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周口日报
2019-07-12
记者 侯俊豫 通讯员 施修兴
在被誉为“天下第一陵”的太昊陵景区里,有这么一个人,他不只守陵,同时还担负着陵区内数百株古树名木的科学管护、地面绿化,以及对独秀园的管理等工作。这个人叫黄新义,现为太昊陵管理处园林绿化科科长。
2007年以来,黄新义带领团队把传统的造型修剪技艺和现代园林艺术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成功打造了重檐四角凉亭、长廊、龙墙等植物艺术造型。他主持打造的重檐四角松柏造型凉亭,于2014年获省科协科学技术普及成果二等奖。
学习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园林绿化和植物艺术造型更是如此。黄新义原本只是一名办公室文员,既不懂技术,也不懂管理。到园林绿化科工作后,他迎难而上,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工作在第一线、实践在第一线,认真阅读《园林植物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栽培技术》《树木整形修剪技术》《混配农药使用》等书籍,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树木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为传承、发展造型修剪技艺打下了基础。
大胆创新,成功尝试大树造型。黄新义深知,一个完整的造型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若用大树来进行造型可缩短成型时间,提高一次性成型率,以前也有人尝试过但没有成功。于是,黄新义和他的团队一起总结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制订方案。最终,黄新义成功打造出高度在十米以上的重檐四角松柏造型凉亭,所用松柏树龄都在40年以上,一次性成型率达70%,大大缩短成型时间,首创大树造型先例。
短短几年时间,黄新义和他的团队先后完成了4个双层亭子、3个六角亭、30米松柏长廊、200米松柏龙墙、2个松柏楼牌坊、80米法桐绿廊的造型工作,积累了大树移植造型及后期管理经验,为加快松柏造型发展贡献了力量。
2018年,松柏造型剪枝技艺申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新义、袁芳静、于天振、王绿梅、任全生、张勇等人成为松柏造型剪枝技艺的重要传承人。
革新手法,造型成型率大幅提升。松柏造型传统手法分为育苗、嫁接、揉编、雏形、成型五个阶段,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才能完成一件作品。黄新义和他的团队反复研究,总结前人的经验,提出移植成品树做造型的想法,即需要做什么造型,就去市场上购买合适的树做造型。经过多次技术攻关,黄新义终于克服了移植和制作造型后树木死亡率高的难题。黄新义总结出的经验是:合理利用成品树丰满的枝叶,多留少去,左枝用右边,右枝用左边,前枝用后边,后枝用前边,经过构思设计、绑扎整形、修剪成型三个步骤,一次成型。
以老带新,传承百年造型技艺。松柏造型的制作是一项又脏又累的活,高空作业存在安全风险,树上的灰尘对呼吸道有害,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给造型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困难。于是,黄新义定期举办造型制作观摩会,组织年轻人前来学习交流,培养他们对园林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引导一部分人自愿学习松柏造型修剪技术。在完成300多棵造型及陵区800棵树木修剪工作的基础上,黄新义培养出了张勇、齐森森、张乾坤等十几名技术骨干,使松柏造型剪枝技艺后继有人。同时,他利用松柏造型公园是科普教育基地的优势,组织周口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淮阳中学、淮阳一中等学校的学生前来观摩,开展科普教育和研学实践教育,让他们拿起剪刀体会乐趣,感受树木造型修剪的魅力。
规范管理,陵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黄新义在园林绿化科工作十余年,爱学习、善思考,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经常为陵区绿化、古树名木保护、园区改造献计献策。他主持设计改造了樱花园、玉兰园、海棠园、八卦园等多个造型园区。针对古树名木保护、造型,他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多家科研单位合作,制订了《名木名树复壮方案》《造型养护方案》《古树复壮方案》等6个管护方案。
同事这样评价黄新义,说他干起活来像拼命三郎,琢磨起新造型来不分白天黑夜。如今,太昊陵的一草一木已在他心里生了根、发了芽,黄新义也越来越热爱自己的事业。
[责任编辑:王松涛]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