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周口晚报
2019-09-12
(接上期)
可以说剧场里随着这段旋律的起伏进展,伴着这段唱腔的跌宕延伸,观众席上掌声一阵又一阵,不断响起,掌声、音乐声,伴随着观众的抽泣声,那场景实是在感人至深,这既表达了观众对申凤梅思想境界和崇高人格的充分赞许,也表达了观众对申小梅演出艺术的充分肯定。
1998年9月,《申凤梅》剧目参加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获得银奖,申小梅获表演一等奖,剧目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申小梅过去虽然演过很多戏,但都是模仿和学习,她自己真正独立创作演出,饰演《申凤梅》中的申凤梅还是第一次。为此,申小梅在《申凤梅》中的创作和成功演出,既以实际表现确立了自己申派传人的地位,更让戏剧界和普通观众对她的位置给予了认可。
2002年,剧团决定排演团里的第八出诸葛亮戏《尽瘁祁山》。剧团之所以要排演这出戏,一是为了了却申凤梅生前想排此戏没有排成的愿望,二是为了进一步扶植申小梅成长,让她甩开老师的拐杖,用自己的力量去再塑诸葛亮这个艺术形象。该剧由戴英禄编写,剧中讲述晚年诸葛亮北伐曹魏,六出祁山,壮志未酬,病死于五丈原的故事。该剧导演为中国京剧院著名导演高牧坤,他在剧中设计了许多新的舞台动作。作曲则在戏中精心设计了许多新的唱腔。
剧中的诸葛亮当然交由申小梅饰演,这可给申小梅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这是因为,先前申凤梅传授给她的和她自己演出过的诸葛亮,都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高大形象,而《尽瘁祁山》剧中的诸葛亮,却是一位身在暮年、体弱多病、力不从心的悲剧形象。前后两个诸葛亮形象反差巨大,如何塑造好这后一个诸葛亮的形象,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横亘在了申小梅面前。为此,接到剧本,巨大的压力和焦虑使申小梅一连几天没能睡好觉。
申小梅当然没有退缩,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她一边翻阅大量的三国资料,一边请专家给她讲述诸葛亮兴复汉室的人生抱负,和星落五丈原的人生悲剧,终于使《尽瘁祁山》剧中的诸葛亮形象在她眼前鲜活了起来。
她觉得,要把《尽瘁祁山》剧中诸葛亮的形象演好,必须要抓住剧名中一个“尽”字去做文章,即晚年的诸葛亮虽感觉力不从心,但他却仍对政事尽力而为。他以多病之躯为汉室尽忠,为难以支撑的战事尽心,为扭转战局尽职,为血战沙场的将士们尽责。
为了抓住“尽”字演好晚年的诸葛亮,申小梅还对晚年的诸葛亮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解析。一是深入解析诸葛亮六出祁山讨伐司马懿的举动。晚年的诸葛亮作为一位久负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什么会在深知蜀魏力量悬殊,六出祁山是一场“不可为而为之”的、没有决胜把握的战争的情况下,仍然身先士卒,驰骋疆场?原因是为了先主的重托,同时也是为了表明自己一生兴复汉室的心愿。
解析至此,申小梅甚至联想到,以自己老师申凤梅的晚年去认识理解诸葛亮的晚年。比如,申凤梅到了晚年,明明知道自己的身体不行了,不能上舞台演戏了,但她却仍要上台演戏,谁也阻止不了。因为她对观众有感情,对戏有感情,对舞台有感情,对越调事业有感情。正如申凤梅自己说的:“为了给观众演好戏,我情愿累死在舞台上。”对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大而广之,又何尝不是像自己的老师这样!
二是晚年的诸葛亮已由中青年时期的“多智”,转而变得“多虑”。因此,为了征伐的胜利,他表现出了事必躬亲、诸事劳神,甚至“这也放心不下,那也放心不下”的忧虑状态。
三是幼主刘禅是一个蠢材,诸葛亮的晚年必然是以悲剧结局。四是晚年的诸葛亮已由心怀宏愿,走向了力保难以支撑的蜀汉江山的困局。尽管他难以支撑,但他却仍要“鞠躬尽瘁”,因此,他“尽瘁”的背后是悲壮,悲壮的背后是悲哀。这种悲哀既是诸葛亮个人的,又是历史的,所以是诸葛亮无法抗拒的。
由于申小梅对晚年诸葛亮解析到位,从而大大加深了她对诸葛亮晚年形象的认识和理解。心中有底表演不慌,她在《尽瘁祁山》剧中很好地塑造出了一个晚年诸葛亮的艺术形象。
与此同时,申小梅在该剧唱腔上也进行了突破,进行了创新。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做到了“固本求新”,既首先要唱出申派唱腔的神韵,又要唱出自己的特色。
比如,对于“相府”那场戏中的“光阴荏苒又一载”的唱段,她就用越调“流水”板式做基础,不仅揉入了昆曲唱腔的音乐成分,又采用了歌剧中二重唱的演唱方法。由此使得这段唱腔,在浓厚的越调韵味之中平添了几分高雅,不仅显得更加抒情,而且收到了更加动听的演唱效果。
2003年5月初,申小梅率领剧团带《尽瘁祁山》剧目晋京参加会演,角逐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结果首演即告成功,全场演出掌声多达36次。演出结束后,观众又一次次鼓掌,演员一次次谢幕,仅谢幕时间就长达20多分钟。第二天上午召开座谈会,专家们踊跃发言,对《尽瘁祁山》一剧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资深评论家郭汉城说:“诸葛亮演得非常成功,又是一个女须生,很有申凤梅的韵味,后来才知道她是申凤梅的徒弟。”全国剧协副主席薛若琳说:“演员的演唱很好,唱得高亢、浑厚,很有磁性,很得申凤梅的神韵。”还有专家说:“演诸葛亮的申小梅,是一个难得的女须生。”最后,大家对申小梅的一致评价是:在继承上有突破,在表演和唱腔上有创新。
申小梅他们这次晋京由于碰上了“非典”,所以演出仅进行了两场。但就是这两场,也在北京造成了不小的轰动,不少报纸都进行了报道。《中国包装报》以《喜看小梅演诸葛》为题,称“申派有传人,诸葛又活了”,并不惜版面,介绍了申小梅的成长过程。《北京晚报》则发表评论,说:“申小梅演绎的暮年诸葛亮形象,让戏迷们欣喜不已。因为大家不仅从她饰演的诸葛亮身上看到了越调大师申凤梅的影子,又看到了她的创新和发展。”
正因为演出成功,申小梅由此获得了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既是申小梅获得的第一朵“梅花”,也是河南省越调剧团和河南越调剧种获得的第一朵“梅花”。因此,它既是申小梅的荣誉,也是河南省越调剧团的荣誉,更是河南越调剧种的荣誉。就这样,申小梅以她创演的第一个诸葛亮戏,为河南省越调剧团增了光,也为河南越调剧种添了彩。
令人更为欣慰的是,申小梅在2003年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之后,荣誉并没有挡住她前进的脚步,她牢记老师申凤梅的遗愿,在继承和发展越调艺术的道路上,探索不息,追求不止,开始了新的越调精品剧目的打造。2006年,剧团又为申小梅量身订制了新编历史剧《老子》,让她饰演剧中的老子,第一次将老子这个历史文化名人的形象搬上越调舞台。
申小梅当然不负众望,她主演的《老子》这个剧目,在河南一经演出就夺得了多项大奖。2010年5月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演出,一举荣获“文华”大奖,申小梅荣获个人“文华优秀表演奖”。2013年1月,《老子》一剧被选入“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10月,该剧被拍摄成了戏曲电影艺术片。这是河南省越调剧团在1981年拍摄《智收姜维》戏曲电影艺术片之后,再一次创造的艺术辉煌。
为了继承发扬申凤梅的越调艺术,2018年申小梅又新排了她的第二出诸葛亮戏《临危受命》。该剧叙写刘备白帝托孤的故事,但在诸葛亮形象塑造上却追求突破和发展,即由以往注重表现诸葛亮的智谋,到剧中注重表现诸葛亮的境界与担当,注重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开掘,塑造了一个既有智有谋、有胆有识,又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崭新诸葛亮形象。该剧已于2018年6月在郑州上演,首演即获得了省会观众的一片赞誉。
因此,写到这里,我们完全可以充满信心地告慰九泉下的申凤梅大师:您的事业不仅后继有人,而且正在被发扬光大。您创造的艺术高峰虽然至今仍然无人能够超越,但从您的学生申小梅身上可以看出,后面更多的小凤梅、小小梅,是一定会使您开创的事业更上层楼,不会令您失望的!江山代有才人出,您是完全可以含笑于九泉的!
(完)
[责任编辑:李欣]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