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周口港区:砥砺奋进开创中原港城建设新局面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19-10-21

记者 宋风 文/图

省长陈润儿在周口中心港码头调研

市委书记刘继标陪同许家印考察周口中心港码头

市长丁福浩在周口临港粮食产业园开工奠基仪式上致辞

周口中心港集装箱货运开航仪式

港区党委书记孙红伟、管委会主任程若光检查项目建设

港区党委书记孙红伟在建筑工地了解安置房建设情况

港区管委会主任程若光到社区督导“创卫”工作

周口港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周口中心港码头掠影

金秋时节,周口中心港码头商贾云集,舟车如鳞。南来北往的大型运输车辆汇集于此装卸货物,码头一派繁忙景象。不久前,周口中心港码头相继开通了两条集装箱航线,迎来了首批集装箱外贸运输,中原腹地与长江、海洋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从周口中心港起航的货轮,正承载起千万周口人的海洋梦,走向世界。

近年来,周口借助拥有全省唯一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优势,以大力发展临港经济为突破口,推动我市由“黄土经济”向“蓝水经济”转型,打造“豫货出海口”。周口港区作为发展临港经济的主阵地,目前正在通过加快多式联运建设、完善临港产业布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得力举措,助推我市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砥砺奋进开创中原港城建设新局面。

发展临港经济 扩大对外开放

2017年4月,周口中心港码头4号5号港池开港运营,以年吞吐量350万吨的效能,一跃成为河南省最大的内河港口。

两个月后的周口市两会上,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指出,周口通江达海的水运优势突出,尤其是随着郑合高铁、周口港的运营和机场的投用,临港经济、临铁经济、临空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叠加效应;地处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是郑州至合肥发展轴的重要节点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可以说发展的机会更多、空间更大。

2017年12月,市政府出台《关于发展临港经济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紧紧抓住建设中原经济区和“一带一路”倡议重大机遇,积极服务和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以“公铁水”多式联运为基础,内河水运、临港产业、生态城市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周口临港经济新模式。

省委书记王国生在周口中心港调研时指出,周口要发挥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优势,认真谋划产业布局,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临港经济不仅是发展经济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开阔视野、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要以临港经济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省长陈润儿在全省百城建设提质现场会观摩周口中心港时指出,周口要抓好多极开发、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多元主体,通过联运和多元化、市场化发展之路,真正把周口的水运优势发挥出来;同时要减少水污染、维护好水生态,为周口港持续发展、更好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创造优良环境。

周口市委、市政府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及王国生书记、陈润儿省长等省领导的重要指示,提出要以思想的大解放提升周口开放新形象,以大力发展临港经济为突破口,把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对外开放的主平台和招商引资的主阵地。作为周口发展临港经济的桥头堡,周口港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临港经济论坛 绘就发展蓝图

2017年至2019年,周口市政府连续三年在郑州举办临港经济论坛,邀请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港口协会、河南省交通厅的官员学者,以及国内知名临港经济专家和上海海事大学、中国临港经济区、陆港产业(商贸)区、港口集团、港口企业、口岸办等港口行业的业界学界精英,为周口发展临港经济建言献策。

临港经济论坛的举办,不仅为周口发展临港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也在提升周口知名度、扩大招商引资等方面带来诸多外溢效应。三届临港经济论坛的成功举办,现场签约项目达85个,总投资额1219.48亿元,临港经济论坛已成为周口对外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通过举办临港经济论坛,周口中心港码头近三年以来,吸引600多批(次)与临港产业关联度高的大企业来港区投资考察,恒大集团、蓝城集团、葛洲坝集团、上汽集团、三一重工、卫华重工等国内顶尖的大型企业纷纷将目光聚焦到港区。其中,许多企业都与周口展开了不同形式的合作,为周口发展临港经济注入了无限活力。

招商引资 优化营商环境

为服务好招商引资项目,周口港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抓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搭建融资平台、引导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注重企业所需,通过更简化的审批、更有效的监管、更优质的服务,打造公平开放的营商环境。

目前,深圳凯旺电子、九远机械、合力冷轧、河南永汇环保设备等8个临港产业项目已投产运营;生态氧、装配式建筑、河南中药饮片等10多个临港产业项目正加速建设;河南水投集团、葛洲坝集团、中国水电基础局投资建设的港口码头及综合物流园区PPP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工程,蓝城养老特色小镇和安途物流京东分拨中心等11个项目正在加速建设;其余签约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临港经济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河南省示范物流园区”建设初见成效。

根据发展规划,周口港区抢抓中央深入推进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机遇,按照“总规引领、控规覆盖”的原则,站在“一带一路”和“三区一群”的战略高度,统筹考虑码头、园区、物流、文化等要素,认真修改编制各类控规、专项规划,做好规划的衔接,对沙颍河港区境内的产业进行科学合理布局,打造沙颍河产业隆起带的龙头,带动特色发展黄金轴线,引领临港经济科学发展。

为此,周口港区修改完善了《周口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战略规划暨一期建设总体规划》《周口港区港口码头总体规划》等14项规划,加快编制《临港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岸线全域规划》《多式联运规划》等规划,围绕港口规划建设的“仓储物流园区、粮食食品产业园区、装备制造园区、口岸功能及综合保税园区、新型建材产业园区”等五大临港园区,正在快速推进。

今年9月26日,随着市委书记刘继标的一声令下,周口港区粮食食品产业园区破土动工,作为河南省建设的第一个粮食产业园区,未来将为周口乃至河南省粮食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多式联运 助推豫货出海

眼下,周口中心港码头业务繁忙,每天都有大批货船进港出港。今年6月6日,中心港开通周口至淮安的水运集装箱业务,紧接着在9月24日又开通了直达江苏太仓港的集装箱航线,为豫货出海打通了高效便捷、经济实惠的快捷通道。

水运集装箱业务的开通,吸引了本地和周边地市众多大型企业前来对接业务。不久前,周口中心港码头迎来首单外贸订单,一批销往尼日利亚的莲花味精,从周口中心港装箱,转海港后直达非洲大陆。

根据计划,周口中心港未来将持续开通周口至连云港、周口至大丰港、周口至南京港、周口至宁波港等沿河沿海港口集装箱精品班线。

在历届临港经济论坛上,各路专家学者多次指出多式联运对临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打造“公铁水空”多式联运枢纽试点城市,是周口港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大广高速互通立交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疏港铁路专用线、连接通用机场的快速通道规划和开工前期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按照《港口码头总体规划》,周口中心港总体规划东、中、西3个作业区,总投资约45亿元,有序启动77个1000吨级泊位码头项目建设,最终可形成年吞吐量2300万吨的货物周转能力。周口中心港中作业区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占用岸线1965米,规划建设8个挖入式港池、47个1000吨级泊位,年吞吐量达1410万吨。

周口中心港中作业区一期工程4#、5#两个挖入式港池、12个1000吨级泊位正在高效运营;二期工程6个挖入式港池、35个1000吨级泊位已经进入项目收尾阶段,预计在年底之前达到运营条件。

为了实现周口中心港与全国高速公路网无缝对接,总投资约2.43亿元、连接南北交通要道“五进十出”的大广高速周口港区互通立交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速度,根据计划,今年年底前项目主体工程将全部建成。项目完工后可使329国道及周边车辆与大广高速实现快速转换,与区域内其他高速公路、国道、省道连接成网,形成区域内较为完善、高效的高等级公路运输体系,有助于发挥区域路网的整体效益,同时减少港区市政道路交通量,方便居民出行。

随着港区的发展,未来几年中心港码头货物吞吐量将迅速上升,为了提供活跃度更高、连通性更强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港区将铁路专用线建设作为多式联运的重要环节,与京九、京广铁路大动脉紧密相连的疏港铁路专用线规划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近期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建成后将直通中心港码头,为铁、水联运打通最后一环。

另外,港区毗邻正在建设的周口通用机场和周口民用机场。港区规划了与郑州航空港、周口通用机场和民用机场相连的快速通道,实现与周边机场、航空港的无缝衔接,形成空、水联运。

届时,周口港区将形成“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多式联运枢纽,为临港经济发展、中原港城建设提速。

持续发力 中原港城未来可期

下一步,周口港区将通过加快智慧港口建设、构建临港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一系列重要举措,积极推动临港经济发展。

目前,周口港区正在着力加快智慧港口建设,充分发挥港区通江达海区位优势,加快航道升级改造,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扩大口岸开放合作,全力打造“港联四方、箱通世界”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加快港口运营管理智能化,提升贸易物流便利化,完善信息功能一体化,促进创新共享生态化;加快港口转型升级,加大港口服务能力,提升港口竞争水平,把周口中心港打造成为开放协作、高度互联、智能运营的现代化智慧港口,打造成为周口“走出去”的靓丽名片。

同时,以港口为依托、以物流为平台,全面构建临港产业大集群。着力发展临港工业。引导传统产业向临港经济靠拢、产品向航运市场看齐,推动食品加工、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等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冶金、装配式建筑、新能源等新产业,推进工业向高端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着力发展临港物流业。充分发挥“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网络优势,以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为载体,以信息化建设为先导,形成连接豫皖的重要物流节点;大力发展多式联运,重点发展专业物流,完善物流网络,实现与其他产业融合。着力发展临港服务业。由“中转仓储港”向“物流贸易港”转型,由物流运输集散向物流贸易集成转变,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重点发展专业化市场、电子商务、总部经济、国际国内贸易、水上旅游等增值性服务,全面提升临港生产性服务和航运服务能力,带动临港经济蓬勃发展。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乘着共和国70华诞的浩荡东风,港区人勇立潮头、抢抓机遇,只争朝夕、务实重干,在“从黄土经济到蓝水经济的转型之路”上砥砺前行,打造“豫货出海口”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王松涛]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