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郸城:用爱浇开无声童年幸福花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中华龙都网 2018-05-31 17:58:48 
分享到

 “爸爸”“妈妈”“你好”“苹果”“跳舞”……六一前夕,记者来到了郸城县残联聋儿语训中心,听孩子们艰难却又坚强地读出每一个词汇,感知听障儿童从无声到有声,从学声到发声的幸福快乐童年。

“刚开始孩子听不到,在医院治疗配戴耳蜗之后,在这里接受康复语训。这里都是免费的,每天把孩子送来两次,现在会叫爸爸妈妈,还会说很多词了……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残联领导的关心。”听障儿童家长徐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俺自己在家里没有好办法帮助康复,国家政策好,让孩子享受免费专业的康复训练。每学到一个字,每听到一句话,俺都感动得不得了。”孩子们在楼上接受听力康复语训,一群家长在楼下静静地等待,徐女士的话打开了大家的话匣,诸位家长的眼神言语间没有丝毫的悲观和自弃,反而充满了感恩,充满了孩子逐步康复而得来的幸福感。

家长如此开朗,孩子们的世界肯定会更加阳光。记者随着郸城县残联理事长杨瑞林和聋儿语训中心主任邵莉娜来到了二楼聋儿语训学习班。“我学会说话了”,大爱至简,教学班里仅此一句标语,墙上是一面镜子,镜子上贴满了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的彩气球,旁边是一架钢琴,4位语训老师正在张着大口(说话标准口形)、动作夸张地给孩子上听力课,老师边弹琴,边做手指舞、跳少儿舞,孩子们慢慢听、慢慢模仿、慢慢张口咿呀跟着唱……

小雨(化名)1岁多时还不会说话,面对大人的喊叫几乎没有反应。小雨的爸爸妈妈四处求医,始终不相信女儿耳聋的事实。事实摆在眼前不得不接受,给女儿在医院治疗配戴耳蜗之后,根据有关部门的推荐,从两岁开始来到了这个语训中心。“1年多的语训,孩子学会说话了、学会和小朋友一起跳舞了、学会唱歌了。”小雨的爸爸妈妈说起孩子的经历时,满脸幸福的笑和满眼激动的热泪感恩着党和政府的关怀,感恩着社会的温暖。

“无声的孩子心灵是有声的,他们心灵的声音通过眼神的窗口传递出来,超乎常人地感知社会的爱。张静、范玉智、于倩、李中丽4位老师超有爱,每一次和孩子对视的时候,就要弯腰打招呼问个好,或者上前抱一抱,每天都要重复数十遍,让孩子在爱的包围中成长。”邵莉娜曾身患重症,在社会的关爱和自身的坚强意志下战胜病魔之后,怀着感恩社会的心加入公益事业,把爱都投给了社会。邵莉娜便带着4位老师,把爱播撒到了孩子们身上。“李中丽的孩子也是听障,在这里语训康复,现在和正常孩子差不多,她就是感谢党、感谢残联,要帮助更多的听障儿童,便加入了语训教师这个队伍。”邵莉娜说。

在舞蹈室,孩子们跟着老师的样子跳《两只老虎》《小蜜蜂》;在单训室,张静用手捂着嘴(孩子会看口形)慢慢地说:“圆圆的、甜甜的、红红的——苹果”,孩子听到了声音,很快从装满水果模型的筐子里挑出了两个“苹果”;于倩贴在孩子的耳边描述着玩具的颜色,孩子就把对应颜色的积木挑出来;范玉智听到孩子把梨读成了“姨”,她就用自己的嘴辱贴近孩子的手背上,用力地用“了”的声音震动着孩子的小手,然后反复张大口重复着“了”,让孩子看自己舌头的振动……“雷!”孩子又学了一句,虽然发音不准确,但发出了振动的翘舌音,范玉智微笑着给了一个拥抱……

“如果不懂无声的世界,你可以不发声音,只对口形,让家人猜猜你在说什么。说不定重复几遍几十遍也猜不对。是的,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何况面前的20多个孩子都是2-6岁的娃娃,来之前都没有说过话、不会说话或者不愿意说话。一个词说上百遍、上千遍,很正常。”李中丽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子一天天好起来,又教着别人的孩子慢慢好起来,她最有发言权。

“叔叔好!”“献给你一支舞!”孩子们弯着腰向记者问好,又打着手式表达友好,吐字不清却字字锥心。在4位老师站在周围指导下,3个孩子领舞、一群孩子合唱一支《满天都是小星星》,记者含着泪听完、看完了。这是记者在六一前夕收获的最大的礼物。

采访结束,孩子们站起身用力地摇着小手说“再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记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内心充盈的怜悯之情催落热泪,脑海里却浮现着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和家长们幸福的微笑,这种幸福潮冲开了记者的心结,党温暖着社会的幸福感涌上心头,这种暖烈过夏日的骄阳。

杨瑞林说,从2013年开始,由县里出资和县残联筹资租赁了这一套民房,购置了相关设施,成立聋儿语训中心开始运营,每年有20多个孩子来到这里接受免费语训,至今已有120多名孩子走出了无声世界。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今后将根据聋儿数量(2-6岁是最佳康复期),适当扩大语训中心的规模、进一步改善条件,让更多的孩子生活在更加阳光灿烂的世界中。(周口报业全媒体记者 徐松 文/图)

[ 责任编辑:李欣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