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汴岗镇:“3511”“三校合一”架起党群连心桥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19-08-26

□记者 谢永静

近日,扶沟县汴岗镇汴岗村村民李文超的心情着实不错,眼瞅着自家的新房虽一波三折但终于盖好了,对记者连连夸赞镇党委书记高杰:“要不是高书记帮着调解纠纷,这房子不知道啥时候才能盖成呢。”

李文超因盖房和邻居起了争执,房子盖了一半只能停工,急得火烧火燎地找到村委会帮着调解,但一直无果。事情正僵着时,适逢高杰到该村检查指导工作。听李文超说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高杰立即会同信访、司法人员把双方叫到一起,面对面商讨解决办法。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汴岗村村委会主任李发青由衷地说:“镇里实行‘3511’工作机制后,镇干部到村里开展工作,真是提高了效率,方便了群众!”

所谓“3511”,是汴岗镇党委、镇政府于今年5月份推行的一种工作机制,即周三下村工作,周五固定学习,一月集中学习,一月汇报工作,并与“三校合一”(基层党校、夜校、技校)深度融合,强化党员群众教育培训,助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切实改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干部只要多跑路,群众就会少跑腿。”在高杰的示范带动下,镇脱贫攻坚责任组长、包村干部每周三到各村开展工作,除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外,还要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稳定、污染源防治、改善人居环境等具体工作。工作干得咋样?除要记好工作日志外,每月集中汇报一次。“大家逐一实打实地汇报,如果工作空了虚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只有平时好好干,汇报时才有成绩可说。”一位镇政府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该镇还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实行党校、夜校、技校“三校合一”,着力强化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教育培训。每周五上午,镇机关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每月最后一个周五,镇机关干部和全体村干部,均要到镇政府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同时,各村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对广大群众开展种植、养殖实用技能培训。

“以前是群众有事找干部,现在是干部主动到群众身边解决问题。”强陵岗村老党员梁山东说,自实行“3511”工作制后,镇村两级干部工作作风改变了很多,老百姓办事也方便快捷了,大家都很满意。

一边转作风,一边强素质。汴岗镇以“三校合一”为平台,形成以基层党校、农业技校、农民夜校为一体的多元化农民素质培训机制,对镇村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贫困群众等进行定期培训,使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坚定了贫困群众致富信心,激发了“三农”工作新动力。通过专家授课、自学、座谈交流等形式,汴岗镇的党员群众及时学习掌握党的政策方针、科学文化知识,接受新的发展理念,不断增强自我创新能力和自我“造血”功能,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日益壮大。

从贫困户到小康户,贡士庄村的潘红杰就是新型农民的典型代表。通过技能培训,他掌握了蔬菜种植技术,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帮扶下,建起了两座菜棚,年收入10万元以上,不仅顺利脱贫摘帽,而且盖了房买了车,实现了致富梦。

“3511”和“三校合一”成效如何?有这样一组数字可以佐证:自今年5月份以来,汴岗镇领导班子、包村干部共化解家庭矛盾、土地纠纷、邻里纠纷等56件,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组织全镇党员干部理论培训3次,培训人员600多人,各行政村积极开展党员活动培训8次,共召集2400多人集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观看远程教育片,组织技术人员6次到各村村室、田间地头、蔬菜园区对1200多人进行实用技能指导。通过培训指导,蔬菜亩增效益2000多元。

“‘3511’工作机制和‘三校合一’深度融合,切实改变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深化了脱贫攻坚帮扶机制。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和新型农民技能培训的大力推进,全面提升了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了群众收入水平,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高杰说。①2

[责任编辑:牛勇威]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