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心中国最重——访扶沟县抗美援朝老战士王景文

来源:新周口客户端

作者:

2020-10-21

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记者 方珍

10月16日早,天刚放晴,空气中还有很重的湿气,所以显得雾蒙蒙的。车在高速上快速行驶,太阳越升越高,雾渐渐散了,天明朗起来,路边的树叶有的黄了、有的红了、有的绿中泛黄,秋色斑斓,秋味渐浓,记者的心情也明朗起来,因为要去采访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兵,有一种期待和崇敬。

70年了,抗美援朝已成为历史,那些逝去的参战者已成为无声的诉说者,活着的参战老兵对于那段历史就更有发言权,他们的讲述还能还原那段历史,让我们感受真实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扶沟县抗美援朝参战老兵王景文的家,聆听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故事。

舍家为国去当兵

快到王景文家时,记者与他取得了联系,没想到他竟到路口来迎记者,看到他硬朗的身板和健康的身体,听他说话声音洪亮、底气十足,记者还是很欣慰的,毕竟经历了70年的风雨洗礼,还能行走自如、声如洪钟,的确是宝刀不老。被他迎进家,其老伴满头银发,喜眯眯地让记者进屋,王老先生去里屋找出了一枚抗美援朝纪念章,并说抗美援朝和平纪念章等物品都放丢了,找不到了,有些遗憾。记者就开门见山地说要听他讲讲参加抗美援朝的故事,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讲不好,年龄大了,记性不好,有好多事都记不清了……”当问起他老家是哪里时,王老先生还是打开了话匣子,1934年他出生在淮阳县刘振屯乡耿楼大队李楼村,由于家境贫寒,他从小就跟随家人一路逃荒要饭来到扶沟,但日子还是艰难,为了能活命,父母无奈把他送给了扶沟县城的一户人家,从此他就成了这户人家的孩子,并于1951年5月结婚。可结婚没几个月,县里就开始征兵了。当兵离家,要丢下妻子,更何况妻子已有孕在身,他真舍不得;保家卫国,是义务是责任是担当,他责无旁贷。家与国,他毅然选择去当兵。与新婚燕尔的妻子依依惜别,他踏上了行军的征程。那时可没有车接送,去往目的地,全靠两条腿,行军与训练的苦与累难以想象。问他不害怕当兵打仗吗?他回答:“不怕!”语气坚定而有力。生活的磨难让他对安稳的生活有一种渴望,他明白战争会让国家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老百姓的生活会更加艰难,为了祖国的和平安宁和兄弟姐妹的幸福,他愿意去当兵打仗。保家卫国的种子早已种在了他的心里。

保家卫国不怕死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1952年9~10月,王景文和其他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一起坐着闷罐子一样的火车、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来到了朝鲜战场。去朝鲜过鸭绿江是第一道生死关,当时,美军的飞机大炮在鸭绿江上空轮番轰炸,随时就有被炸死的风险,一架架飞机飞走了,一架架飞机又飞来了,鸭绿江大桥被炸坏了,飞机飞走后就赶紧组织人员修。白天过江就是白白送死,所以只能等晚上过江。坐在闷罐车里等待过江,听着隆隆的炮声,看着被炸的惨景,年轻的王景文还是有些恐惧的,那是对战争的恐惧,那是对侵略者惨无人道的灭杀的恐惧,他不想让战火在中国大地上蔓延,也不想中国人民再卷入战争的漩涡,他又充满了斗志,一心要上战场去打美军,把生死置之度外。美军是飞机、大炮、机关枪,我军则是小米加步枪,面对武器装备先进的美军,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并没有退却,他们满腔热血地唱着那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趁着黑夜,躲着美军的探照灯、飞机,快速跨过鸭绿江,目的就是要把美军赶走。“在异国他乡不怕死吗?”“不怕!”这勇气和胆量,来自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想想家中的妻子、爹娘、兄妹,他更渴望祖国和平、人民安康……当他得知美军打朝鲜的目的是要度过鸭绿江到中国天津过年时,更是义愤填膺:“一定要把美军打回去,不能让美军踏上中国的土地……”这就是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誓死捍卫祖国和平的初心和使命!

上了战场就拼了

跨过鸭绿江,来到朝鲜,王景文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每天晚上,部队都要向朝鲜西海岸行进,目的是阻止美军从朝鲜西海岸登陆。晚上行军,他早已习惯,不习惯的是没路可走。因为美军随时会轰炸各条大路,他们只能在朝鲜的稻田地里行走。朝鲜的冬天异常寒冷,天寒地冻,雪深难行,为了减轻负担,他和其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样把用米渣和豆渣等压缩成的饼干和行礼都扔了,只留下枪和子弹。

王景文在38军炮兵营334团作战,每次打仗时,他都要和战友一起扛着七八十斤重的炮弹及大炮向战场行进。到了战场,他和战友一发接一发地装炮弹,一次次地挪地方(因为在一个地方打,敌人容易发现目标),炮弹一次次射向敌人的阵地并击中目标,为我军步兵作战清除了障碍,为战斗胜利争取了时间。王景文炮弹装得快并打得准,多次受到表扬,被授予个人三等功。这是奖励,也是认可,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但他的内心却很悲伤。

战场上,美军的飞机轮番轰炸,美军的机枪“嗒嗒嗒”地扫射,当一个个战友像谷个子一样倒在他面前时,他心疼了、难过了。特别是他的好朋友、和他一起奔赴朝鲜的扶沟县崔桥乡的老乡韩树德的死,更让他痛心。那是一个寒冷的下午,没有战事,好友韩树德冒着枪林弹雨来看他,他们互诉思乡之情,挂念彼此,并互道珍重。相见的温暖并不能驱走冬日的寒冷,他们被冻得腿脚都麻木了,为了取暖,也为了晚上能更好地参加急行军,他俩就一起去附近山上拾柴禾想烧水泡泡脚,正当他们抱着柴禾往屋里放时,只听一阵嗡嗡响——美军的飞机飞来了,王景文迅速躲到了一所房子边,韩树德也快速躲进了一个草庵子里,但美军扔下的炮弹落进了那个草庵,正好击中了韩树德的头部,韩树德的脑袋被炸开了,惨不忍睹。他难以相信,刚刚,他俩还在一起,这一刻,竟阴阳两隔,他无助也无力拯救韩树德,他更加痛恨战争、憎恨美国,这也更激起了他的斗志,他要为战友报仇!他和其他战友怀着悲痛的心情草草掩埋了韩树德,就又奔赴战场。

战场的惨烈无法想象,死伤无数,鲜血把白雪都染红了。更惨烈的是天寒地冻、武器落后、给养供应不上,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去送给养,不是给养被美军的飞机轰炸进了水里,就是送给养的战士被炸死炸伤了,有时送给养的朝鲜人也被炸死炸伤在了半路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受冻挨饿,经受着环境、天气、饥饿和战场生死的多重折磨。就是这样恶劣的战斗条件,王景文并没有退却,心里就抱着上了战场就跟敌人拼了的信念,硬是往前冲。

王景文也参加了上甘岭战役的战斗,零下30多摄氏度的气温,缺吃缺喝,山上的石头被炸碎了,树被炸飞了,死的人根本不知道头是谁的腿是谁的……两天两夜都没打下来……吃的咸菜没了,喝的水没了,干吃炒面咽不下去,有时他和战友渴得很了,就喝尿,自己的或他人的都喝过……说起战争的残酷,王景文直摇头,那是无法诉说的伤痛……他在战场上拼命地装炮弹攻打敌人,就是想早一天把美国侵略者赶走。他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捍卫为祖国和人民的和平安宁。

一封家书抵万金

远离故土去打仗,思乡之情藏心中。信件不知寄何处,生死难料家人念。当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去朝鲜慰问时,他兴奋极了,在异国他乡,听到“花木兰参军”唱段时,那是百般滋味涌上心头,他想家,想念妻子,不知道妻子生了没,不知道孩子是儿子还是女儿……家国情让他更加坚定了打败美国侵略者的信心。他跨过鸭绿江去了朝鲜战场,家人的心更是揪着,担心他的安危,挂念他的冷暖,不识字的妻子一次次托人写信给他寄往朝鲜,妻子想念他时,就去找人给他写信,告诉他机灵点、跑快点,因为子弹不长眼睛;当女儿出生后,妻子找人写信告诉他,他当爸爸了;当女儿生病时,妻子又去找人写信,告诉他她和女儿需要他;当八个月的女儿因生病不幸夭折时,妻子更是无助,更盼望他在身边……妻子一次次到路口探望,一封封信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儿他的消息,妻子一次次失望而归。她在煎熬中等待,他在战场上拼杀;她在睡梦中惊醒,他在稻田里行军……信寄到哪里,他不知道,他一封也没收到,他感觉愧对妻子。

1953年三四月份,当他和战友攻下394.8高地后,战争就停了。“一直到现在就没再打!”说到这,他很兴奋,也很自豪,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了美军,把美军赶走了,中国人民安全了。1953年回国后,他们暂时被安排在吉林通化,说是休整,其实是防备美军再打过来。这段时间,他想起了家人,就给家人写信报了平安,当妻子收到他的来信后,真是漫卷诗书喜欲狂,所有的思念和怨恨都化作幸福的泪水流淌出来,为他悬着的心也终于可以放下来了……

祖国需要愿重返战场

1957年复员后,王景文回到了扶沟和家人团聚。其间,他曾在扶沟县综合加工厂、扶沟县棉麻厂、扶沟县供销社工作过,日子虽平凡,但也很安宁,他从未向单位谈起过他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事,不想给祖国添麻烦。如今,他和老伴退休后,过着安稳祥和的日子,两个孩子在郑州打拼,也过着幸福的生活,他很知足。

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珍贵的,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王景文更深知中国的和平安宁来之不易,那是无数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王景文已记不起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些细枝末节,但他记着战争的死和伤、苦和累、爱和恨……他痛恨侵略者,他痛恨战争,他想念死去的战友,他想念韩树德,他想和活着的战友一起再去朝鲜看一看,去丹东博物馆看一看,缅怀战友,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他还告知记者:“若有侵略者再来侵犯中国,他会继续参战,保家卫国!”这是何等的爱国情怀?令山河动容,令祖国放心,令我们感动!86岁的高龄,祖国的安危在他心中依然最重,他的形象在记者的心中更加高大,向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向抗美援朝参战老兵王景文致敬!祝福他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责任编辑:袁甜甜]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