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张仁甫:黄土地上的红色旗帜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20-06-23

记者 王锦春 姬慧洋 张猛 文/图

张仁甫证件照

重修的故居

盆李列宁小学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为了革命,不惜隐姓埋名;

有的人,为了信仰,一生追寻党组织。

有一种感动穿越时空,有一种记忆历久弥新。当生命和鲜血浸染的光阴将一种记忆铭刻进伟大民族的历史画卷,革命的火焰便会从星火到燎原。西华县奉母镇岗张村,豫东平原上一个普通却又光荣的村落。普通,是因为它和其他村庄一样,接受沙颍河水的馈赠,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淡的生活;光荣,是因为这里是老红军张仁甫的故乡,也是目前发现周口市最早的农村党支部诞生的地方,一颗革命火种在漫漫黑夜中悄然点亮,愈燃愈烈,映亮了豫东平原的角角落落。

如今,距离周口最早的农村党支部建立已过去93年,曾经的“红色基因”是否依然熠熠生辉?那些难以泯灭的红色记忆与革命者不屈不挠的抗战故事是否依然被后人所铭记?探访,为纪念,更为铭记。近日,带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本报记者走进西华县奉母镇岗张村,听知情人讲述那段无法磨灭的记忆,看革命火种在乡村的红色留存,访张仁甫后人感受革命家庭精神传承,让鲜活的英雄人物从历史的硝烟深处慢慢清晰起来。

“年少有为,他组织成立了周口最早的农村党支部。”

基层建党:他将革命火种播撒在农村

麦收季节,豫东平原上一片金黄,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西华县奉母镇岗张村的村民也不例外,见面寒暄时都会顺带问一嘴“今年恁家麦咋样”。顺着村民的指引,记者顺利找到了昔日周口市最早的农村党支部旧址。那是一座普通的民宅,外表看起来与周边房屋没有太大区别,平时院门紧锁,住在旁边的村民帮忙照看这里。因为有人长期看管和打扫,小院收拾得井井有条,水泥铺就的道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的空地里种着一些花卉和果树,道路尽头的红房子就是老红军张仁甫曾经的家,也是周口市最早农村党支部诞生的地方。

推开屋门,墙上悬挂的“西华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匾额格外引人注目,破旧的书桌、几本旧书夹杂着时光的味道,散发着沧桑厚重的气息。时光瞬间被拉回到90多年前,那时候,张仁甫还是个少年。因为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异,他顺利考入了淮阳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怀揣着爱国情结,他被时任学校教导主任、共产党员吴丹坤看中,选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了马列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不久后,张仁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大规模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遭遇了极其严重的困难,许多党的组织一再遭到破坏。一些人对革命悲观,声明脱党,有的人甚至向敌人自首,出卖党的组织和党员,革命处于低潮时期。

即便如此,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中国大地依然闪耀着星星之火。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冬天,张仁甫在家乡岗张村组织成立了农村党支部(时属临颍县委领导。经考证,这是目前已知周口最早的农村党支部),并任书记。该党支部的建立,在周口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标志着周口贫苦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走上政治舞台。

岗张村党支部创建后,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在豫东大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不久后,村农民协会成立,不少村民入会。与此同时,在党的领导下,张仁甫又在西华、临颍、郾城三县交界的吕家、夏城、黄连城、魏村先后建立了农民协会,发展了一大批中共党员,并建立了各个党支部,这些地方的农民运动连成了一片,像一粒火种,乘着革命的东风,在豫东大地随风播撒,形成燎原之势。

1928年5月,全县党组织屡遭敌人破坏,但革命斗争生生不息。8月,经中共漯河中心县委批准,将岗张村党支部改建为特区支部,仍由张仁甫任书记,领导周围农村革命群众继续开展斗争。

“五年牢狱之灾从天而降,艰难困苦挡不住他寻找党组织的决心。”

身陷囹圄:出狱时只剩下一口气

张铁桥,张仁甫的第三子,今年已经78岁高龄。关于父亲早期参加革命的事情,在母亲还有大哥大姐零碎的讲述中,他有着模糊的印象。“父亲这一生受了太多的苦,不管怎么艰难他都追逐着曙光,不放弃不抛弃。特别是被叛徒出卖他被抓进监狱,5年的牢狱之灾,恶劣的生存环境、随时可能到来的酷刑让他在出狱时只剩下一口气,但是这些都没有打垮他的意志,养好身体继续跟党走。”张铁桥说。

白色恐怖下,无数共产党人在坚守;明亮屠刀下,共产党员的革命初心不泯灭。那些年,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的血雨腥风迫使漯河、郾城、临颍与西华交界一带的党组织失去了生存条件。无奈之下,张仁甫考入了“开封地方自治训练所”求学,并担任所党支部书记,暗地里继续开展党的工作,发展党员。那年1931年,张仁甫22岁。

由于叛徒出卖,张仁甫被捕,丧心病狂的敌人对他实施酷刑。抽皮鞭、坐老虎凳,他咬紧牙关硬抗。看到他的“硬骨头”,敌人升级逼供手段:用皮鞭不停抽打张仁甫,让他跪在砖上,脖颈处压根铁棍,两只手臂伸直捆绑在铁棍上,腿弯放根木杠,两名打手分别站在木杠的两端,得不到满意的答案,两名打手就同时上压下踩,张仁甫被折磨得死去活来。

“由于敌人未能准确掌握父亲党支部书记的身份,只认定他为共产党员,他没被当场枪决,侥幸捡回一条命。但他还是差点没走出监狱,痨病要了他半条命。”张铁桥说,从1931年被捕到1935年出狱,张仁甫在开封省立第一监狱待了5年,长期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监狱里吃不饱睡不好,张仁甫不幸感染了肺结核,出狱时奄奄一息。

“失去了跟党组织的联系,张仁甫就像没有娘的孩子一样,苦苦找寻。”

追逐曙光:只为滚烫的信仰

1931年,张仁甫被捕入狱的消息传来,当时正在晒场上干农活的老母亲一句话没说,身子一软瘫在了地上;新婚的妻子肚子里还怀着他们第一个孩子。“那种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丈夫和儿子的恐惧感时时刻刻存在,后来母亲给我讲述的时候,我都能从她的话语中感受到那种无助和恐惧。”张铁桥说。

5年的时光就在期盼和等待中慢慢度过。终于盼到了张仁甫出狱,看到眼前那个被摧残得不成人形的儿子,老母亲哭得泣不成声。原本以为跟党失去联系、身体又不好的张仁甫会回归家庭做个庄稼人,但是“不安分”的张仁甫却心怀希望追逐曙光,踏上了多年寻党之路。“没有找到党的组织,父亲就像没娘的孩子一样。”张铁桥说。因为入狱前,全县党组织屡遭敌人破坏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张仁甫跟党组织断了联系,找不到原有的党组织,他就边革命边寻找。

心中有信仰,脚下就有力量。1937年4月,漯河高中学生、中共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白书章介绍张仁甫加入了“民先”,从事抗日救亡工作。接着他又在岗张村成立了西华抗日救国会,吸收当地进步学生参加,领导抗日救国运动,还秘密组织一批年轻人从漯河乘火车奔赴延安,这些人后来都成了革命的中坚力量和党的各级干部。也就在同年年底,共产党人胡晓初等人在西华县“三岗”举办抗日干部训练班,吸收张仁甫参加。其间,他和当时的河南省委委员、豫东特委书记沈东平取得联系。在了解张仁甫之前的经历后,沈东平指示他在岗张村一带继续开展抗日活动。1938年6月,张仁甫和共产党员陈子欣、王负五等人在郾城河庄成立抗日“保教委员会”,召集50多名农民武装和青年知识分子,进行抗日教育和军事训练,培训抗日人才。

“在那个白色恐怖弥漫的年代,入党也好,当干部也罢,都是要冒着很大的危险,甚至要以生命为代价,父亲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他就一个信念,共产党是真心帮助穷人过上好日子的,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为穷人打天下的。找到党,跟党走,准没错。”张铁桥说。

“这一辈子跟着党,没牺牲、没拐弯、没停顿,活着,就是赚了。”

初心不改:这一生矢志跟党走

在张铁桥的记忆里,幼年是在东躲西藏中度过的。因为张仁甫常年都在从事革命工作,国民党反动派将张仁甫列为“头号敌人”,叫嚣着“挖地三尺也要抓到张仁甫”。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作为他的家人也长期东躲西藏躲避敌人。“那时候,口粮有限,为了保命,俺一家几口分开投奔亲戚,俺娘带着我躲到离家30多里路外的舅姥娘家,俺大姐去吴店的亲戚家住,大哥去七里仓,二哥去临颍县。”回忆起往事,张铁桥声音有些哽咽,三四岁的小孩儿就要步行30多里地,他经常哭着走着,实在累得慌母亲就把他抱在怀里歇一会。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草窝,投奔亲戚的经历张铁桥永远也无法忘怀。“二哥白天躲在磨道里,晚上就睡在人家的红薯窖里。我跟着俺妈躲到舅姥娘家,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查,俺舅姥娘家给我取了个名叫‘南金霸’。”张铁桥一边回忆一边抹着眼泪,“村里的小伙伴都有爸爸妈妈,我的生活里只有妈妈。我还问过俺妈,‘妈,妮儿都有爸,我咋没有?咱也攒钱买个爸吧。’俺妈啥也没说,就搂着我眼睛望着远方呆坐着。”

没有陪伴儿子女儿长大的张仁甫并没闲着,为了让更多的穷苦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一直行进在路上。这一生他经历了白色恐怖、扛过了抗日战争,也在八年抗战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1945年6月,新四军豫东支队一二八团奉命渡过黄河,解放了扶沟,又打垮了逍遥、鄢陵、漯河一带的国民党军队,开始在黄水以西活动。为便于领导,根据上级指示,建立水西军分区,司令员李世才,政委王其梅,司令部设在逍遥镇。同时,建立西(华)临(颍)郾(城)县,县长甘文枝,政委冯明高。下设奉母、逍遥等区,临颍的王岗、黄连城一带划属奉母区。9月,张仁甫随机关转移到水西工作。李世才对他说:“你对水西较熟,和冯明高带县大队去漯河拆除铁路。”张仁甫到漯河设法找到吕瑞昌,拆除了铁路,并准备攻占临颍县城。后因国民党八十一师盘踞县城,敌我力量悬殊,二人带县大队转驻瓦店,9月底又回奉母。

1946年12月,西(华)临(颍)郾(城)县重新建立,淮阳地委决定冯明高任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张仁甫任县长。县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壮大人民武装。到1947年3月,县大队发展到两个连二三百人。不久,建立第五军分区。6月,县大队发展到3个连,县委机关设在鄢陵县红花集附近,主要活动于黄泛区,五分区命县大队攻打临颍县王岗。五地委委员施德生、王发祥及冯明高、张仁甫带领西(华)临(颍)郾(城)、鄢陵两个县大队拂晓进寨,很快拿下王岗,收缴敌枪20多支。接着又打张堂。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在敌强我弱情况下,采取正确的战斗方法,终于取得了胜利。战斗结束后,张仁甫他们又返回黄泛区,一方面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一方面继续开辟新区。

1947年1月初,华东野战军解放许昌,陈赓兵团解放漯河、临颍。根据豫皖苏五分区政委王其梅指示,建立西(华)临(颍)县,宋劭明任县委副书记兼县大队政委,高玉振任县大队长,张仁甫任县长。他们带领县大队两个连150余人,以鄢陵县陶城为根据地,着手开辟临颍新区。年底,县大队进入临颍县城,驻于东街,华野总部驻城东五里头。1948年元月,总部西攻洛阳,县大队又回陶城,国民党新五军十一师又占领临颍。洛阳解放,华野回师临颍,临颍重新获得解放。

1948年1月,豫皖苏边区党委派闻宇任中共临颍县委书记,王新学任县长,张仁甫参加整风学习。6月结束,张仁甫改任副县长。不久,城关区中队混进土匪,人员复杂。县委派王新学、张仁甫等5人带县大队整顿城关区队。他们摸清情况,立即采取措施:派南下解放军主力部队留地方的原宣传干事张锡锦任区长,排长赵增福任副区长兼区中队长,增派解放军战士加强力量,将原来2个排扩大到3个排。但却没有清除土匪队员。7月19日夜,混进的土匪在双庙村叛乱,县大队张指导员、张锡锦、赵增福等5人在反击叛乱中壮烈牺牲。“双庙叛乱”血的教训,促使县委、县政府加快了巩固新生政权步伐,很快相继开辟建立黄连城、王岗、商桥、石桥等区,11月,县政府搬进县城原贾永年家(老县城公安局处)。张仁甫随县政府进城后,主要抓了支援前线和剿匪反霸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张仁甫先后担任过许昌县副县长,许昌师范学院党总支书记、校长,许昌市人民医院总支书记;也曾在文革时期遭受过冲击和诬陷,但他相信党、相信人民,定会对自己作出公断。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1976年,张仁甫平冤昭雪。1983年,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行文确定张仁甫为“老红军”(地、师级)。战争年代,张仁甫曾多次负伤,其中腿部中弹的后遗症阴天下雨都会疼痛难忍,严重的肺结核也给他的身体留下隐患。2000年,多年病痛缠身的张仁甫先生在许昌不幸逝世,享年91岁。

在张铁桥的印象里,父亲很少给他讲述过往的战争岁月。“他并不愿意提及那段牺牲了无数战友的岁月。”张铁桥这样理解,“他常说,这一生,跟着党,不抛弃不放弃,没拐弯、没停顿,能活着,就是赚了。”

“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接受教育。”

重视教育: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知识能开阔眼界、改变命运,张仁甫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在他的一生中,对家庭乃至岗张村的教育提出了要求:“再苦再难也要让孩子接受教育。”这种思想让后辈受益匪浅。

“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我父亲回家的次数有限,每次回家他都会跟母亲说,要让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好好学习,再苦再累都不能忽视了学习。”张铁桥说,“全家人在父亲的影响下,都有自觉学习的能力。大哥在参军后继续深造,从事无线电方面工作,大姐在许昌商业部门工作,二哥在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从事科研工作,我也考入了河南省农学院,小弟在许昌卫生系统工作。目前,我们一家人都是党员,父亲给我取名叫‘铁桥’:钢铁的铁,寓意坚固、结实;桥梁的桥,寓意行善、帮助别人,希望我这一生多行善事好好做人。我闺女的名字也是父亲给起的,叫张焰,寓意革命火焰红艳艳。”

在岗张村和盆李村中间有所学校叫列宁小学,校长刘迎春在这里工作已经超过了5个年头,在她看来,这所学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摇篮,更是红色文化传承的摇篮。“这所学校在很早以前就存在,它和西华县‘三岗’革命根据地的‘普理小学’都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学校的名字是张仁甫先生在咱们岗张村从事革命工作的时候,他和当时在村小学教书的薛朴若、张广德等党员教师共同商定的,一直沿用至今。”刘迎春说。

现在的列宁小学高大气派,仿古造型的学校大门上方写着“盆李列宁小学”六个大字。沿着笔直宽敞的水泥路面向前走,就能来到主教学楼,嫩黄色的教学楼上书写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标语,教学楼的正中央画着学校的校徽,绿色为底象征着生机勃勃,“1927”是该校成立的时间,旁边的五角星象征着红色记忆、红色传承生生不息。“关于我们盆李列宁小学的故事,我们每位教师都能生动地讲出来,在给孩子们上思想品德课程的时候,我们都会把红色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记得自己是英雄的后代、是红色记忆的传承人。”刘迎春说。

如今,红色血脉会在一代代岗张村人的生命中永远流淌,红色基因在口口相传的革命先辈故事中也将一直传承下去。

“如今,山河无恙,国富民强,盛世中华,如您所愿。”

永念党恩:红色主旋律在乡村唱响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张铁桥和他的家人们一起回到了岗张村。村里的水泥路笔直地通往每家每户,2500余人的村庄拥有3216亩耕地,田里种植的冬小麦、夏玉米,粒粒硕果见证着庄稼人的幸福和希望;红辣椒、红薯、大蒜套种在地里,红红绿绿给大块金黄增添别样的韵味;油牡丹、党参的加入,让这片希望的田野“含金量”更高,村民的生活简单而又幸福。

在村里为爷爷重修的故居里,张焰抚摸着院里的枣树说:“这就是我记忆里的老家,院里就有这么一棵大枣树。”据岗张村村干部介绍,为了弘扬红色文化,让革命先辈的精神口口相传,奉母镇在岗张村修建红色文化广场并实施重建张仁甫故居项目,打造红色旅游路线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红色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得知村里有后辈儿以656分的好成绩被武汉大学录取,张铁桥一连说了3个好。“父亲一辈子的心愿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平安顺遂的日子,吃得饱、睡得暖。如今,山河无恙,国富民强,盛世中华,如您所愿。”张铁桥饱含热泪深情地说。

“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张仁甫等老一辈革命者,以及西华籍革命先驱在豫东平原乃至全国都留下了光辉革命足迹,缔造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历经岁月沉淀,深深根植于豫东大地,流淌在豫东儿女的血脉中,成为激励豫东人民坚定理想信念、战胜一切困难、在前进道路上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力量源泉。”奉母镇党委书记陈鹏说,“这是一块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土地,这里是周口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的地方,这里有太多的红色记忆。我们常讲‘不忘初心’,就是不忘传统,不忘革命先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红色旋律在乡村的每个角落唱响,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革命精神熠熠生辉。”

精神不灭,传承不息,被红色文化持久浸润和激励的岗张人,正沿着先辈的足迹,奋力走好新时期的幸福路。①2

(本文采访时,得到西华县老促会何建华的大力支持,特表示感谢。)

[责任编辑:张鲁莎]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