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王集:拉长产业链 兴农促脱贫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中华龙都网 2018-10-09 09:02:18 
分享到

本报讯 (记者 马治卫 通讯员 刘楷先) 农产品附加值低,卖不上价,一直是制约农民增收、农村产业发展的关键。太康县王集乡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附加值最大化,促进了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助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一个乡竟然建有创业园区!记者日前专程到王集乡采访,看到的景象令人眼前一亮。“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沉寂的土地。伴随着王集乡经济转型的铿锵脚步,这里发生了‘破茧化蝶’的巨变。在县委、县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通过乡党委、乡政府的不懈努力,这里建成了全县唯一的乡级创业园区。园区立足农业发展实际,围绕‘农’字做文章,‘土产品’做出了大产业。”王集乡党委书记程耀海告诉记者。

记者走进位于创业园区一角的银河盛脱水食品有限公司,看到各式各样的蔬菜加工设备正在不停运转。“黄瓜、莴笋、松花菜、黄花菜、萝卜、土豆、茄子,凡是市场上有的蔬菜,在这里都能加工。这些蔬菜通过脱水、烘干等技术处理,再进行包装,等春节前后上市,销往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这样既解决了蔬菜丰收时销售难、储藏难等问题,又规避了菜农种菜的风险。”公司负责人刘前进说,“目前,公司一天可加工20吨蔬菜,由于本地蔬菜满足不了加工需求,只能到商丘、开封等地购买。蔬菜经过加工后错峰销售,价格可以提升几倍甚至十几倍。”在乡党委、乡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目前该公司自营500亩蔬菜基地,并与15家蔬菜种植合作社进行深度合作,有效推动了产销一体化发展。

与银河盛蔬菜脱水公司毗邻的太康县飞翔食品有限公司也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主要加工花生等农产品。这些农产品经过油炸、配料、包装等技术处理,生产出“酒君花生”系列产品批量销售到浙江义乌,再通过义乌国际商贸城转卖到辽宁、吉林、黑龙江、重庆、广州等地。公司经理程守强本着靠质量求生存,靠信誉求发展,靠品牌拓市场的经营理念,及时注册了商标,同时采取公司+企业+农户的形式,充分调动周边农户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为助力脱贫攻坚,公司优先安排贫困群众务工,企业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位于王集乡葛岗行政村的“河南恒和”是一家生产环保板材和装修材料的企业,该企业最大的特点是把回收的农作物秸秆经过深加工变成各具特色的装修材料。老板冯光辉学问不高能力超强,他早年外出打工接触到装修材料行业,靠实干积累了第一桶金后,很快在浙江金华办起了加工厂。为助力家乡发展,他回村设立了分厂。目前,“河南恒和”的每台机器每天可“吃”3吨秸秆,秸秆粉与其他原料合成生产出的WPS板,环保、耐用、美观,畅销欧美市场。“面对秸秆焚烧这个难题,‘堵’绝不是长久之计,‘河南恒和’落户王集后,过去没人要的秸秆现在成了宝,全面提高了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的层次和水平。”乡长应建辉对此赞赏有加,表示将继续支持该企业扩大生产。

在王集乡,拉长农业产业链向农产品精深加工要效益,已经成为各界共识。王集乡徐庄村的李理想,古法腌制的“豫林多”鸭蛋以油而不咸、好吃好看叫响河南市场,产品销到丹尼斯、世纪华联等大型超市。为从源头严把产品质量关,李理想还在商水、西华、淮阳等县建起土鸭养殖基地。“豫林多、健康多!农家土鸭蛋具有绿色、环保等优点,经过包装和品牌推广后,‘身价’飙涨。”谈及发展前景李理想信心满怀。

“位于王集农业园区的新达公司占地90余亩,以种植蘑菇、花卉等高端农产品为主,已进入市场开发阶段。以牧原集团第十四分厂无公害肥料为依托,建立的4000亩循环农业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中。”程耀海表示,“王集乡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立足长远,围绕农业产业化做文章,不动摇、不摇摆,必将促进全乡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 责任编辑:翟迪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