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周口客户端
2019-08-20
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记者 马治卫 通讯员 王青俊 高一麟
初秋的太康,空气里泛着凉意。位于太康县朱口镇崔古洞行政村徐庄居村联养点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包围着。院内,一个身影微正笑着给老人们嘘寒问暖,这就是大家口中的冯锦霞。
冯锦霞是该居村联养点负责人,此前干过预制板厂,但因丈夫一次车祸去世,板厂一度面临倒闭。不过,在村民的帮助下,她靠着村民为其筹集的1万元资金,最终将生意做了起来。
为回报村民,冯锦霞给村里9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村民无论谁家有事,她都积极相助。如今,她又投资百万建起了徐庄居村联养点,让周边50多名孤寡老人到此居住,安度晚年。“以前村民对俺有恩,俺不能忘本,一定得多行善事。”冯锦霞言语不多,谈到自己回报村民一事,才打开了话匣子。
打击:企业刚起步丈夫就遭车祸身亡
“以前,给别人送楼板时都是我们俩一起去,无论啥事他都让着我。”19年过去了,一回忆起丈夫朱志伟对自己的好,冯锦霞依然记忆犹新。
1992年,经人介绍,冯锦霞与朱口镇崔古洞徐庄村的朱志伟结婚。婚后,二人相敬如宾,先后育了3个子女。孩子乖巧,丈夫体贴,冯锦霞感到很快乐。
1996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村开始大兴土木。此时,头脑灵活的冯锦霞瞅准了商机,和丈夫商量后,在村里干起了一个预制板厂。他们靠着良好的口碑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楼板厂逐渐红火了起来。冯锦霞和丈夫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们准备再大干一场时,噩运却悄悄降临到朱志伟头上。1999年4月14日晚11时许,朱志伟外出送货归来,不慎与一辆货车相撞,肇事车逃逸。朱志伟在医院抢救10多天后,最终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撒手人寰。
回忆:冯锦霞和丈夫曾是村里出了名的好人
冯锦霞的预制板厂位于徐庄村西南角。
8月20日,青翠欲滴的玉米棵上已长出10多公分长的棒子,生长茂盛的大豆,伴着微风摇曳,偶尔从一旁的敬老院里还会传出阵阵笑声。
在村民的记忆里,冯锦霞一家老实本分,居住几十年从没跟谁拌过嘴,她和丈夫朱志伟还是村庄里出了名的好人。
村民刘信腿有残疾,和母亲相依为命。为补贴家用,他想购买一辆摩托三轮车跑客运。但由于手里没钱,想法一直未能实现。1996年3月份,冯锦霞了解情况后,当即给他送来2000元钱。
1996年,预制板厂开业后,冯锦霞每天和丈夫用四轮车给别人送楼板,一天能挣百儿八十块钱。而碰到同村村民中有使用楼板的,他们只要成本价,从来不赚取一分钱。
村民朱军伟和朱卫星回忆,22年前,当时电器还未普及,他们经常到朱口镇某面粉厂看电视。一天,他们看着看着电视机突然爆炸了,2人被炸伤。冯锦霞和丈夫听说后,第一时间为他们送去了4万多元钱医疗费。随后治疗中,2人因缺钱又面临停药治疗,冯锦霞和丈夫听说,没有丝毫犹豫,当即给他们送去了4万多元医疗费。由于资金跟得上,2人治疗效果较好,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也正是这样的点滴之情,让冯锦霞和村民们相处融洽,甚至成了亲人。邻居们都自豪地说:“像我们这样亲的街坊,现在不好找啦。”
感动:回报村民援助,她建敬老院为老人献爱心
花光了所有积蓄,也没能挽回丈夫的生命,看着3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冯锦霞陷入痛苦的阴影中不能自拔。其生意也一落千丈,面临倒闭。此时,村民看在眼里,自发为其筹集资金,帮她重新把生意干起来。
随后,10多名好心村民,你1000元、他500元、我1000元的为冯锦霞筹集了1万元钱。“锦霞,这些钱先拿着,不够了,我们在给你筹。”当时,一村民把钱塞给冯锦霞时说。
冯锦霞不负众望。最后,靠着这1万元钱,她把预制板厂重新干了起来。
生意起色后,冯锦霞开始汇报村民。她为村里6名9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助。村民无论谁家有事,她只要知道,都会积极伸手相助,少的几百元,多的数万元。她从不让村民打借条,不向村民催要。
2006年7月份,邻居朱子良的两个孩子考上大学,上万元的学费难倒了一家人。就在一家人为此一筹莫展时,冯锦霞为朱子良送去了1万元钱。“先给孩子交上学费,不够了,我回头再给孩子拿。”把钱塞给朱子良,冯锦霞微笑着对他说。
看到村里孤寡老人生活质量较差,2018年,冯锦霞响应国家号召,投资百万建起徐庄居村联养点。她把周边56个孤寡老人全部接到了敬老院,每天给老人们洗澡、洗脚、剪指甲、按摩......老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冯锦霞的心情更加舒畅了。如今,在居村联养点,一提起冯锦霞,老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金霞就是我们的亲闺女,她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人啊!”
20日午饭过后,老人们陆续来到活动室,随着音乐响起,大家纷纷舞起了身姿,唱歌、跳舞......虽然没有专业演员的标准,但大家相互欣赏着却乐此不彼。
[责任编辑:金月全]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