决定在中心城区新建、改建100座高标准一类公厕。目前,首批30座在建公厕将于5月底陆续向市民开放。
“星级”硬件提升公厕档次
中州大道与莲花路交叉口附近,居民小区和商铺相对集中,人流量较大。为解决附近群众多年的“如厕难”问题,市城管部门决定在该路口的西北角新建一座公厕。
近日,记者走访现场看到,公厕的混凝土框架主体已经完工,工人们正在粘贴建筑外立面保温层。主体框架内,共有4个独立的房间结构。据市城管局市政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两头房间为男、女厕所外,中间两间则为环卫管理房和残疾人无障碍卫生间。
在黄河路与永丰路交叉口,一座在建公厕的建筑主体已经完工,工人们正在铺设室内墙砖、地砖。据介绍,为充分彰显人文关怀,设计方在公厕的无障碍卫生间专门配置了残疾人专用坐便器,同时还设置了残疾人坡道、无障碍厕位等设施。在中间的管理室内,环卫工人可以就近休息和存放打扫工具。
此外,为达到一类公厕的“星级”硬件标准,根据相关规定:公厕内需设门厅、休息区等;门厅要宽敞干净,厕所内要装有空调,并配备感应式水龙头洗手池和蹲便器,以及空气净化、无障碍服务等设施;公厕外围要实施美化亮化和场地绿化。在设计方面,市城管局委托北京一家设计院,因地制宜,设计出60种公厕外观造型,从中精挑细选出30个进行细化设计,打造功能齐全、风格各异的特色公厕建筑。
全力破解老城区“如厕难”
据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中心城区公厕建设分布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数量严重不足。中心城区现有公厕145座,每平方公里不足两座,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的每平方公里3~5座的标准;二是老旧公厕占比大。老旧公厕占65%以上,且属于三类及以下标准,公厕设施老化;三是位置偏远。主次干道和人流密集区域公厕数量较少,市民就近如厕困难。
为切实解决上述矛盾与问题,按照我市“五城联创”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便民环卫设施,提升城市品位,根据中心城区公厕建设分布实际情况,2017年至2018年计划实施新建、改建100座一类公厕。
今年将打造100座一类公厕
据了解,首批新建的30座公厕将于5月份陆续向市民开放,剩下的70座正在加紧选址中。
除新建公厕外,市城管局还对现有公厕分布情况进行了摸底,对于使用多年,内部设施陈旧、管道老化、厕位较少,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的老旧公厕,全面实施综合改造,切实改善群众如厕环境。
“依据《周口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的要求,由各区负责新建公厕的选址和用地的拆迁、租地等工作,并按照市容环境卫生法规规定的‘在旧城改造拆建过程,必须规划建设公厕等环卫设施’要求,充分利用建新路、育新路、大庆路等道路升级改造时所拆空地和各棚户区拆迁的适当位置,中心城区主次干道、4条高速出入口、街头游园、市政公共绿地等区域,合理选址布局公厕建设。”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升级后的公厕不仅在外观上更加整洁美观,而且硬件服务功能和设施档次显著提升,让市民体验到星级如厕环境。
下一步,市城管局将出台公厕日常管理办法,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区来负责日常监督与管理,每座一类公厕设有3人专门管护,严格按照考核办法进行监督考核,最大限度保持厕所环境卫生。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