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龙都网讯(周口报业全媒体记者 徐松 文/图) 端午时节的豫东郸城,花木葳蕤,“三夏”收官,农忙间歇。488个行政村百万群众又把主战场从田间转回到村里,“六改一增”“六村共建”如火如荼……
一个个小村逐渐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郸城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嘹亮,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奋斗脚步正铿锵。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曾经是我国农村许多地方环境治理景象,群众各扫门前雪的现象普遍,公共区域的陈年垃圾成为制约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瓶颈,不把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好,农民的生活质量很难提高。
“我们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战略,深入推进文明村、党建示范村、平安村、美丽宜居村、卫生村、产业富民示范村‘六村共建’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郸城扎实推进,全面打造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的有效抓手,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充分发挥党建核心引领作用,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郸城县委书记罗文阁在基层督导调研时提出殷殷寄语。
郸城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脱贫攻坚为统领,提出建强基层组织、建设美丽乡村,扶志、扶能、扶业,评孝老爱亲户、评脱贫致富户、评诚信守法户、评乡村清洁户“两建三扶四评”重大举措。建强基层组织,凝聚党员干部一条心;建设美丽乡村,凝聚全民共建好氛围;扶志、扶能、扶业,让农村劳动力奋斗方向明确;“四评”激发了全县人民奋斗追求幸福的热情,提高了群众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增强了全民共建美好家园的聚合力。
汲水乡小刘庄村,是我国千千万万个农村的缩影。该村1990年就规划了排房,村庄布局还算整齐,但公共区域的陈年垃圾、家家户户的化粪池、沿路两旁的乱堆乱放、村内坑塘的污水横流,成为小刘庄村民“视而不见”的“习惯”。
十九大的春风吹遍了郸城大地,十九大精神在郸城的具体落实“两建三扶四评”举措唤醒了小刘庄村民。县政府办驻小刘庄第一书记左钦忠、小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祖学、老党员刘祖祥……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先从陈年垃圾清理开始,一改村庄面貌。左钦忠抬楼板脚板被砸骨折,仍坚守在一线;老党员刘祖祥是书法爱好者,他义务把村里沿街墙体写满了乡村振兴标语;80岁的刘祖栋、81岁的朱玉娥老人还主动参与到门前道路的清洁工作,把自家院子里的花木种到了门前绿化带……1196名群众齐动手,小刘庄很快变得干净了。乡里的垃圾清运车一天一趟,村里的保洁员不间断保洁,群众自觉性越来越高,再加上村内坑塘深挖、蓄水、养鱼,道路两侧绿化、美化、亮化,小刘庄实现了完美蝶变。
汲冢镇邢营行政村贾庄村“六改一增”“六村共建”工作目前正忙得不亦乐乎。“俺村一天一个样,你看这路边栽的绿化树都长起来了,大街小巷全都修了水泥路,自来水就是方便,家家户户的水冲厕所建成了,你看,俺村就在郸淮一级公路边上,这和城市有啥区别?”村民张永田正邀请几个邻居帮自己改厨、改厕,汲冢镇副镇长王英、邢营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宋明华也在现场帮忙指导,看到记者采访,张永田满心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我乡的袁张桥行政村曾经基层组织软弱,村容村貌脏乱差,我们通过建强基层组织,由基层党员和群众推选一名30多岁的退伍兵任党支部书记,党员群众凝聚力显著增强,新一届村委班子一号召,全村群众总动员,仅仅半年时间,袁张桥村内的垃圾坑变成了鱼塘,废林地变成了崭新的村级文化活动场所,条条街道、家家户户都干净整洁了,之前的落后村摇身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李楼乡党委书记任胜利带着记者来到了袁张桥行政村,一路走一路当着导游,任胜利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行走在郸城大地,一个个乡村如画美。汲水乡的押岭村、石槽镇的张寨村、秋渠乡的李堂村、宜路镇的岳庄村、东风乡的尹寨村、钱店镇的梁吴村、城郊级的屈庄村、胡集乡的三红村……一座座房,错落有致;一户户窗,干净明亮;一条条路,平坦宽阔;一池池水,碧波荡漾;一片片田,正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