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周口客户端
2020-08-19
记者 韦伟 文/图
霍楼村未脱贫户霍红印在驻村工作队帮他建的蔬菜大棚里采摘蔬菜。
邵俊勇是沈丘县委组织部的一名科员,31岁的他正处于精力旺、有拼劲的奋斗期。适逢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县脱贫摘帽扫尾阶段,他了解到县委组织部的联系乡镇卞路口乡还有贫困村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空白、仍有很多村民生活困难的情况后,主动请缨到霍楼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势要带领全村群众搞发展、共致富,干出一番事业。
邵俊勇在村里转悠,不时与路边休息的村民打招呼聊会儿天,在了解群众生活的同时,寻找创业致富的契机。
“咱村在外干成大事的也没啥人,也没人给村里捐钱拉项目,想带领全村致富,不好弄啊。我倒是知道有个叫霍九灵的村民在郑州干种植,就种个蔬菜,也没挣上大钱,更不用提捐钱给村里了。”一个村民的几句抱怨,突然给邵俊勇带来了一道灵光。在郑州搞种植?能不能动员他回乡发展,带领全村村民一起干蔬菜种植呢?这个念头一起来,邵俊勇坐不住了,马上就跟村民要了霍九灵的电话。“我在郑州种植小青菜,这边的土地租金很贵,工人工资还高,都快干不下去了。”霍九灵诉说了自己的困难,邵俊勇更加坚定了动员他回乡发展的想法。
挂了电话,邵俊勇就开始咨询当地的土地流转政策和人工费、运输费、蔬菜价格等信息。当天晚上,邵俊勇又给霍九灵打电话,一边为他介绍政策一边核算开支。这一算就发现在家种菜往外卖,比在郑州种植要节省不少开支,挣的钱多了,还不用背井离乡,霍九灵也有了回乡发展的意愿。“土地和大棚的事不用你管,但回来以后不能光自己种植,还要带领乡亲一起种植,免费指导他们经营。”邵俊勇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团结家乡群众一起发展,这是好事,一起做大做强,更不愁菜卖不出去。”
跟霍九灵说定了回乡种植的事,邵俊勇的干劲更足了,第二天,他就拉着村党支部书记霍国军向乡党委书记牛晓靖汇报了种植项目的想法。牛晓靖一听就肯定了这个提议,叫上乡土管所、乡扶贫办负责人一起研究怎样流转土地搞种植、怎样申请贷款建大棚,保证霍楼村种植项目顺利落地。
回到村里,邵俊勇马不停蹄地为村民宣传种植项目:“咱村里准备流转土地建大棚搞蔬菜种植,不会种也没关系,有种植高手教咱们,驻村工作队帮咱申请贷款建大棚……”两天下来,到村室咨询的村民有几十户,报名参加的有7户。
在乡政府的指导下,流转土地、建设大棚、种植蔬菜、修建道路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整个霍楼村开始忙碌起来。经过3个月的实际运作,全村以每亩800元的租金流转土地100亩,共建设蔬菜大棚160个,种植的小青菜已经破土出苗。看着整齐划一的大棚、绿色的菜苗,邵俊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几个月的辛勤努力终于有了成果,蔬菜种植项目建成,霍楼村有了自己的实体经济。旁边的霍九灵也算起了蔬菜账:“大棚一年能卖8茬小青菜,一个棚一茬去掉成本也管挣1000元……”“每个棚都需要工人播种起菜,管带动30多个贫困户务工,一个人一天工钱按50元算,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了。”霍国军兴奋地接上了话。
如今的霍楼村,在驻村第一书记邵俊勇、村党支部书记霍国军的带领下,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蔬菜村”,村里有钱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年轻的邵俊勇却闲不下来,他带领种植户不断拓宽思路,实验种植小白菜、生菜等,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这不,这几天听到有群众反映村西头有两个占地30多亩的坑塘卫生不好、影响环境,邵俊勇又有了坑塘改造鱼塘的想法。“既然当了第一书记,就要力所能及地为村民干点实事。村民收入增加了,还要让生活质量也上去,这是我的决心,也是党赋予我的使命。”
[责任编辑:王松涛]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