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徐松 通讯员 刘学勇 宋健
10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了《全国多地积极探索将监察职能向乡镇、村居延伸 打通监察全覆盖“最后一公里”》的文章,文中专门提到郸城县探索向乡镇派出监察员的有效做法。郸城县作为全面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和“神经末梢”,事关改革成效和群众满意度。基层公权力谁来监察、监察什么、如何监察?这个问题很是敏感。记者走访调查发现,该县监察体制改革政策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在县直单位、乡镇和行政村三个层面派驻监察机构和监察员,将监察监督延伸到群众“触手可及”的地方,打通监察全覆盖在基层的“最后一米”,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察监督网,取得了积极成效。
“郸城县在完成县级监察体制改革后,及早动手、统筹谋划、务实运作,以强的担当、探的勇气、实的作风,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派驻村级监察信息员、乡镇监察员和县直单位纪检监察组工作,有力推动了监察体制改革向基层延伸、往纵深发展。”郸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胡友涛说。
定好基调,推动力决定执行力
郸城县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监察体制改革的根本点来抓,县委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坚持做到领导优先、协调优先、推进优先“三个优先”,为改革工作定好基调、夯实基础。
领导优先。县委对派驻乡、村监察员和县直纪检监察组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县委书记罗文阁率队研究,多次指导,为监察体制改革、监察全覆盖顺利推进夯实了领导基础。
协调优先。在中央巡视组巡视河南以及国家机构改革人事冻结期间,县委旗帜鲜明将监察体制改革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放在优先位置,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克服人事冻结难题,统筹协调组织部门、编制部门优先研究监察体制改革事项,优先办理监督全覆盖事宜,为监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扫除了障碍、铺平了道路。
推进优先。各部门把推进改革工作放在优先位置。县委多次召开常委会听取汇报、研判难题、解决困难。县纪委在深入调研、统筹谋划的基础上,拿出初步具体方案,组织和编制部门协同解决工作难题。仅用40天时间,全县63个县直单位和部门成立15个派驻纪检监察组,61名乡镇监察员、523名村级监察信息员被任命。
建好机构,筑牢监察战斗堡垒
该县把科学合理设置派驻机构作为监察体制改革的支撑点来抓,坚持“三个科学”建好机构、理清关系,建强监察全覆盖战斗堡垒。
科学设立派驻纪检监察组。该县撤销了35家县级党和国家机关(含事业单位)内设纪检监察机构,其编制和领导职数全部划转,由县纪委监委统筹调剂使用。按照职能相近、便于管理的原则,该县设置了15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并做到机构、人员、设备、制度、培训、经费、履职等“七个到位”,实现了对全县63个县直单位和机关部门的监察全覆盖。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由县纪委监委直接领导、统一管理。在派驻纪检组减少、监督单位增多的“一减一增”中,该县实现了监察向中层拓展,强化了“探头”作用。
科学派驻乡、村监察员。该县深入贯彻监察体制改革精神,结合县域实际,经组织、人事部门商榷,任命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一名专职纪委委员为乡镇监察员,原则上在行政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中任命一名讲原则、能担当、有知识的村级监委委员为村级监察信息员,在不增加编制和职数的前提下推动监察向基层延伸,有效发挥“前哨”作用,实现对乡、村所有行使公权力人员的监察全覆盖。
科学理顺工作关系。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县直派驻机构由县纪委监委直接领导,与驻在部门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明确乡镇监察员在县监委和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村级监察信息员在乡镇纪委领导下开展工作,构建起职责清晰、权责明确、关系顺畅的工作关系。
建强队伍,岗清责明监察力强
按照对党忠诚、依法履职的工作要求,切实履行《监察法》赋予的监察职责,做到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监察干部队伍,是郸城县监察体制改革的关键支点。
该县纪委监委与县委组织部联合下发《郸城县监察体制改革选拔工作人员实施方案》,在选人用人上严格把好推荐关、把好考察关、把好任命关,着力打造专业化队伍,破解长期以来困扰乡镇纪检监察队伍“专岗不专人、专职不专业”和派驻机构“派驻不彻底、‘三转’不到位、履职无权威”的难题。7月18日,召开了郸城县派驻县直单位纪检监察组和乡、村监察员到岗动员大会,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村监察员以全新姿态到岗就职,标志着郸城县监察体制改革、派驻监督全覆盖开启了新的局面,更标志着全县63家县直机关单位、22个乡镇(办事处)、523个行政村,实现了监督全覆盖。
该县把定准责任作为派驻监督的立足点来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体制改革要求,制定下发了《选配村级监察信息员指导意见》、乡镇监察员和县直派驻机构《监督监察工作试行办法》等文件,实现派驻监督的监察职责、监察权限、监察对象的“三个明确”,做到派驻监督履职有据、执法有度、程序合规。派驻监督全覆盖完成后,乡、村监察对象6000多名,县直单位监察对象12000多名,实现了监察全覆盖、无死角。
打铁尚须自身硬,该县把加强监察队伍建设作为监察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坚持做到注重教育培训、注重日常监管、注重制度约束,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派驻监察队伍。
履职尽责,监察职能全面发挥
该县把监察职能充分发挥作为监察体制改革的落脚点,推动派驻乡、村监察员和县直纪检监察组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完善领导机制。建立完善乡镇监察“协作办案”工作机制,将全县23个乡镇重新划分为6个协作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任区长,实行统一领导、联合办案、交叉办案,力促乡镇监察员尽快进入角色。将原有的7名纪检组长明确为派驻纪检监察组临时负责人,空缺的7名组长由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临时兼任。采取班子成员“一拖二”的领导方式,7名班子成员在负责好本组日常工作的同时,协助指导另外7个组的派驻监督工作,确保既要人员到位,又要履职充分。
健全工作机制。出台派驻乡镇监察员、县直纪检监察组《监督调查工作办法》,在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及监督管理等环节进行规范,初步形成覆盖监督调查处置全流程的纪法衔接工作机制。
激发干事热情。制定下发县直单位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村监察员考核制度,严格考核原则、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实行日常督查、半年考核、年终总结,调动派驻监察干部参与日常监督、审查调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扶贫和工程领域专项治理等工作的热情,汇聚起反腐倡廉的强大合力。3个月来,乡镇监察员和县直纪检监察组谈话函询122人次,审查调查案件97起,查结案件86起,党纪政务处分93人,村级检察信息员报告线索126件次,监察全覆盖工作成效初显,有力推动了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蓝图已绘,再启征程。胡友涛表示,郸城县将进一步强化担当、守正创新,统筹谋划、务实推进,从加强政治学习、锤炼业务技能、细化配套制度等方面深调研、解难题、谋突破,推动监察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监察体制改革高质量推进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