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西华抗日部队:十八勇士血染马路口

来源:周口晚报

作者:

2020-09-04

1938年,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在豫东特委书记沈东平率领下东征,在豫东大地书写了一曲英勇壮烈的抗日战歌——

西华抗日部队:十八勇士血染马路口

□记者 王锦春 王吉城 张洪涛

核心提示:1938年夏,徐州、开封沦陷。国民党不顾人民死活,在郑州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以阻日军。黄河水一泻千里,形成黄泛区。豫东等地一片混乱,日寇更是肆意烧杀抢掠。危急时刻,中共河南省委根据中央指示,把工作重点由一般救亡运动转变为武装抗日斗争,在豫东组建两支抗日武装,一支是河南省委委员、豫东特委书记沈东平领导的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一支是河南省委委员、豫西特委书记吴芝圃领导的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

1938年7月,睢县沦陷,群众饱受日军蹂躏。河南省委根据党中央“我向敌后发展”的方针,指示西华抗日武装除一部分留守外,其余深入敌后积极主动抗击日军。沈东平按照上级指示,动员部队准备出征,到敌人后方去展开豫东抗日游击战争。

1938年7月16日,豫东特委书记沈东平率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组成东进支队出征。东征过程中,自卫军沿途宣讲抗日救国道理,消灭伪顽300多人。部队行至太康县转楼时,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司令员吴芝圃专程迎接。这也是吴芝圃在敌后抗战首次得到兄弟部队支持。

东征途中,沈东平率领的西华东征支队打下太康县城,随后驻扎在位于睢杞太边区的平岗镇,这里离日军据守的河堤岭仅6公里,可寻机与日军作战。

7月28日上午,也就是在平岗驻扎的第三天,沈东平率小股部队侦察,并在马路口村召集群众讲话。这时,他得到情报,驻睢县日军到平岗换防,还押有一批重要物资。沈东平获悉这个消息后,决定打鬼子一个伏击,争取日军这批辎重。

马路口村紧邻睢柘公路,位于睢县县城和平岗镇之间,西南距平岗镇5公里,北距县城10公里,是平岗镇进入县城的交通要道。

沈东平带领一大队二中队的70多人和手枪排, 悄悄隐藏在公路两侧的高粱地里。上午9点多钟,日军运输物资的马车队进入伏击圈。沈东平高喊“开火”,路两边的高粱地里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有几个鬼子应声倒地。日军慌乱之际,战士们跃出高粱地冲向日军。日军被动挨打,退向村内。沈东平见状,安排手下打扫战场,抢运战利品,自己带领一个小分队进村,追击残敌。与此同时,附近河堤岭据点的日军听到枪声,增援部队很快赶到,重重包围了村庄。一场惨烈的战斗开始了。

接下来,激战究竟怎样惨烈?沈东平等十八勇士是怎样壮烈殉国的?

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2020年8月11日,周口报业传媒集团《红色记忆》采访组一行,先后来到商丘市睢县河堤乡马路口村烈士牺牲地、平岗镇小学英雄迁葬处、睢杞战役烈士陵园十八勇士墓葬群、杞县水东烈士陵园,还原那个壮怀激烈的时刻,缅怀一个个倒下的先烈。

马路口:村民铭记战事惨烈

8月11日8点多,记者一行来到马路口村时,被这个豫东小村吸引。翠绿的槐树、墨绿的杨树掩荫下,多幢农家二层小楼显示出村民生活的安逸和舒适。村里的条条道路水泥铺就,家家门前种上了蔬菜,豆角扭着秧歌顺着竹竿攀爬,一派温馨景象。

睢县县委党校王翔宇副校长是马路口邻村人,他所在的村庄曾和马路口村在一个生产大队。少年时代,王翔宇就听当地马路口战斗经历者讲述过十八勇士事迹,并对英雄事迹进行了认真研究。在他的热心帮助下,记者一行深入采访,探寻英雄的红色足迹,表达对先烈的崇敬和哀思。

能目睹这场战斗并且能记住的村民,年龄也应在90岁以上了。王翔宇对这个村庄很熟悉,他为记者找来了90岁的村民王学申。

在马路口村头,面对当年杀敌的战场,记忆力及身体素质良好的王学申老人讲述了所见所闻。此时,蝉鸣阵阵,村对面绿油油的田野在微风吹拂下,翻起阵阵“绿浪”,形成天然隐蔽的“青纱帐”。

提起那场战斗,9旬老人王学申清楚地回忆起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参谋长沈东平以及副司令员兼东进支队司令员胡晓初。他说:“战斗打响后,枪炮声、喊杀声乱作一团。当时我还小,俺哥还背着我跑了一会儿,老百姓也都往外跑。后来,鬼子越来越多,沈参谋(长)带领一部分人撤到马路口村黄家木质堂楼。鬼子武器先进,往楼里发射炮弹,又放火烧楼,还动用燃烧弹。最后沈参谋(长)等人不幸遇难……”说到这,王学申沧桑的脸上充满遗憾。

讲起82年前的往事,仍能脱口而出沈参谋(长),足见沈东平率领的队伍给当地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于这场战斗,王翔宇副校长说:“我小时候听支援马路口战斗的一位孔庄的民兵说,战斗打响不久,当地民兵和胡晓初部下都派兵增援沈东平。驻守睢县及河堤岭(乡)的鬼子、伪军得到消息也纷纷出动。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沈东平等人掩护其他人员撤退时,被困黄家堂楼。前来支援的民兵喊他们快跳楼,双方的喊话声都能听见。但日军火力太猛,增援人员根本冲不过去。直至鬼子使用了燃烧弹,沈东平也没有往下跳。战斗结束,鬼子很快撤离。打扫战场时,人们发现沈东平等十八勇士被烧死,年龄最小的才17岁。当地群众在马路口附近就地掩埋了十八勇士,第二天迁葬于平岗镇。”

王翔宇介绍,参加增援的这位孔庄民兵早已去世。在那次战斗中,一颗子弹从侧面击中他面部,从此面部留下一个豁口。战争造成的痛苦,往往不是后辈人所能想象的。

睢县党史办编辑的《睢县英烈》记载,“驻平岗的西华部队得悉沈东平被围赶来增援,中途受日伪阻击,反复冲杀难以接近楼院。十八勇士退守的黄家堂楼分上下两层,前后是坑,皆有水,敌不易接近。日军在屡攻不下伤亡甚多的情况下,动用钢炮、轻重机枪猛烈攻击。沈东平等人居高临下,沉着应战。鬼子在楼前墙角、水塘边倒下十多具尸体。下午,敌人挑着秸秆烧楼,残忍地发射了燃烧弹。堂楼被击中,十八勇士在熊熊烈火中壮烈牺牲……”

十八勇士将青春永远定格在马路口村,血染这片土地,唤起更多人拿起猎枪逐豺狼。除沈东平外,另外17位勇士分别是和金玉、张九龄、陈书然、袁富海、郭文堂、郭收、刘力峰、李天桐、王登科、王复礼、李立洋、裴学仁、郭启云、李应希、肖尚勇、张文彬、李长兴。

平岗镇:“守墓人”传承红色故事

马路口之战,十八勇士壮烈牺牲是豫东抗日武装的重大损失。十八勇士牺牲地——马路口村黄家堂楼在战火中早已化为灰烬。烈士的血迹也无处寻觅,但却深深融入了豫东大地,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不屈不挠的丰碑。

据睢县党史记载,马路口战斗结束后,为防鬼子报复,睢县共产党员苗家树(苗铁峰)、苗久润(苗泽生)父子带领群众将十八勇士遗体从马路口村运往平岗埋葬。

在创建豫东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沈东平以大量的工作树立了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他在豫东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和17名战友牺牲之后,西华部队官兵望着勇士们烧焦的遗体,悲痛欲绝。战士们抱着烈士的遗体,人人哭得浑身发抖,泪水浸湿了土地。

下葬当日,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司令吴芝圃受中共河南省委委托,举行了追悼大会。吴芝圃号召全体指战员化悲痛为力量,狠狠打击敌人。会上会下一片悲恸哭泣,十八勇士的家属代表发言,表示与日寇血战到底。

噩耗传到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确山竹沟,省委领导同志扼腕长叹。8月初,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彭雪枫赶到西华慰问,并将噩耗电告中共中央、毛主席。

在平岗镇,记者见到了平岗镇文化站原站长、80多岁的苗家忠老人,以及曾在平岗小学工作35年的刘光远老师。他们都是热心红色文化的志愿者。

马路口战斗结束后,为什么要把烈士葬在平岗呢?苗家忠老人介绍,1938年,平岗附近的苗楼村地下党组织比较活跃,将烈士葬在这里也是为了保护不被日军破坏。为了永远铭记烈士,当地党组织特意把每位烈士的大名镌刻在砖头上,随同下葬。

刘光远老师退休后,被返聘到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62岁的他,指着校园北侧的教室说:“许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寨墙,当年的烈士墓就在寨墙外面的土坡上。那时,这里荒无人烟。”没迁墓之前,每年清明节,学校组织学生在这里扫墓,讲十八烈士的英勇事迹。在这里上班后,刘光远老师就像忠诚的“守墓人”,送走一代又一代学生,讲了一遍又一遍烈士故事。

2002年10月,马路口十八勇士之一李天桐烈士的女儿李晶和丈夫曹随义(曾任青海省委秘书长),在周口市人大常委会、睢县县委有关负责人陪同下,一起来到平岗祭奠。后来,曹随义写了一篇《泪洒平岗》发表在《周口日报》,表达了对岳父李天桐烈士的深深怀念。

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李天桐烈士女儿李晶在墓前放声痛哭,所有的不幸和委屈化作了哭声和泪水。李天桐牺牲时年仅20岁,当后人第一次来祭奠时,已是64年以后的事了。

从《泪洒平岗》文中可以看出,当时这十八座坟墓没有墓碑,分不清哪座坟里埋的是哪位烈士。村主任找来了时年83岁、曾参与掩埋十八烈士的村民韩孝远。韩孝远对他们说,掩埋烈士时每个坟里埋了一块砖,上面刻有每个人的名字。

当时,睢县县委主要领导决定将十八勇士墓迁葬睢杞战役烈士陵园,让更多人知道十八勇士事迹,同时也是向十八勇士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后来,在平岗小学后院立起两通石碑“革命烈士纪念碑”“卫国烈士纪念碑”,主要是为纪念马路口之战牺牲的18名勇士。碑刻上面详细记载着十八勇士的姓名、事迹等。

据八旬老人苗家忠介绍,这两通墓碑,主要是当地退伍军人及民兵自发筹资捐建的。

2003年清明节前夕,在睢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持下,十八勇士坟墓由平岗小学全部迁到睢杞战役烈士陵园,将烈士葬于苍松翠柏之中……

觅红色足迹:杀顽敌载抗战史册

睢杞战役烈士陵园位于睢县城北两公里,南临城湖,北靠环城路,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睢杞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豫东战役的重要组成,也是常胜将军粟裕的得意之作。1984年2月5日,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粟裕将军在北京病逝。按照粟裕将军生前意愿,粟裕的部分骨灰,撒放在睢县睢杞战役烈士陵园无名烈士墓前面的花坛里。

走进睢杞战役烈士陵园,十八勇士纪念碑静静地伫立在粟裕将军汉白玉雕像旁。粟裕汉白玉雕像和十八勇士纪念碑成为这里最闪亮的坐标。

紧邻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中心花坛,便是十八勇士纪念碑及其后面的18个墓碑。沈东平墓碑居首。

沈东平,原名张秉乾,漯河市舞阳县太尉镇林庄村人。历任中共许昌中心县委书记,中共河南省临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河南省委委员、豫东特委书记,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参谋长等职。他为恢复和推动河南党组织,在河南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发展和推动河南抗日救亡运动,创建西华和豫东抗日武装,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什么沈东平是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参谋长,实为政委?曾在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任过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委的李耀,在回忆录中说:“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这个武装实际上就是我们党领导的。在部队里编有党支部、党小组。那里大队里有政治干部,不叫政委,叫政治员,后改称政治教导员,因为那时国共两党搞统战,叫政委是不行的……”其实,由于国共两党统战关系,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不设政委一职。但作为共产党领导下的部队,中共豫东特委书记沈东平实际行使的是政委职权。

十八勇士,年轻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因抗战而灿烂,如花的青春尽管凋零却因捐国而永恒。那些镌刻在石碑上的一个个名字像鲜活生命,无声地诉说着对侵略者的仇恨。烈士的墓碑6人一排整齐排列,以出征的姿态表达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恨。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看到这些墓碑,一曲曲慷慨激昂的抗战歌曲似在耳边响起,让人想到艰苦的抗战岁月,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

面对日寇何所惧,赤胆忠心杀顽敌。英雄事迹越久远,抗战精神越珍贵。豫东特委书记沈东平率领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东征英勇杀敌的事迹,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

1951年,沈东平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2009年,河南省委、省军区等部门评选6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沈东平榜上有名。

2014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沈东平名列其中。

王翔宇副校长说:“每年我们都要组织党校的学员到烈士陵园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种形式非常好。”

是的,追寻红色足迹,宣传英雄事迹,才能使更多人接受红色教育,传承革命精神。每一座烈士陵园都是红色的基因库、厚重的教科书。睢县县委、县政府把最好的地段让给烈士陵园,把陵园修建得庄严肃穆、幽雅静谧,体现了对烈士的尊重和敬仰。

辞别睢杞战役烈士陵园,记者一行直奔杞县水东烈士陵园。水东,就是郑州黄河花园口决口后形成的地域名。黄河决堤把豫东分成两部分,称“水东”和“水西”。水东抗日根据地原来叫睢(县)杞(县)太(康)根据地,是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相互联系的纽带。

据杞县水东烈士陵园管理处负责人介绍,由于水东根据地是日伪军重点进攻地区,水东根据地英勇牺牲的烈士达5266名,仅特(地)委书记级别的烈士就有沈东平、马庆华、韩达生、唐克威等人。其实,水东烈士陵园始建于1945年3月,为纪念抗战英烈,中共冀鲁豫第十二地委、专署、军分区发动根据地军民集资,在根据地中心区杞县城南竹林乡庄林村西侧老党寨土丘上修建了水东烈士陵园。那时,就已经有了对沈东平等十八勇士的记载。

1987年,在重建的水东烈士陵园里,也有对沈东平等4位特(地)委书记的介绍。

沈东平等十八勇士精神永存,他们活在人们心中。马路口之战虽然只是抗日烽火中的一个小小音符,却吹响了豫东人民抵抗日本侵略军的号角,为埋葬敌人添了一锨新土。

寻英雄后代:守初心继先辈遗志

马路口抗日十八勇士,除沈东平是漯河市舞阳县人外,其他17人都是周口市西华县人。他们的后人今天安在?生活得怎样?记者脑海里始终萦绕这些问号。

早在195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沈东平为烈士,吴芝圃主席亲自安排抚恤烈士家属,将沈东平女儿张玉花送进学校读书。

1954年清明节前夕,沈东平家人拿着省政府开的迁葬沈东平遗骨的信,到睢县马路口村见到了当地领导。在当地领导带领下,沈东平家人将沈东平的遗骨拉回舞阳县太尉镇林庄村老家安葬……

2013年10月1日,舞阳县人民政府在林庄村重修沈东平陵墓,并以汉白玉砌起围栏,尽显庄严肃穆,以便让更多人缅怀先烈、尊敬英雄,昭示人们不忘历史、珍爱和平。

在西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多方努力下,记者与李天桐、张文彬、裴学仁3位烈士的后人取得了联系。

1938年,李天桐牺牲时年仅20岁,女儿李晶6个月。多年来,李晶一直为自己是烈士的女儿感到责任重大。1958年,在政府照顾下,李晶成为西华电厂第一批工人。年纪轻轻的她爬电线杆、装灯泡,什么都干。之后,她干过木工、印刷工、缝纫工,在化肥厂、细菌肥料厂当过工人。不论干什么,她都是兢兢业业,吃苦耐劳。随丈夫到青海省后,她烧过石灰,烧过锅炉,当过泥瓦工。不论多么艰苦,李晶始终认为:“我的父亲是烈士,不能给父亲丢脸。父亲是流血的,我是流汗的。流汗的不能忘掉流血的,我永远想念着父亲!”

李晶的爱人曹随义在青海省走上领导岗位后,同样以妻子是烈士后代感到光荣,平时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党的事业,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曹随义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也常向孙子、外孙讲李天桐壮烈牺牲的故事,希望他们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做事,不负烈士后代的名声。”红色基因在传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里的每个人。

8月26日,记者一行在西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李建淼、黄桥乡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杜红芬引领下,采访了烈士张文彬、裴学仁的后人。

在黄桥乡孙堤村,记者见到了张文彬烈士的侄儿张保成及家人。张保成今年90岁,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张文彬是其二叔。张保成介绍说,张文彬,实名张文彩。因“彬”和“彩”两个字右侧都是三个撇,可能入伍时“彩”被人写成“彬”了。这里,我们仍称其为张文彩吧。

张文彩在马路口战斗牺牲时33岁,留有一个年幼的女儿。张文彩青少年时代练过武术,是豫东特委书记沈东平的贴身警卫员。张家后人说,埋葬十八勇士时,张文彩紧贴沈东平而葬。

上世纪60年代,张文彩遗骨由其女儿从睢县平岗迁回老家安葬。

从西华黄桥到睢县平岗,100多公里,我们无法想象在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烈士的女儿徒步从这里出发,一步一步来到睢县平岗寻找父亲,并将父亲遗骨背回时的一路艰辛。更无法想象烈士的女儿一路上曾留下多少悲伤的泪水。

在张保成的儿子张二奎带领下,记者一行来到了张文彩的墓地,墓地周围种满了辣椒。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密密麻麻红灯笼般的辣椒随风轻摇,一片红绿相间、生机盎然的景象。面对田野里这个不起眼的坟头,谁会想到逝者会是一位抗日勇士呢?

从张文彩开始,其家族四代都有军人,以满腔热血报效国家。

当日傍晚,记者一行来到了西华县城裴学仁烈士的孙子裴平家采访。裴平说,他爷爷是黄桥乡裴庄村人,在马路口牺牲时年仅29岁。上世纪60年代,家人将裴学仁遗骨迁回村里安葬。当年和他爷爷一同牺牲在马路口的,还有村里一位姓和的人。

按照烈士名单,这位烈士的名字应是和金玉(田)。儿时的玩伴,抗日战场同赴国难,让人感慨万千。

一路走一路看,思绪重回烽火当年。如今幸福生活比蜜甜,怎能忘记曾经的苦难?革命先烈,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怀念、尊敬!党和政府始终没有忘记烈士遗属,按照政策千方百计给予照顾,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十八勇士,无论你们葬在何处,后人是否健在,请放心,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为民族独立与解放作出的丰功伟绩。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英雄已与大地融为一体,赤色土地处处浸透着先烈的鲜血。作为后来人,常念先辈初心,继承革命遗志,才是对先烈最好的感恩。

[责任编辑:王松涛]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