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周口日报
2019-01-11
记者 韦伟 通讯员 王佳佳
“小三轮载着猪肉鸡蛋,大房子撑起欢乐一家”。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乡村巨变。为让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沈丘县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沈丘以“六村共建”引领乡村振兴,建设文明村、平安村、卫生村、产业富民村、美丽宜居村、党建示范村。在577个行政村(社区)中,沈丘先期选出101个村作为示范村,以点带面、连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群,推动“六村共建”整体推进、整体提升。在沈丘10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蓝图已绘就,今年是行动计划的第二年。
党建引领 基础提升
在付井镇赵口村,赵成杰任村党支部书记书,一干就是20年。在十里八村,赵成杰是有名的村党支部书记,赵口村也是出了名的党建示范村。
在赵德营镇程寨村,村党支部书记李鹏和村主任常远,都是90后大学生。两个年轻的后生,种了艾草,建了牛场,准备一展宏图。
去年4月份,沈丘县进行村“两委”班子换届,全县共配备大专以上学历110人任村党支部书记,优秀创业成功人士53人返乡任职,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力和战斗力。
577个行政村(社区)党组织,带领群众稳步发展,基础设施也逐步得到改进提升。
目前,全县道路规模已达3306公里,实现了自然村全通公路;2018年,县财政投资4300万元,新建303处非贫困村文化广场,实现了村级文化广场全覆盖;投资6130万元,在22个乡镇(办事处)新建44座三类标准公厕,在行政村新建531座水冲式公厕;投入“明亮工程”资金510多万元,新安装路灯18000多盏;利用国开行贷款1.3亿元,购置3万个垃圾桶、22辆25吨垃圾运输车、104辆挂桶式垃圾运输车、3100辆电动垃圾收集车,“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转运机制初步形成;计划投资4.4亿元建设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已完成选址,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沈丘县还把农村绿化纳入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规划5.69万亩,总投资6.17亿元,其中2019年计划建设1.1万亩,投资1.1亿元。
产业兴旺 生活富裕
“今天,说啥都得报上名,再晚俺也等!”在刘庄店镇郭营行政村扶贫车间招聘会现场,卢娜娜不再纠结了。
以前好姐妹劝她来上班,她还不肯。眼看人家工作不到3个月,就赚了近万元,她很“眼馋”。就连自家的大娘都快60岁了,在厂里剪线头一月还能挣1800元。听说有招聘会,她再也坐不住了。
距离郭营村不远的刘楼村,大学生李永涛返乡创业,建起了种植基地。他流转223亩土地,种植核桃套种中药,带动80人学技术、增收致富。
在沈丘,像这样建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基地)共有159个,带动11000人就业,其中贫困群众2400人,人均月工资达到3000元,带动了农村产业发展和村民就业增收。
新安集镇王堂行政村的李俊连,靠着30亩药材地脱了贫;莲池镇胡庄村村民秦安邦想学酿酒技术,第一书记韩凤才多次陪他到周口考察,反复论证预期风险和利润,并鼓励其留在周口一家酒厂学技术。很快,秦安邦的酿酒厂正式开业。
在沈丘农村,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抓好产业“牛鼻子”,引来增收“活水”,沈丘县还把“六村共建”项目纳入涉农整合资金项目库,2019年用于农村特色种植、养殖的村集体经济项目1.5亿元、农村林业绿化项目2400万元、贫困人员户厕改造项目2170万元、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公厕改造项目2122万元、农村坑塘环境改造项目3398万元,生态护林员补助项目274万元,合计2.54亿元,占全部整合资金的60%以上,有效解决了“六村共建”资金短缺、瓶颈制约问题。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根基。
两年克难攻坚,新安集镇下溜村7.5公里长的烂泥路,变成了通畅的水泥路;2000余平方米的臭水沟,变成了造价130万元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河水清了,环境好了,一座座小楼拔地而起。距离下溜村40公里之外的付井镇杨庄村,则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和丰富文化惠民活动,荣获了市文明村称号……
下溜村和杨庄村的变迁,只是沈丘县推进农村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的一个缩影。
去年12月初,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按照“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的标准,沈丘县先后动员干部群众15万人次,出动挖掘机1100台次、车辆4500辆次,已清运陈年积存垃圾22500吨。同时,加大坑塘和沟渠治理力度,进行清淤、绿化、亮化、硬化,因地制宜,种植莲藕、菱角、蒲苇等水生植物,建设水上观景平台、水上长廊,打造生态水系。
2019年,沈丘县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计划造林1.1万亩,以沈郸快速通道、宁洛高速和东外环总长50公里廊道为重点,两侧各绿化100米,目前已完成5000亩。大力开展四旁绿化、村庄绿化、庭院绿化,投入2400万元,对101个示范村的道路、沟渠、坑塘及村内空地废地进行多层次、高标准绿化美化,已建设游园或休闲绿地200个,栽植景观树种120万株,“一年四季景不同”的乡村绿化美化效果初步显现。
生态宜居稳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也在持续前行。
沈丘县以“一约五会”为载体,积极开展“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脱贫致富之星”“十星级文明户”“孝老敬亲模范”“卫生光荣户”等先进人物评选表彰活动;组织实施印发一份家风家训宣传页、推出一台移风易俗戏曲、评选一批文明乡贤、培育一批文明监督员、设置一批彩绘文化墙为主要内容的乡风文明提升“五个一”工程;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建设,101个示范村全部建立“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站”和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招募文明实践志愿者6700余名,开展活动8000多场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
治理有效 全面创新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在新安集镇,每天晚上都会有这样一群人,四五个一组,手臂上戴着印有“治安巡逻”字样的红袖标,活跃在村里的各个角落,开展安全排查工作。他们是镇、村组织的夜巡队伍,更是老百姓口中的“安全卫士”。
“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算”,为了满足广大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沈丘县强化多元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通过开展烟花爆竹集中整治和禁放、治安保险联动、共创“平安家庭”、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严打整治“百日会战”等活动,有效封堵社会管控漏洞,整治社会突出问题,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努力实现全县社会稳定、治安平稳、秩序良好。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全县突出人性化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推行社会管理网格化监管工作,构建了以镇、村、网格为单位的三级管理网络体系,把乡镇分为若干个网格,并对每个网格实行动态管理,构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模式。
同时,大力推行“天眼工程”“雪亮工程”,实现村级视频监控的全覆盖,切实为辖区居民的安居乐业保驾护航。通过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月、反邪教警示教育、消防安全宣传等活动,增强了群众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综治工作的积极性。
从脱贫到“六村共建”,沈丘日新月异。如今,再次行走乡间,目之所及,水泥路联村到户,房舍窗明几净,树绿花红;文化广场上,老人闲坐聊天,孩童嬉戏耍闹,群众的幸福感日益提升。
[责任编辑:刘艳霞]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