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蔬菜大王”张习敬的“创业经”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中华龙都网 2018-06-13 12:12:27 
分享到

中华龙都网讯(周口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瑞才 通讯员 徐克力 文/图)初夏六月,地处豫东大地的鹿邑县任集乡万亩蔬菜种植基地里,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在任集乡保健西芹专业合作社,记者也见到了与西芹、娃娃菜有着30多年情缘的县人大代表、任集乡致富带头人张习敬,善谈的他与记者聊起了他是如何从一个“门外汉”成为蔬菜“种植高手”,又是如何一步步通过发展蔬菜产业带领方圆十里八村的贫困群众共同走上致富路的。

3000元贷款激起千层浪

1982年,19岁的高中毕业生张习敬,与同村人结伴到开封黄河大堤务工,他们三人一组,用木板架子车拉运土方,每人每天大致能分到1元钱。在一次初冬闲暇之时,偶遇一个农贸市场,见有一个摊位在出售新鲜黄瓜,“一斤五毛钱”,“天价”黄瓜让张习敬惊叹不已。联想到家乡原来就有种植黄瓜的习俗,有心的张习敬便通过与开封蔬菜研究所杜喜训老师的指导,决定在自家4分责任田里种黄瓜,虽然种出的品相好、产量高,但由于都是正常季节上市的,没啥价格优势。

“还得学新技术,种人无我有的品种才能赚到钱。”为了把蔬菜卖出“天价”,张习敬萌生自己建日光大棚的念想,认准死理的他只要一有空,便开始在开封、太康等地四处拜师学艺,为了学会温室和日光大棚建造、管理技术,有时一住就是十几天。技术学到手,便钱从哪里来又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屏障。

“本来只是想试一试,没成想乡领导那么支持。当时的3000元可是天文数字啊……”在乡政府的热心帮扶下,张习敬于1984年拿到了贷款3000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2000元,他通过拿自家好地,以多换少的办法,建起了一个占地一亩多的塑料种植大棚。为了省工钱,他自己一天十多个小时不停地干;大棚走向是东西延长,采光效果不好,便深挖地基,下铺一层厚厚的农家土肥,遇到雨雪天,还用煤油炉增温;为保障蔬菜品质,还托人从天津捎来优质“玻璃脆”芹菜种子;为了便于管理,就在大棚一侧搭建一个窝棚,寸步不离……功夫不负有心人。张习敬一棚芹菜正好赶在春节前上市,得利5000元,还完3000元贷款,他家当年又盖起三间大瓦房。

一炮打响“冷庄西芹”名号

见张习敬靠种菜挣了大钱,村民们观望、冷眼旁观的心态变了,纷纷将张习敬请到家里,好吃好喝,“就是大家伙不请,我也会教的。都是乡里乡亲,一块富有何不好!”

种的农户多了,卖菜也有了竞争。为了扩大影响、增加销售收入,张习敬狠狠心买了辆大架自行车,焊了两个大铁篓,一次二三百斤,清早四五点便出发,往远一些的乡镇,甚至到四边的县城去卖。

卖菜周期的延长,也带来芹菜枯萎、腐烂的问题。张习敬又琢磨起地窖储菜法,麦秸和马粪混合垫底保温保湿,秸秆和塑料布铺盖防变色……一套张氏储藏法下来,出窖的芹菜犹如刚采摘的一样,还可以保鲜2个多月。到1987年,张习敬有了3个日光大棚,成了远近闻名的芹菜种植大王。

对于创业者来说,前进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习惯读报的张习敬,一次从《河南日报》的报缝里看到了河南省改良美国西芹新品种的报道,亩产可达到8000至15000斤。他专程跑去买来西芹种子,“为减少菜农损失,每遇到新品种,都是我第一个实验。”为摸索种植技术,第一年,他只育了1分地的西芹苗,亩产接近1万斤;第二年,发展到2亩,通过合理密植、分期追肥,亩产稳定在13000斤以上,品相品质也越来越好,大棚菜也由自己所在的古张自然村,发展到整个冷庄行政村,冷庄西芹基地的名号也越来越响亮。

一份担当走出共同致富路

“可不能把技术教给外村的,都会了咱们不得喝西风!”听说乡政府要聘请张习敬任技术员,村里的几位老人连夜劝他辞掉这份没有工资的“差事”。“那恁中,我看别处比咱这种得还多,钱也没少挣,大家都干了,就形成了产业。”

1996年一开春,张习敬和乡里的工作队一个村一个村开群众会,把有意愿的农户,一拨又一拨请到冷庄,现场看、当面学。画出全乡日光大棚分布图,骑着自行车一户户转,手把手地教,只要种植户有难题,随叫随到,饭可以不吃,家可以不回……不到三年,任集乡大棚西芹发展到5000多亩,很多种植户在家里盖起了小洋楼。

2002年,一位在河北张北县投资蔬菜基地老乡,邀请张习敬一块发展。“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娃娃菜种子,也见识到啥叫‘论棵’卖菜。”第一年试种,第二年推广,第三年改良品质,错时上市赢得市场主动……2004年,娃娃菜这个新品种,也被张习敬无偿带给任集的父老乡亲,落地生根。

2009年,张习敬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走蔬菜产业化之路。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给群众的家庭收入结构带来新变化,可以发展大棚,为家庭创造高收入;可以流转土地,揣着稳定收入外出务工;可以就近打短工,有一份额外收入;可以外出创业,成为扎根他乡的“蔬菜大王”……

一颗初心助力脱贫攻坚

“种了大半辈子菜,要想让市场一直认可咱,就得敢干会干善干,永远追求高品质。”张习敬说,去年自己带头尝试种植棚架黑皮冬瓜,今年,又引进绿宝甜瓜和网纹甜瓜“众云20”两个新品种,每棚每茬可带来近万元的纯收益。

一个人领头带动,一方产业蓬勃发展,一片希望的田野孕育出无数梦想。现在,任集乡成立各类种植专业合作社近百家,流转土地近2万亩,形成以冷庄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15个行政村的蔬菜扶贫产业园。拥有蔬菜大棚1200座,其中现代化育苗温室6座,配套储存冷库12座。主导产品西芹、娃娃菜、有机花菜、西红柿、黄瓜、小青瓜、冬瓜等远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吸引大批客商上门选菜、拉菜。

张习敬还积极与省农科院对接,开辟试验田、创新区,聘请农业博士定期指导,提升果蔬品质,实现销售由集市向超市转变,从丰富百姓“菜蓝子”到兼顾“果盘子”;通过建网站、联姻电商,推广电子结算,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通过倾情扶智助力精准脱贫。实施创业全方位技术服务,优先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产品销售等措施,携手困难群众一块脱贫致富奔小康。

[ 责任编辑:赵文琪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