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沈丘县付井镇:以“六村共建”引领乡村振兴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日报 2018-08-30 09:06:10 
分享到

记者 韦伟 通讯员 王佳佳

统筹推进文明村、平安村、卫生村、产业富民村、美丽宜居村、党建示范村“六村共建”,是周口市结合实际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载体。以“六村共建”引领乡村振兴,沈丘县付井镇突出一个总目标,稳步推进乡村建设。

党建引领 稳定发展

为适应党建工作新形势、新常态,付井镇各行政村党组织坚持开展“两学一做”。通过“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实绩”,让每个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作用。

群众信任、支持,干部干事才有底气。在付井镇,“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高湖村党支部坚持“四议两公开”,定期召开党支部会、支委会、党小组会,保证村务公开透明,并全程接受群众监督。群众信服支持,村子发展向上向好。

抓党建促脱贫,付井镇不断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明确党员结对帮扶的目标和任务。同时坚持用人导向,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选人用人,调动基层干部参与脱贫攻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产业兴旺 生活富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核心,最终要落脚到群众生活富裕上。

培育项目、整合资源,产业扶贫促增收;担保贷款、贴息贷款,金融扶贫补足群众脱贫底气;转移就业、就地就业、安排公益岗位,帮贫困户固定增收;光伏带贫、基地带贫、企业带贫,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付井镇总结多年扶贫工作经验,精准把脉,理性探索。

2017年,新建扶贫车间两个,投入使用后,接纳贫困户转移就业100多人,户均年增收达15000元;通过劳务输出及中介介绍,转移就业180人;开发增设公益性岗位25名,保障贫困户稳定增收。

对那些缺乏劳动能力、难以自我发展的贫困户,付井镇推进光伏兜底带贫,15座光伏发电站,带动贫困户228户;推进基地带贫,带动贫困户334户;推进金融带贫,采取“企业贷款、政府贴息、农户收益”模式,带动100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根基。

2017年,付井镇新建村室17个、文化广场8处、标准化卫生室32所,新修道路11条,长21公里。31个行政村,村村通宽带,添置健身器材96套;农村生产用电、生活用电实现全覆盖。

“不让一户贫困户在危房里奔小康”,付井镇严格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和“六改一增”项目。2017年,全镇危房改造231户,投资301.34万元,“六改一增”项目完成435户,投资预算174万元。

生态宜居稳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也在持续前行。

通过组织风趣幽默的曲艺、小品等文艺会演,开展“最美村民”“好婆婆”“好媳妇”评选及推进文明礼仪、传统美德、民风民俗、惠民政策文化墙建设等活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

治理有效 全面创新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付井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社会矛盾化解体系,做到逐点、逐线、逐片落实巡防力量,防范案件发生。

“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算”。在付井镇杨庄村,每天晚上都会有这样一支队伍,四五个人为一组,手臂上戴着印有“治安巡逻”字样的红袖标,走遍村里的各个角落,开展安全排查工作。他们是镇村组织的夜巡队伍,更是老百姓口中的“安全卫士”。

付井镇通过治安巡逻、共创“平安家庭”、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严打整治“百日会战”等多元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封堵社会管控漏洞,整治社会突出问题,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努力实现全镇社会稳定、治安平稳、秩序良好。

同时,通过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月、消防安全宣传等活动,增强群众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综治工作的积极性。

“我们将深入开展‘六村共建’,推进农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庭院美’向‘村庄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转变,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该镇党委书记周德志说。


[ 责任编辑:王松涛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