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鹿邑合力战疫筑牢城乡“防控堤坝”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20-05-11

坚守在社区“前沿哨所”的党员志愿者

群众自发送锦旗,感谢卡点执勤的党员志愿者

党员干部面对党旗宣誓勇闯疫线

乡镇干部与村医携手把守宋河镇“东大门”

核心提示 居民需要蔬菜,“我来送!”居民需要煤气,“我来搬!”居民遇到困难,“我来帮!”社区是城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阵地,守护好这一阵地是城区办事处、社区党员干部和乡镇基层干部的共同职责……疫情期间,在鹿邑县城乡各个社区街道村庄,随处可以看到有这样一批身穿红马甲、佩戴红袖标的人,危难之时显身手,在统一调配下日夜坚守在社区、村口、楼前和大街小巷,摸排人员车辆、劝导聚集群众、搬运防疫物资、代购生活用品、协助消毒喷药、宣传防疫政策和知识……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默默地做着奉献,守护着社区的角角落落,织就出抗击疫情的防控网,演绎着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他们疲惫却坚毅的身影最美。

真源办事处:67个“前沿哨所”守护群众安康

记者 李瑞才 通讯员 高岩峰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鹿邑县真源办事处结合辖区地处老城繁华商业区、行政单位多、小巷胡同四通八达、老旧小区(无主院)多、居住人员集中等实际情况,进一步把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将辖区8个社区精确划分为38个网格单元,下派70名干部与社区工作人员组建成108人的网格队伍,设置67个“前沿哨所”,与党员志愿者、县直各单位设立的防控卡点和执勤力量相互配合,织就一张全覆盖无死角的抗疫大网,为社区群众筑起了一道精准化的安全“防护堤坝”。

高规格统筹谋划,打造网格化社会治理和疫情防控新模式。据了解,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该办事处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平台,做好疫情防控封闭管理工作,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和实际出发,把8个社区合理分配成38个网格单元(其中,陈抟网格5个、仁让网格7个、红星网格4个、紫气园网格5个、县府网格3个、仙源网格4个、老君台网格5个、健康网格5个),把108名人员合理分配到各网格点,责任到点到人,确保每一个网格单元对返乡人员的底数清,疫情防控精准明了。

织密防护网格,夯实责任、科学有序、联防联控共抗疫。网络设置布局完成后,实行居委会网格化责任制,办事处与各居委会支部书记签订责任状,居委会与网格员签订责任状,责任层层压实到人。该办事处自疫情防控开始,便集中对所有疫区返乡人员进行摸排管理、动态管控,动员号召党员干部带头,与志愿者一道分片包街道,设置卡点67个,分兵把口,通过广播、宣传车、条幅、微信群等广泛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护知识,对辖区进行全覆盖登记排查、全方位服务引领,科学有序、有效管控返乡人员,并对重点疫区返乡人员进行医学观察,落实跟踪监管,供应生活必需品。

强化党建引领,支部哨卡成“堡垒”,群防群控战疫情。按照“边组建、边工作、边完善”的工作总基调,该办事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建立起社区民警、卫生员、党员、热心群众、志愿者、居委会干部等专兼职结合的网格员队伍。在疫情防控期间,制订切实可行的网格化管理方案,网格员按照网格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第一时间摸清武汉、湖北方向返乡人员以及非湖北方向返乡人员;对城区各个网格、商住小区进行地毯式摸排,除留下超市、药店等必要的商铺外,对娱乐、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一律叫停,防止病毒流动传播;配合县直单位执勤卡点党员志愿者24小时坚守一线,对过往人员、进出车辆严查密控,防止人员无序流动造成新的交叉传染;还利用无人机集中对辖区小街小巷、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通过宣传车不间断宣传,动员辖区居民做好居家消杀、自身防控,最大限度阻断病毒传播源。

没能见病重妻子最后一面的基层党员付拥军;巾帼不让须眉,并肩作战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七朵金花”;社区“消杀能手”刘桂平、“疫线硬汉”周春良、“爱管闲事”的蔡转强,这群社区干部舍小家、顾大家,把对家人、对工作、对群众的爱化为最坚硬的盔甲,坚强守卫在疫情防控一线,谱写出一曲曲感人赞歌……该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林森说,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干部,非常时期就要勇担责任,甘当疫线“逆行人”、勇当防控“排头兵”。通过群防群治、严密防控、精准施策,一定能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

鸣鹿办事处:34个疫线卡点为群众保驾护航

记者 李瑞才 通讯员 王丽君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新型冠状病毒防疫战,牵动着鹿邑县鸣鹿办事处近千名党员干部的心。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鸣鹿办事处党委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迅速建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人员职责,积极采取各种行动做好防控工作,为全体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据排查摸底调查,鸣鹿办事处12个村回村过年的湖北人员有490多人,前李、王台两个村相对集中,占据一半以上,压力大、任务重,稍一闪失就会出现疫情,后果不堪设想。”该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冯超说。面对春节期间,回乡过年的人流量增多,特别是辖区里武汉返乡人员密集、防控难度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党工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开地毯式排查,确保“家家到、户户清”;在村道路口设置34个卡点,严禁村民随意外出,对村内人员按户口登记办理出入证,规定每户3~5天可派1人外出采购。村“两委”和党员上岗值班,重点户逐户包干,村医进村进户实施消毒、测量体温,每天两次体温上报;利用微信群、宣传车、村广播、小喇叭等多种形式宣传防疫知识,确保“情况明、人心稳”;成立14个消杀组,组织党员干部对办事处进行全面消毒消杀,全天候防控,每日定点定人跟踪上门为返乡人员测量温度,防止感染,确保“措施实、效果好”。

“太谢谢你们啦!没嫌弃俺们从湖北回来过年,帮助我们居家隔离渡过疫情难关。从大年三十到今天,村委会派人每天量体温,询问人员隔离情况,进户消毒,发微信抗疫宣传知识,还给我们买菜送到门。截至目前,我们无一例确诊或疑似人员,真的不容易!”说这话的是从武汉返乡村民代表李某卫。据了解,此次新冠疫情仅他们前李辖区内就有从武汉返乡人员176人,从其他疫区返乡人员24人。武汉返乡人员大多是从事运输业和餐饮服务业的人员,参加武汉万人宴的2人,在华南海鲜城采购过物品的2人,防疫形势严峻逼人。该社区支部书记罗明林带头和村医李全民进村消毒和量体温,每天填表认真上报,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盯紧每一户动向,坚决杜绝村民走亲戚和外来人员进村,疫情卡点工作人员张陆军、王坤、王益坤24小时坚守岗位;社区立下军令状,严守岗位不松懈,绷紧抗疫这根弦。由于措施得力、监管到位,村民自愿配合,从最晚回乡村民回村时间计算现已全部度过隔离期,无一例确诊或疑似病例出现。

“从武汉返乡人员占全县的一半左右,但截至目前,我们无一例确诊或疑似人员,真的不容易。这面锦旗是对抗疫一线人员的肯定!”冯超说,扎实有效的举措得到广大群众的配合和支持,各村爱心村民、超市老板纷纷献爱心,捐助抗疫物资和用品,大力支持抗疫防控,村民自发前往卡点送去多面锦旗来表达他们对坚守一线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

疫情在哪里,党员干部就出现在哪里。在冯超的带领下,鸣鹿办事处所有党员无人回家休息,时刻严阵以待,不避生死,不谈条件,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太清宫镇:战疫备耕加速促发展

记者 李瑞才 通讯员 丁文艳

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是一场只许胜利的战役!自疫情发生以来,位于鹿邑县东部,紧临安徽省亳州市的太清宫镇党委、镇政府全体干部职工闻令而动,带领广大乡村党员干部、村医志愿者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迅速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他们划小网格,坚守阵地,全面打响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为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获得完胜,该镇指挥部、管理区、行政村上下联动,各行政村党员积极报名、主动请战,逆风前行、无怨无悔,奔向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志愿者自发组织,献计献策,坚守一线为全村区域消毒、逐村逐户排查返乡发热人员,坚守卡点,宣传劝导,用爱和温暖伴辖区群众前行。该镇党委书记朱亮动情地说,疫情发生后,全镇上下一条心,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540多人,携手共战疫情,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典型代表,黄王行政村17个党员在大年初一写下请战书、陈楼村70岁老党员陈魁元坚持半个多月不下疫线、88岁高龄老党员刘清修为疫情捐助一把零钱的感人事迹在时刻激励着、鼓舞着全镇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群众自发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外地创业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援助口罩、酒精、方便面等急需物资,干群一条心,合力战疫情,形成一股战无不胜强大的洪流。

“在做好防疫防护的同时,我们组织多批次车辆接送务工人员到本地企业参观、应聘,目前已经有200人进入本地企业上班。”朱亮表示,疫情期间,他们坚持抗疫、生产、复工复产和植树造林齐头推进。为解决本地企业用工、南下工人就业问题,该镇提前宣传、周密组织,出动宣传车,租用公交车,组织原本要等疫情结束后南下务工的工人500多人次,到本地企业内参观、应聘,让因为疫情不能外出务工的人留下来进入本地企业务工,既解决了本地企业“招工难”、也解决了疫情时期“务工难”;在抓生产保发展方面,该镇成立了以镇人大主席徐涛、镇农技站站长翟同印为负责人的春耕保收领导小组,带领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粮大户、育苗大户、种植养殖户有序生产;同时协调农机合作社组织大型机械为全镇广大种植养殖户免费消杀、喷洒农药,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 望着辖区道路两旁刚栽上的桐树,朱亮自豪地说:“植树造林,造福后人,太清宫镇绿化植树走在全县前列,国道、乡道、村道两旁的树木保有率一直名列前茅,今年我们组织干部群众新增树苗1.2万余棵。”人间最美四月天。疫去春来,机声隆隆,这是城市复苏的声音,更是来自春天的召唤。相信疫情过后,太清宫镇的明天会更好!

宋河镇:抗疫一线的最美风景

记者 李瑞才 通讯员 闫坤

2020年春节,一场不期而遇的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鹿邑县宋河镇广大党员干部放弃休假,带领辖区群众以良好的作风、真抓实干的行动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全力投身到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中去,为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提供了坚实保障。

整个春节,该镇包村干部代朝水是在村头的疫情防控卡点度过的。虽然离家(马铺镇代楼村)只有十几公里的路程,虽然他也很渴望和76岁的老母亲及从河南理工大学放假回来的儿子吃个团圆饭,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允许他这样做,他分包的潘庄行政村10户20名从湖北返乡人员及全村群众更不允许他这样做,因为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一个在基层工作30多年的乡镇干部。为了村里2281名群众的生命安全,他连续十几天24小时坚守在战疫一线,用行动谱写出一曲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的赞歌。

无畏疫情,勇敢逆行。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该镇及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详细制订各项应急措施和工作方案,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奋战在抗击疫情工作第一线,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运用村级大喇叭全天候进行广播宣传、出动宣传车辆、发放宣传单、悬挂过街条幅、利用镇村微信群开展持续性宣传,确保疫情防控知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全面排查登记辖区内从湖北省的返乡人员,并对返乡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同时在全镇出入道路村囗设置41个疫情防控卡点,每个卡点均配齐温度计、消毒液、口罩等防控物资,对全镇群众出入情况进行详细登记,自觉教育并引导广大群众做到科学防护,最大限度地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该镇党委书记段祥灵说,在疫情防控中,听到最多的就是“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我先去”,党员的身影无处不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处处彰显,党员迅速有力的行动感染着每一个人;在疫情面前,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各级党组织靠前指挥,主动担当,坚守一线,发动群众,成为此次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广大党员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构筑起一道道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的阵地上高高飘扬。

疫情防控工作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连日来,社会各界慷慨解囊、踊跃捐助,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此次疫情阻击战。听闻家乡防控医疗物资紧缺,河南锅圈食汇食品公司负责人杨明超第一时间与老家宋河镇党委书记段祥灵取得联系,向家乡捐赠2万个口罩、2吨消毒液、医用酒精、消毒喷壶、护目镜及一次性防护服一批,彰显了企业的责任和担当。刘楼行政村在外创业人士刘世界捐赠现金2万元;孙店行政村在外创业人士王义彬捐赠现金2万元……社会各界人士心系家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责任,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抗击疫情,他们也成为疫情防控线上的最美风景。

[责任编辑:王松涛]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