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他的心里装着全村老百姓”——记市发改委驻太康县常营镇五子王行政村第一书记黄玉森

来源:新周口客户端

作者:

2020-07-08

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记者 杜林波

“走进农户家里,和村民唠知心话,为村民排忧解难;往返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带村民学技术、找项目、拉资金,成为激发贫困村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带头人。”自驻村以来,周口市发改委驻太康县常营镇五子王行政村驻村第一书记黄玉森,用实际行动抒写一名第一书记的责任和担当。

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为了解决村下雨积水行路难问题,黄玉森争取各类扶贫项目资金657万元,新修5100米4米宽的水泥硬化道路,所属3个自然村的主街道、出村路、部分环村道和巷道全部硬化。新建及改造桥梁7座,新修五子王村到“五子台庙”道路400米,沿主干道路修建下水道6062米,确保雨水和污水正常排出,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和日常生活。

同时,完成了自来水户户通建设项目,让群众吃上了放心干净的自来水。天然气主管线贯通全村。有线电视也达到了户户通。新村室铺设装修、安装防盗窗、悬挂宣传画,村“两委”的办公条件得到很大改观。

文化广场建成后,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健身娱乐的好场所。黄玉森还通过开展“六村共建”,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发动全村干部群众人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成立了保洁队,坚持每天清扫大街小巷,垃圾集中收集清运。

村里组建了环境卫生督导小组,讲卫生,讲文明、树新风成为全村人的自觉行动,2019年,五子王行政村被周口市评为“文明村镇”。

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2018年,黄玉森和帮扶队员自掏腰包筹集资金一万元,购买2000只土鸡苗和100只鹅苗,在梨园内散养,每天吃草吃虫,省去大量饲料,生态养殖效益倍增。

黄玉森因地制宜,依托该村果树种植、西瓜套种传统优势,积极引导成立村级种植合作社,大力推广西瓜、辣椒等农作物间作套种和立体种养技术。目前全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经济收益普遍提高。

为了拉长产业链,黄玉森针结合当地辣椒种植面积大的实际情况,2018年利用扶贫资金新建辣椒烘干厂1座,通过深加工的辣椒好存好卖好运输,效益成倍增长。

黄玉森主动联系许昌瑞贝卡集团公司,并利用20万专项扶贫资金新改造村扶贫车间,成立假发生产车间,为贫困户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每人每月能拿到2600元左右的工资,让村民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村集体也每年增加2万元的租金。

2017年引进的光伏电站发电每年收益10万元左右,60户贫困户得到公益性岗位。今年黄玉森又带领村干部积极外出考察,计划利用驻村书记20万专项扶贫资金引进菌菇大棚种植项目,能够就近吸收带动近6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黄玉森组织劳动力以“安溪采茶、天津装修、义务运输”等就业渠道,年输送劳动力1200(人次),实现“一人打工,全家脱贫”的目标。

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每逢节假日,黄玉森不是回家和亲人团聚,而是忙着到贫困户、大病户和老党员家里送温暖,给他们送去米面油和慰问金。殊不知,黄玉森的爱人因脑梗留下后遗症,常年需要照顾。可他却说:“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更应该做出表率,不辜负党和领导的信任和期望。

黄玉森多次组织爱心捐赠活动,联系爱心企业为新村室捐赠办公桌椅40多套,协调委机关为五子王居村联养点捐赠空调16台,还为曹营学校捐赠书籍书包并开展送法进校园,协调卫生部门送医下乡,为五子王行政村1360余人次进行体检和义诊。

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实现脱贫112户,500多人,大病和残疾未脱贫的6户都由政府兜底救助,4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也都坐上了轮椅,15位孤寡老人住进了新建的居村联养点,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完成达到95%,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全村顺利实现了脱贫目标。

黄玉森虽年近花甲,但却壮心不已。他说,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自己无怨无悔。

[责任编辑:袁甜甜]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