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周口日报
2020-05-12
省政协主席刘伟到太康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县委书记王国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耿党恩等领导参加活动。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济超到太康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县委书记王国玺、县长李锡勇等领导参加调研。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继标,县委书记王国玺等领导到家印高中观摩指导。
市长丁福浩到太康观摩项目建设,县委书记王国玺、县长李锡勇等领导参加活动。
县委书记王国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谢成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于阗镇,副县长孟涛等领导调研指导“六村共建”“脱贫攻坚”等工作。
县长李锡勇,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海艇,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谢成营等领导在老冢镇观摩“六村共建”工作。
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海艇,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思民带队在逊母口镇观摩“六村共建”工作。
县政协主席王建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谢成营等领导参加“孝善之乡”授牌晚会。
太康县志愿者活动如火如荼。
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
“六村共建”持续推进农村成乐园。
太康“五养模式”下的幸福老人。
核心阅读
奋进新时代,更有新作为。近年来,太康以广袤大地为纸、以拼搏奋斗为笔,把习近平总书记巨笔擘画的“大写意”,变成精雕细琢的“工笔画”,书写了气势恢弘的精彩答卷。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生猪养殖调出大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十二五”全国首批最佳投资价值(环境)县、中国孝善文化之乡……一张张太康“金名片”的背后,是该县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所贡献的经验和智慧。
2019年3月22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继标在参加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太康代表团讨论时,对太康发展提出建议——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的殷殷嘱托、要始终把握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这一工作方向、要始终做到“三个走在前列”,在绘就周口特色添彩画卷中作出太康贡献。
太康县委、县政府牢记刘继标的讲话,以百倍热情投入到太康发展和建设中,在推动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的同时,大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治理效能,一个向上向善蔚然成风、文化繁荣发展、社会和谐安宁的新太康,正朝着未来阔步前行。
2019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太康县委、县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优化产业结构、狠抓三大攻坚、扩大有效投资、保障改善民生,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72.7亿元,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3亿元,增长11.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2亿元,增长10.5%,税收收入8.9亿元,增长14.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31.16亿元,贷款余额115亿元。
这一年,太康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排名居全省第20位。商务中心区晋升二星级,全省综合排名第10位;产业集聚区保持二星级,综合实力排名全市第1位。
这一年,太康县委统战部被中共中央统战部评为2019年度中国统一战线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城关回族镇、逊母口镇被省民宗委命名为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这一年,太康县先后获得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电商扶贫先进县、农机安全生产先进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等荣誉称号。
这一年,太康县成功通过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县、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县城验收。
“五养模式”叫响全国 脱贫攻坚再发力
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勾起五保老人王传魁不少回忆。
以前,一入冬,屋子冷,床板硬,他也懒得支锅做饭,得过且过。现在,他住在太康县老冢镇刘寨居村联养点,房间里冷暖空调、有线电视、床单被褥一应俱全,入冬免费发放棉衣。每天不重样、不定量的饭菜,让他胖了好几斤。
如今,刘寨居村联养点供养22人,都是周边村庄的五保户贫困老人。联养点负责人李怀庆说:“有些老人刚来感觉别扭,现在都不想走。吃完饭还能串串门,乐和乐和,互相有个照应,老人都喜欢。”
为破解农村特困人员养老和脱贫难题,太康县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原则,创新实施了 “五养模式”——居村联养、集中供养、邻里助养、亲情赡养、社会托养,特困老人无论有啥想法,总有“菜单”适合他。
居村联养,不离故土可养老。该县利用农村的旧村室、闲置学校等,打造小型养老院,解决半失能老人和五保老人的就近养老问题。看护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在贫困户中选聘照护人员,这样,既解决了特困老人的养老问题,也给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
集中供养,温暖特困老人心。该县投资2600万元,提升改造了16个乡镇敬老院,新建了3个 ,助力集中供养。逊母口镇敬老院院民吴福正说:“老人们聚在一起,有滋有味。”
邻里助养,志愿服务献爱心。该县采取政府补贴、拓展志愿服务、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对特困人员进行邻里照护,明确责任义务并签订助养协议,特困老人在助养人的帮助下过上了幸福生活。
亲情赡养,接独居亲人回家。该县大力开展“接亲人回家活动”,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过去独居村边、地头的老人被亲属接回家赡养。
社会托养,养老医疗一体化。该县组织6所规模大、条件好的民营医院成立医养院,为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及临终关怀等服务。
“我们开发的‘五养模式’管理平台已经运营,全县9000余名特困老人的身体状况、用药禁忌、养老信息在网上一目了然。”太康县委书记王国玺说,“运行中坚持‘尊重意愿、适应习惯、整合资源、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特困供养与政策相衔接,与当地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相吻合。”
太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谢成营表示,太康“五养模式”不仅受到老年人的欢迎,还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主要领导的高度赞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国家主流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太康“五养模式”叫响全国,成为太康县一张亮丽的新名片。
太康县县长李锡勇介绍,在脱贫攻坚的最后关头,为真正解决脱贫攻坚中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继太康“五养模式”之后,太康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省委、市委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及决策部署,在全县范围创新推动实施“危房清零、问题整改清零、信访问题清零、贫困人口清零”百日总攻行动,向决战脱贫攻坚发起最强冲锋,努力打造脱贫攻坚的样板村、样板镇、样板县。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场上,太康县坚决做到‘五个坚定不移’:全县党员干部坚决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到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坚持脱贫标准和各项工作要求坚定不移,执行“四个不摘”规定坚定不移,扛牢脱贫攻坚责任坚定不移,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坚定不移,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落细,努力在周口特色添彩画卷中绘上太康的浓墨重彩。”王国玺表示。
“好人之城 孝善太康”名片更加亮丽
2019年12月28日是一个值得铭刻在心的日子。
当日,“好人之城 孝善太康”文艺汇演暨“中国孝善文化之乡”授牌仪式在太康县宏泰大酒店多功能厅举行。中国民协副主席、河南省民协主席程健君授牌,太康县政协主席王建林接牌,标志着“中国孝善文化之乡”正式花落太康。
孝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太康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特色,以孔子七十二贤高柴、陈子禽为代表,留下了许多教书育人的佳话,高柴为母“泣血三年”、陶侃“孝母勤廉”的故事在太康广为流传,妇孺皆知。近年来,太康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善行义举,引领时代新风。
该县表彰“五好”人员、“孝善之家”,每年举办一次孝善典型表彰文艺晚会,表彰全县涌现出的“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子”“好妯娌”“好邻居”和“太康孝善之家”。截至目前,各乡镇受表彰人员3000余人次。
树立标杆,打造好人之城。该县培树好人文化,建立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上下联动的正能量引导传输机制,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社会氛围,连续十年开展“十行百星”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百星人物”1200余人。
建立宣传好人、嘉许好人制度。该县建设网络太康好人馆,在人民公园设立“太康好人园”,对身边好人事迹集中展示;把“中国好人榜”太康上榜人员的事迹制成宣传展板在公园广场和谢安路、阳夏路、支农路等主要街道两侧悬挂,并制作成视频短片在电视台、网络媒体播放,让好人精神可学、可亲、可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兴尊老敬老,弘扬善行义举。该县依托新时代文明传习所举办技术培训、文化讲堂等,开展好人精神宣讲活动,建成遍布城乡的志愿服务组织、服务岗36个,邻里关爱、健康义诊、心理辅导、扶贫济困、法律援助、家政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谢成营介绍,太康县、乡、村三级均成立有“慈善会”“志愿者协会”,全县768个行政村村村有“新风协会”。县委、县政府组织评选十一届“十行百星”,各行各业模范人物、英雄群体层出不穷。目前,太康有6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位全国道德模范,1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形成了“太康好人”名片,被誉为“中国好人第一县”。
为进一步推进孝善文化传承和弘扬,太康县委、县政府决定创建“中国孝善文化之乡”,在全县范围形成树孝善、厚孝善、崇孝善、聚孝善、弘孝善、明孝善之风,为实现太康各项事业跨越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创建推动,擦亮孝善品牌。该县深入挖掘传统孝善文化,积极塑造新时代孝善文化,着力营造全民崇孝为善氛围,在全县范围真正形成树孝善、厚孝善、崇孝善、聚孝善、弘孝善、明孝善之风,通过核心载体、孝善文化交流、孝善文化研讨等,分阶段有步骤努力推进。
创新载体,丰富孝善内涵。该县进一步优化孝善文化载体建设,提升和丰富孝善文化内涵,在“好人园”设置“孝善之星”事迹展板,在谢安路建立“中国好人一条街”;要求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评选,宣传“孝善之星”的先进事迹,积极推介“孝善之星”中的典型人物。
开展“德行善捐”,实施孝善关爱。该县以政府为主导,动员社会力量,成立“德行善捐基金”,为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参与孝善活动,积极筹办孝善文化研讨会、举办“孝善之星”颁奖典礼;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中,为孝善太康建设提供志愿服务。
活动造势,激励孝善行为。该县开展“孝善+文明”特色活动,把机关干部、青少年、农民等群体作为重点,广泛开展“五讲五爱”主题活动;扎实开展文明细胞创建活动,开展文明家庭、岗位标兵、文明科室、家风家教等活动。
拓展阵地,弘扬孝善精神。该县建好“孝善讲堂”,扎实开展道德讲堂。各级文明单位在自身定期开展道德讲堂的基础上,带动、指导结对共建的文明新村(社区)开展活动,引导群众自觉行孝为善、崇德向上,走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太康特色之路。
“六村共建”敲开百姓“幸福门”
“嘟……”一声清亮的哨声在符草楼镇槐寺行政村响起,村中的环卫工人周正凯吹着哨子、骑着垃圾清运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村民听到哨声都掂着垃圾走出家门,将垃圾放到周正凯的垃圾车上。
垃圾不落地,村中看不到一片纸,清洁美丽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太康县实施文明村、平安村、卫生村、产业富民村、美丽宜居村、党建示范村“六村共建”,敲开了百姓的“幸福门”。
太康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六村共建”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群众乐享创建成果,开启了幸福生活。
从“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变,从“庭院美”向“村庄美”转变,从“环境美”向“生活美”转变。如今,太康县一个个乡村美丽呈现,在豫东平原上书写了一个个美丽音符。
太康县坚持以“六村共建”为抓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打造一批富民为要、党建为基、美丽为形、卫生为底、平安为本、文明为魂的13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立足文明乡风,在道德模范选树上下功夫。该县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村村成立“新风协会”,开展“接父母亲人回家”活动,发挥村“一约四会”的调解、监督和服务作用,定期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好少年”等道德典型评选表彰活动。
围绕群众需求,在管理治理创新上下功夫。该县探索实施“五分钱”工程,采取财政以奖代补和村民每人每天捐五分钱的方式筹集经费,实行“胡同长”保洁负责制,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乡村蝶变;建立重大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预警机制,利用“幸福调解室”化解乡村矛盾,用“嘴皮子”解开“心结子”。
注重产业培育,在支撑保障强化上下功夫。该县围绕“种、养、加”等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实现了高质量脱贫,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支撑;建立“润太”模式扶贫车间89个,安排家门口就业5500多人,人均月工资2000元以上,扶贫车间的外贸服饰产品销往南非、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构树种植5800亩、蔬菜种植4万余亩,草莓、蘑菇等种植大棚2000余个,每户年增加收入8000余元;建设164座光伏发电站,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4100万元;河南牧原集团建立养殖场15个,养猪总规模达到60万头,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人均年收入增加2.8万元。
建立激励机制,在干群作用作为上下功夫。该县坚持每月开展一次由县处级领导带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党委书记和“六村共建”“一办六组”主要负责人等参加的集中观摩活动,并进行量化打分,观摩结束召开点评总结会,得分前两名的乡镇做经验介绍,最后一名的乡镇作表态发言,观摩成绩纳入年度综合考评体系,成绩优秀的乡镇在调整干部时增加提拔干部名额。另外,该县引导乡贤资助破解“六村共建”资金瓶颈问题,在全县营造了比、学、赶、超的创建氛围。
“双创”让城市更美好
“你家在哪里?我家在城郊!树绿花又香,碧水映蓝天,中原幸福地,旧貌变新样,想跳你就跳,想唱你就唱……”说起眼前的变化,太康县六旬老太谢喜英唱起了自编的歌谣。谢喜英家住城郊乡王东月八里窑村,随着“双创”工作的有序推进,她身边的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太康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基本原则,下决心迎难而上,集全县之力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县城活动。县委、县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专项攻坚行动,城市面貌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市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精心组织,建立健全“双创”工作推进机制。该县从建立机制上下功夫,确保“双创”工作顺利实施。一是建立指挥决策机制。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双创”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双创”办公室,组建资料组、宣传组、督导组等“创卫”专班,统筹协调、督办、推进全县“双创”工作。城区乡镇和各部门成立领导组织,设立“双创”机构,为全县“双创”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县四个班子主要领导每周上街调研“双创”工作,分包路段的县处级领导干部深入“双创”一线,督促检查,现场办公,研究决定“双创”重大事项。二是建立科学推进机制。定期召开“双创”工作协调会、推进会,安排部署阶段性重点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创建任务和完成时限。将“双创”工作纳入“三级街长、胡同长”精细化管理,将城区37条道路划分为101段分包给82个单位。县委书记任总街长,分包道路的县处级干部(包括县四个班子主要领导)为一级街长,分包路段的单位一把手为二级街长,单位副职为三级街长直接参与“双创”监督实施工作。明确职责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创建工作责任制。坚持周二、周五义务劳动,对所包路段开展卫生清扫、小广告清理等活动,设立“创卫”监督台,监督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县“双创”办组成6个业务督导组,在做好业务督导指导的同时,对城区所有街道和社区反复督导检查。每周两期督查通报,重点通报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做到发现问题不放过、问题不整改不放过、整改不达标不放过,推动“双创”工作向纵深推进。三是建立考核评比机制。把“双创”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印发《考核评比方案》,对各责任单位进行定期检查验收和量化考评,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部门进行表扬,挂流动红旗,对较差的单位和部门进行通报批评,挂黑旗。四是建立督导问责机制。由县委、县政府“两办”督察室,县纪委监委组成督导问责组,采取经常性督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专项督查和阶段督查相结合、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抓正反两方面的典型。
因势利导,大力营造创建氛围。该县利用电子屏幕等宣传“双创”工作,以墙体彩绘或悬挂标语的形式,打造“双创”宣传一条街;在广场举行“双创”万人宣誓大会和签字仪式,发布“双创”倡议,发放《“双创”倡议书》;设置“双创”广告牌和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汽车站、公交车、出租车窗口宣传活动,不断扩大“双创”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开设“双创”栏目,举办文明知识、卫生知识讲座;设立曝光台,电视台每周二、周五曝光“双创”进展情况,对市容环境、垃圾清扫、交通秩序、占道经营等进行深度报道;利用微信公众号、“创卫”微信工作群等新媒体推送“双创”工作动态;成立“双创”小喇叭宣传队,宣传“双创”知识;开展志愿者“双创”行动,志愿者走上街头、广场、公园宣传“创卫”知识,发放宣传单;制作一些小围裙、小扇子等市民喜闻乐见的“双创”宣传品;设置大型“双创”广告牌46处,悬挂“双创”标语316块,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336处、墙体标语286处;发放倡议书4万份、健康素养折页2万份,制作“双创”围裙5000件;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60次,参与“双创”志愿服务5.1万人次。太康是我家,“双创”靠大家。全县形成了全民动员、一呼百应、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
重点突破,集中力量开展城市综合整治。该县把“双创”工作与城市管理相结合,以城市综合整治为载体,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集中力量进行攻坚。一是常抓不懈开展“两违”治理。立足“减存量、零增量、抓长效”的工作思路,加大对“两违”现象的防控和整治力度,深入开展“两违”治理集中行动。二是全力以赴开展环保攻坚。加大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力度,延长保洁时间,街道每天洒水不低于8遍,始终保持路面清洁湿润。持续开展施工扬尘、渣土运输、油烟排放、露天烧烤等大气污染治理活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白天巡查、督查,夜间突袭。坚持开展夏秋两季秸秆禁烧环保攻坚行动,实现秸秆禁烧零火情。开展坑塘河渠黑臭水体治理,封堵排污口,清理淤泥和水面、岸坡垃圾。2019年3月,圆满完成老涡河、李贯河清淤及截污纳管工作。三是开展“旱厕清零”集中行动。由县住建局牵头,城关镇、城郊乡、毛庄镇配合,对公共旱厕和户旱厕进行集中清理和升级改造,共清理和改造旱厕1507个,新建公厕16个。四是治理占道经营,规范经营秩序。疏堵结合人性化、规范化治理占道经营,设立便民摊点202处,累计清理取缔店外、占道经营1.9万余起,暂扣占道经营违章物品4000余件。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实行“红黑旗”管理。占道经营得到有效治理,城市经营秩序明显规范。五是集中力量开展九项综合整治活动。制订了《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等九个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突出重点、难点,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硬化路面,墙体刷新,更新和添置环卫设施,加大环卫清扫力度,清理陈年垃圾,封堵垃圾道,清除卫生死角。充分发挥“街长制”管理职能作用,监督落实沿街门店及单位“门前五包”制度,设置“街长制”公示栏101处,张贴“门前五包”公示牌1760个。同时,该县积极组织开展清理陈年垃圾、拆除户外广告牌、规范设置牌匾、拆迁废品收购站点、划机动车停车位、清理僵尸车等活动,城市面貌明显改善。
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双创”工作启动以来,结合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县委、县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打造美丽银城、魅力太康。一是完善道路工程建设。总投资3.5亿元,完成了阳夏路北段、财鑫路南段、颍河路、郭庄路、崇文路北段、团结路、东城墙街、纺织路、商贸路、银城路南段、未来路11条道路新建和升级改造工程;新建和升级改造人行道15条;新建和升级改造绿化带及绿化带走廊8条;新建健康步道5条、13500米;修复路沿石11.25公里;实施9个城市出入口游园绿化工程、颍河路景观工程;新建万城、城关镇新时代、城郊新时代等绿地广场游园三处,面积44600平方米。总投资670万元,安装了灵运路等3条道路的路灯504盏。二是实施棚户区改造。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文化内涵,注重自然和谐、生态宜居。目前,三个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小区项目正在实施。三是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投资11.44亿元,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包括体育馆、游泳馆、青少年足球培训中心、创客中心、主体育场、综合服务中心、档案馆、规划馆、党校、道情艺术中心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守护健康,服务群众。该县全面开展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社区活动,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认真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积极开展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无烟单位创建活动,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2019年,县政府投资182万元,由专业公司开展为期一年的消杀服务,有效消除“四害”;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全面实施食品量化分级管理,修订完善了一系列方案,健康证持证率、“五病”调离率达100%;大力推进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建立三级传染病防治网络,实行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制度,网络直报实现100%覆盖。
凡为过往,皆为序章。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嘱托犹在耳,奋斗正当时。王国玺表示,太康县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接续奋斗,以新的实践、新的业绩续写好“三个方面走在全市前列”新篇章,以探路者的勇气跋山涉水、风雨兼程再出发。
[责任编辑:王丽]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