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徐松 通讯员 李胜男
深冬,-4℃的寒潮突袭豫东大地。郸城,正乘着改革开放40周年的春风,萌发新的希望。十年,郸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成了3次华丽转身。如今,高新区聚集龙头企业乘风劲舞,助推郸城高质量发展。
慕名一沓国家级、省级荣誉,记者来到郸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访其中的含金量。
窗外寒气袭人,高新区4楼会议室却热火朝天,讨论声不绝于耳,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闪烁着亮光。高新区主任孙怀远正带领众企业举办郸城专利导航试验区高价值专利培训会,这是今年第四次对园区内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培训。
郸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2008年一路走来,从工业区到产业集聚区再到去年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一路高歌,奋勇争先。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全省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省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河南省特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河南省商标示范基地,河南科普示范基地,并荣获全省最具竞争力产业集群金星奖、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5周年——5A级最佳投资服务金星奖。
一个个烫金的荣誉,饱含着郸城人的无数心血和汗水,见证着郸城人的努力和奋进。
近年来,郸城高新区严格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定部署,充分发挥全县经济转型升级桥头堡的先锋作用,按照“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狠抓经济运行和服务企业,促进主导产业迅速积聚、综合实力的进位升级,成为县域经济增长极、科技创新示范区。2018年预计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亿元,工业增加值46亿元,从业人员4.63万人,固定资产投资75.3亿元。
良好的发展环境离不开扎实的基础设施,通过不断努力,园区内已建成“三纵十横”路网75公里,2座大型污水处理厂,每小时生产300吨工业用气的供热设施,98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友谊医院,安民小区,益民社区,职工公寓,科技人才之家,6600平方米的行政服务大厅及配套设施,为企业提供着各项服务的基础,综合承载能力日臻完善。
高新区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与科技招商双轮驱动,积极发展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已形成引领和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在食品加工领域,坚持做大做强乳酸和糖业两大优势产业,发挥金丹乳业、银海油脂、广利发食品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形成多种类、全方位、立体式的农业食品加工产业链条。在生物制药领域,瞄准中药制药和化学制药方向,培育出康鑫、人福、巨鑫等特色医药品牌。食品、医药两个百亿元产业群茁壮成长。
截至目前,高新区入驻企业106家,规模以上企业56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上市企业1家,河南省民营百高百强企业2家,全国知识产权优势试点企业1家,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试点企业4家,企业实力逐年增强,产业集聚逐步壮大。
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围绕产业创新需求,高新区加快集聚创新创业资源,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完善创业孵化链条,初步构建创新创业体系。建成国家级研发中心7个、省级研发中心30个、国家级重点检测实验室2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1个、省级知识产权实验区1个、院士科研工作站2个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先后承担国家级、省级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5项、省重大科技专项5项,荣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32项。完善的科研平台为创新创业与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扬帆新征程,全力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郸城县正在以郸城高新区为核心区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现代加工业与市场信息交流的示范区、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先行区、中原地区乡村振兴贯彻落地的典范区。
郸城,智圣王禅故里,老子炼丹之地,地处河南最东,总能借得春风早。郸城县委、县政府正带领高新区乘着改革开放40周年的春风,在新时代竞逐风云,以高质量党建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描绘出郸城浓墨重彩的一笔。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