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下沟村的“高能”工程队【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

2020-10-26

下沟村修建的玻璃滑道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代珍珍摄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代珍珍

深秋时节,走进鲁山县尧山镇下沟村,天气格外清爽,几声鸡鸣在安静的村里回荡。

吃罢早饭,下沟村党支部书记王金民坐在圆桌旁,说起村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农民工:大家伙儿不搬砖,也不抹泥,专门在景区修滑道、建玻璃吊桥,人称“工程队”。

“俺这工程队,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高能’着呢!”王金民笑着说。

第一个在尧山修旱滑的人

28年前,刚成家不久的王金志还在石人山景区(现尧山景区)经营着小生意。这一年,也是石人山景区开发的第一年。

因为卖工艺品效益不好,加上结婚盖房,王金志说:“那时候很穷。”

其实,穷的也是整个下沟村。下沟村四面环山,全村486人,耕地面积235亩,人均不足0.5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红薯等农作物,群众依靠种地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不过,在1993年,下沟村的“命运”开始发生转变。

这一年,王金志大着胆子接下了一个“大工程”。“领导说要在石人山的白牛城建滑道,坡度是28度到30度。”虽然对修建游乐设施没有经验,但王金志说:“上级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干。”

“不陡的地方还好办,如果陡得很,就得用绳子系着树、拴着腰,拿钻在石壁上打眼儿、焊接,就像建人工天河红旗渠那样。”王金志带着村里十来个人摸索着干了一年多。

第二年,一条长188米的石头滑道在白牛城“面世”,王金志成了下沟村修旱滑的第一个人。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王金志第二次去重渡沟建滑道只用了3个月。从2003年开始,王金志专门带人在景区修滑道,他说:“那时候算是找到了一条挣钱的门路。”

跟着工程队走上脱贫路

啥叫“高能”工程队?王国兴有答案。55岁的他曾跟着王金志外出建滑道,后来自己带队,成为人们俗称的“包工头”。

“说‘高’,是因为我们经常在高山上作业;说‘能’,是因为我们亲自修出了下沟人的致富路。”王国兴笑道。

50岁的牛桂山原来是村里的贫困群众,现在在王国兴的队里当小工,一天的工资是200元,“我吃吃花花一年还能落下3万块左右。”

2017年年底,牛桂山脱贫。

“截至2019年年底,下沟村累计脱贫38户167人,未脱贫的只剩下4户4人。”王金民说,通过外出承建工程,下沟村已经改变了原来的贫困面貌。

下沟村人把滑道修到了全国

因为在新疆当过兵,27岁的王雍博喜欢穿一身军绿色衣服。

王雍博说,这两年,景区的玻璃栈道基本饱和了,现在他们去各地主要修水滑和观景台。

“海南、内蒙古、浙江、山西、江西……这些地方工程队都去过。”已经退伍2年的王雍博跟着工程队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

“工程队的特点是流动性强。”王金民说,下沟村有9个工程队,每年出去干活的有200多人,这200多人修建了全国80%的滑道。

提及村民收入,王金民显得很自豪:全村119户,有83辆小汽车。

更让他高兴的是村里有几个工程队正在和韩国、泰国的景区洽谈生意。“下沟人要把滑道建到国外了。”他说。

采访手记

下沟村出了“高能”的工程队。和多数农民工相比,这个村子的工程队拥有差异化、专业化特质。在旅游产业发展的浪潮中,小小的村落发展出了专门在景区修滑道、修玻璃吊桥的群体,他们另辟蹊径、做精做专,靠技术输出把外面的资金挖到“家里”来。恰是这差异化和专业化才让收益达到了最大化。如今的下沟村,90%以上的村民都盖起了小洋房,曾经沉寂落后的乡村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乡村名片

下沟村位于鲁山县尧山镇西南4公里,四面环山。全村共有119户486人,有2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村,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部分村民在周边景区、农家乐打工。截至2019年年底,下沟村没有脱贫的只剩下4户4人。

[责任编辑:韩翰]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