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周口客户端
2020-08-31
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记者 徐松 通讯员 胡健康 王洪振 刘凤梅
51岁的刘桂荣,已经在讲台上站了28年。
从1992年毕业至今,她就一直在郸城县双楼乡庙集小学任教,把青春、爱心全部奉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
“要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这是刘桂荣说的最多的话。
“真是好老师”,这是每年家长与孩子给刘桂荣最美的评价。
她是学生们的保姆,最爱“和学生们在一起”。
乡村里成年人大多外出打工,爷爷奶奶有时忙于地里的农活,多数时候无暇照顾孩子。为了让学生们安心学习,2019年春季,庙集小学开始实行寄宿制。
孩子们住校了,自理能力差,吃、喝、拉、撒、睡等全都得人照料。刘桂荣就跟着住在学校,将所有生活琐事都扛了起来,洗脸、梳头,洗衣、叠被……这样的情形成为了刘桂荣生活的常态:
清晨,她早早地起床,组织学生跑操,带领学生晨读;饭时,她帮助炊事员给学生盛饭,组织学生有序用餐;夜里,她走进寝室,帮学生盖被子,捡起掉落地上的衣物。
学生宿舍卫生间有异味,刘桂荣就利用课余时间一遍一遍拖、一点一点擦,从没怨言。“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就会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就会忘记劳累、乐在其中。”可爱的学生是刘桂荣不竭的精神动力。
爱教育太多,为家庭太少
人到中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爬坡”年龄,身为女性,家庭和生活的担子也与日俱增。但由于专注于备课教学、照顾学生、打扫宿舍、走访学生等事务,刘桂荣常年住校,很少回家。
刘桂荣的丈夫是一名货车司机,常年在外打工,两个孩子都要刘桂荣一个人带。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两个孩子都寄宿在学校,除了提供生活费外,其他都很少过问。有一次她要到郸城一高为儿子送户口本,尴尬的是自己竟不知道儿子所在的班级,也不知道班主任是谁。难得的是两个孩子非常争气!现在,儿子已从郑州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女儿从安阳师范毕业后在读研究生。一提到两个孩子,刘桂荣的脸上写满了自豪。
在常人看来这是“为别人家孩子忘记自家孩儿”,但这又恰恰是一位人民教师高尚职业情操的体现,更是刘桂荣爱学生胜过爱自己孩子无私精神的见证。
对亲人的愧疚,时常噬咬着刘桂荣的心,但她未曾有一丝的遗憾和后悔,“在乡村学校,我送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农村娃,帮他们走上更远的求学路。我很知足。”
倾情捐助,不让一个学生失学
学生翟舒婷由于基础差,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刘桂荣多次家访,每天利用晚上为她补课、和她谈心。重回校园的翟舒婷在日记里深情写道:每当遇到困难,耳边总会听到刘老师温和有力的声音“别怕,有老师呢!”
2014年,汲水乡九年级学生李凯旋的父亲在外打工坠楼身亡,母亲体弱多病,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李凯旋计划不上学了,出去打工挣钱。刘桂荣得知情况后,对李凯旋说:“你不能走,读书才是希望和出路,才能改变家庭命运,学校学习和生活费用由我负责。”第二天,刘桂荣就把3000元钱送到李凯旋家中,并坚持每月为她捐助生活费500元。
其实刘桂荣家庭也不宽裕,上大学的两个孩子都申请了助学贷款。为了资助李凯旋,她把两个孩子的生活费由800元减到500元,自己五六年没有买过几件像样的衣服。就连孩子上大学用的被子,也是刘桂荣用一所高中毕业生扔掉的被子拆洗加工的。
刘桂荣的大爱情怀深深感动了李凯旋,她更加勤奋学习。2018年,李凯旋顺利考上了清华大学。
回望来路,刘桂荣认为自己最大的骄傲,是没有辜负学生们用尽全力叫出的那一声动人的“老师”。
[责任编辑:袁甜甜]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