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张一:忠心为将帅画像,热心助家乡脱贫

来源:新周口客户端

作者:付永奇

2020-07-22

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记者 付永奇

张一祖籍河南商水县,1969年5月出生于黄泛区农场,著名肖像油画家。他少年天才,12岁时因绘画成绩突出被编入地方志,16岁时被特招入伍。

转业后历时5年,于2015年完成开国十大元帅、十位大将、57位上将等77幅油画肖像作品,成功举办“开国将帅油画肖像展”,在全国引起轰动。原国家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看到欣然题词“画笔作浆奔腾弥坚、唯真善美杨精气神”,还为《张一作品•开国将帅油画肖像集》提写了书名。

近年来,他情系桑梓,助力国家级特色小镇 “邓城古镇 ”的文化建设,打造的邓城古镇民俗文化园,因藏品丰富、地方文化特色鲜明多次受到省市领导赞扬。

7月21日,作为周口退伍军人的杰出代表,张一被周口市推荐为“出彩河南人”第二届最美退役军人候选人。昨日,记者驱车前往对其进行了专访。

走进毗邻周口市区的张一油画工作室,一股墨香迎面扑来。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画室四周挂满的人物肖像,特别是南面墙上的一组开国将帅肖像画尤为引人注目。将军们威武雄健,或凌厉或威严的眼神让人回想起他们那个戎马倥偬、战火纷飞的年代。

“2009年10月,50余位开国上将中最后一位吕正操将军去世。我感到巨大的悲痛和失落,萌生了要为开国上将画肖像的想法。”张一说。决定创作将帅肖像后,他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因为年代久远,不少开国上将只留下了黑白照片。为了再现开国上将昔日叱咤风云的英姿,展现开国上将最具风采的一面,张一用了近一年时间翻阅历史文献资料,按照每幅作品都统一尺寸、统一色彩的思路,对开国上将的肖像进行油画再创作。

他蛰居画室,潜心创作,许多时候每天工作都在15小时以上。刚开始创作时,每幅作品需要两三个月时间,后来熟练后,仍需要近一个月时间。历时5年,他终于完成77幅将帅系列作品的创作,期间两次因长时间劳作晕倒在画室,青丝悄悄生长许多华发。

2015年,周口市为张一在家乡举办了“军魂——张一作品开国将帅油画肖像展”,大获成功。77位开国将帅英姿勃发、神情兼备,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观众叹为观止。新华网这样评价:“它填补了用油画肖像手法表现全体开国将帅的空白,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是迄今为止最齐全、最完整的开国将帅油画肖像”。

年近50的张一有着浓厚的家乡情结,时刻想为家乡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增砖添瓦。2017年,他受邀参与国家级特色小镇 “邓城古镇 ”的文化建设。从此,他返往北京和周口两地,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积极筹措资金,开展文化扶贫、产业扶贫工作,为家乡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

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经他倾心打造的集文化扶贫、旅游休闲、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一体的邓城古镇民俗文化园初见规模。其中的“邓城古镇酒文化博物馆”已征集到与酿酒文化相关的各类文物500余件,预计年底可正式免费开馆。正在打造的“邓城古镇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设“开国将帅事迹展”“抗日战争图画展”、“解放战争历史展”“实弹射击俱乐部”等,将成为豫东最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个全国最大的古‘秤砣’为何是四百四十斤,因为这个重量刚好是500磅,这是我们周口在清朝时期货物外运出口的一个物证,它在研究周口漕运文化中有重要的价值。”站在邓城古镇民俗文化园门口,张一介绍完这个镇园之宝后又谈起文化园中正在筹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将把这个教育基地建设成为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张一说。

“国家级特色小镇‘邓城古镇’文创总监”、“打造商水县邓城古镇特殊贡献奖”、“商水县文化旅游发展杰出贡献奖”,“出彩周口人”等,家乡人民深深记得他的辛勤付出,给了他至高无上的荣誉。

“我是一个退伍兵,关爱人民,忠诚于党,是我的天职,也是我们军人的本色!”面对赞誉,张一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李鹤]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