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韦伟 通讯员 王佳佳
在沈丘县,有这样一所中学:
宿舍住满了,但秩序井然;
食堂热闹了,却稳而不乱;
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开设了第二课堂;
学生健康奋进,中招成绩连续七年蝉联全乡第一;
在城里学校普遍大班额的情况下,石槽集乡二中的学生急剧上升至五百多人,一度名声鹊起。
校长杜霞也毕业于此校,站上讲台那年,她只有20岁。
生于此,长于此,面对父老乡亲期盼的眼神,杜霞郑重许下承诺:“收下孩子,就会教好他、改变他、培养他成才。”
她爱教学,获得过很多荣誉;爱学校,以校为家;她爱孩子们,既有慈母般的爱怜,更有循循善诱、悉心教导的耐心。在这所学校教学20年,杜霞已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有了深厚的感情。
带着这份感情,她走遍了通往学生家的每一条路。
“旧衣服、旧课本……大家都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发现不少学生家庭条件困难,她便带头成立爱心基金会“到处化缘”,还四处联络,尽可能的为困难学生申请政府补贴和社会援助。
当上校长后,杜霞比以往更忙了。
每天早上5点半,她准时出现在教室走廊,巡视每一间教室早自习情况;每天晚上,寝室熄灯前,她会走进每一间女生宿舍,催促学生们早睡。
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学校的控辍保学、教育质量、卫生工作、安全管理等都实行了包保制度,真正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就得先做到!”这是杜霞一直秉承的理念,她要求自己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每一个承诺都如约兑现。
为了节约时间,杜霞还把儿子从县城小学转到村小学。在县城工作的爱人,下了班也来到学校,顾好家务事和孩子学习,一家人就在学校里安了家。
有了爱人的支持,杜霞把更多的爱和精力倾注在孩子们身上。
学校有不少学生是贫困生,有些还来自单亲家庭甚至是孤儿,为了给他们足够的信任感和自信心,“摸摸头”“给拥抱”“微微笑”等“小动作”便是杜霞教给老师们拉近师生距离的“法宝”。
有的学生成绩好,却一心只讲学习,杜霞就鼓励他们去第二课堂选修兴趣课,拓展视野,学会交流;有的学生成绩不好,还爱调皮捣蛋,杜霞就多发掘他们的优点,鼓励提升,绝不言弃。
德智体美劳,杜霞把这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成长……
言必行,行必果。扎根乡村中学二十年,杜霞用实际行动坚守着当初的诺言。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