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项城:大数据破解复工用工两头难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20-03-27

本报讯(记者 杨光林 通讯员 吴建成)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用工市场带来了两头难,一头是企业想复工找不到人手,一头是不少在家的农民工找不到工作。如何破解这两头难?疫情防控期间,项城市上线大数据共享用工服务平台,企业在平台上发布共享需求,农民工通过平台找工作,有效解决企业用工荒、劳动力闲置现象,共享人力资源。

东方丝路医疗企业是项城市一家生产医用防护服的企业,3月24日,记者到该企业采访时,来自外地的几十名工人刚检查完身体,正在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项城市贾岭镇务工人员麻向阳告诉记者:“我们从家到厂里坐专车,在工厂可以住单间。”

据了解,该市开通返岗复工专车服务,免费为企业接员工返岗。10多天来,复工企业通过“点对点”接回上千名员工返岗复工,有效缓解用工紧张问题。“有了这批新入职的员工,总算可以松口气了。”为复工复产奔忙多日的企业负责人表示。

“每一个员工能顺利返厂,背后都有一个曲折的故事。”项城市人社局农民工科科长夏小鹏说,什么人能走、怎么走,都要有详细的方案,坚决杜绝流动隐患。“提前检查身体、测量体温,做到每个人的健康记录可追溯。专车开到‘家里’接送,无缝对接。”夏小鹏说,根据企业提供的名单,在全市15个镇动员了386名工人返厂。

为解决信息不匹配的问题,该市建立从市到村的三级联动机制,交通部门派出1000多名用工专员,“一对一”摸底企业用工需求,并开通覆盖全国的网上面试平台,拓宽企业招工渠道。

对外出务工人员,该市建立省际合作机制,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主要劳务输入地密切联系,省际健康检测结果互认,做到出发有组织、健康有监测、运输有保障、运达有交接、全程可追溯。

农民工统一佩戴专用标识,统一配发防护用品和行程食品,统一由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带队护送,实现“出门进车门、下车进厂门”闭环直达运送。

生产线动起来了,订单可以按时交货了,挺过了生存危机的企业负责人表示,疫情结束后会逐步扩产,把原来厂里的老员工都接回来。现在,厂里刚刚改造了员工宿舍,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很多。

截至目前,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超过140家,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87%,复工人数超过职工总数的四分之三。

[责任编辑:王松涛]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