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周道客户端
2020-11-11
2017年10月,国庆假期刚刚过去,我被组织分配到沈丘县石槽集乡王湖村驻村扶贫,尽管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驻村扶贫,还是挺新鲜的。“想脱贫,连个阵地都没有,这样的地方咋能办公,干部群众没信心,那能行?”当我站在村室门口,看着杂草丛生的大院,心里那叫一个“凉”,随行的村干部也是一脸的无奈。“也知道修修补补,没办法,村集体没钱。”
工作就从村室开始,财政局就是“大后方”。我和驻村干部积极反映,多方奔走。没多久,在财政局的支持下,15万元投资花落王湖,综合文化广场1200平方米,宣传栏、广播器材、休闲健身设施齐全,30平方米的村室改建,购置空调两台、会议桌椅一整套,投资4.7万元安装路灯33盏。
王湖村室美了、亮了、绿了,我又和镇包村干部老安商量,组织了一支舞蹈队,请专业人员教群众跳舞,曾经沉寂的村庄焕发了生机。广场舞跳起来,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信心强起来。
从驻村开始,我和驻村队员,拉着锅碗瓢勺,带着衣服被褥,就在王湖村室“安家”。进村入户,走访贫困户;田间地头,排忧解难。干实事、办好事、求实绩,把脱贫工作当成自己的事,甘当贫困户的“贴心人”。
“三夏”大忙,颗粒归仓。2018、2019年,麦收期间正值高温,贫困户抢收抢种一片繁忙,汗水湿透了衣衫。我就想,咋样能帮贫困户做点事呢?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村民缺少遮阳和降温的东西。于是,在田间地头,我们撑好遮阳棚,买电热桶、干菊花、甘草、冰糖,免费提供清热去火茶,贫困户不回家就能喝到祛暑茶。备齐“助三夏、送清凉”爱心大礼包,毛巾、草帽、清凉油、藿香正气水应有尽有,爱心送去“清凉”,群众欣喜之情难以表达,连连称好。
我常说“做扶贫工作,不需要豪言壮语,要动真情、真动情、干实事。” 2018年5月30日上午9时许,王湖村村民张同亮,驾驶拖拉机拉麦子,操作不慎,致使右脚被卷入高速转动的皮带轮中,大脚趾被扯断,鲜血淋漓,痛得几乎晕厥过去。我和驻村干部段传勋赶到现场,第一时间与乡卫生院取得联系,请医护人员赶赴现场。
当时高温30多度,为防止伤者中暑加重伤情,我与在场人员小心翼翼地把张同亮挪到了阴凉处,并送去矿泉水降温。乡卫生院医护人员现场为张同亮处理伤口,情况严重:大脚趾基本断裂,仅有肌腱连接,伤势严重,必须立即住院治疗。
伤情就是命令。我联系周口市手外科医院,派遣120救护车。考虑到时间急迫、路途可能遭遇堵车,我一边让张同亮家属回家找寻农合卡、身份证等就诊所需证件,一边驾驶私家车将伤者及其家属送往高速路口,与120救护车接头配合急救,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张同亮送入手术室,我暂时放下心来。电话那头,张同亮家属说张同亮手术成功,卞理康才算吃了“定心丸”。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贫困户孙连武的女儿去年初中毕业,外出打工。“打工很辛苦,还是上学有出路。”我了解情况后主动到家里,得知她决定报名上幼师,将来毕业了当一名老师。我主动联系县进修学校获知,孩子报考幼师专业,免交学费,一年还有5000元生活补助。孩子的难题解决了,孙连武一家愁容换新颜。
抱着一颗真诚简单的心开展工作,自然也会收获温暖的回馈。2018年,我积极争取资金2.07万元,在王湖村,开展“迎中秋、助三秋、送温暖”活动,“双节”期间为26户贫困户每家每户送去2斤月饼,发放200元慰问金,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家发放秋、冬季衣服1套。2017、2018年共发放秸秆还田补贴36587元,先后出资近0.75万元发放扶贫宣传品,开展慰问、送文化下乡等活动。聘请理发师为行动不便老人理发,帮助50岁党龄老党员解决电力照明问题,为贫困户收晒庄稼,一件件真心为民的实事小事,赢得了群众赞誉。
2019年5月,正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离开王湖村,到付井镇孙小楼行政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驻村队员到驻村第一书记,责任更大了。孙小楼行政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9户,1023人,贫困户数和人数为全镇第一,日常信息维护和各项文字报表工作任务繁重。入村以来,我与村干部商议,新选拔了一名扶贫信息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我逐步把基本的表格制作、文档编写等工作传授与他,通过几个月的学习磨练,现在已能够胜任日常工作。前段时间,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驻村第一书记,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脱贫攻坚贵在精准施策,必须下足“绣花”功夫。2019年,孙小楼贫困户郑德民的儿子郑洪让,因脑中风后遗症,肢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腿脚不方便,一直没有残疾人鉴定,不能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得知情况后,我开车和村干部一起,拉着郑洪让和家人,带上轮椅,到县城残疾人鉴定。最终,郑洪让为肢体二级伤残。
郑德民老两口激动对卞理康说,“你真是党的好干部,真心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我还与镇里民政所沟通,为郑洪让申请了残疾人两项补贴。今年以来,先后帮助贫困户王庆年妻子王涂氏、贫困户孙自中、贫困户孙涛妹妹、边缘户孙培英妻子王腾进行了残疾鉴定,办理了残疾证,并申请了残疾人“两项补贴”。
“您对我真好,比亲人还好。”说这话的是我的帮扶对象,付井镇孙小楼行政村西王口自然村的贫困户王庆年。老人88岁,身体硬朗,但90岁的老伴王涂氏,身患老年痴呆症。走访时发现,老人居住生活环境极差,院子没有围墙,住在村头地边。
回到村室,我找村干部了解情况,向局里做了详细汇报,初步定了解决方案。经过短短的几天的施工,轻钢简易房建好了,一间25平的做住室,一间15平的做厨房。为隔热房顶搭建隔热网,水从二儿媳处接,电由工作队协调电工安装,与此同时,动员其女儿购置了电饭锅、电冰箱、电瓶车等。这一切布置妥当,王庆年感动说:“感谢共产党,感谢工作队,感谢卞书记”。
按照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要求,我所驻的孙小楼村由4个党员帮扶小分队进行帮扶,“三类人群”共有9户,其中:未脱贫户4户、脱贫监测户2户、边缘户3户。为切实解决他们的帮扶问题,通过积极协调,争取资金3.1万元,因户制宜分别为4户进行了新建夹山、改建门楼及围墙、新建羊棚等项目;为1户脱贫监测户实施了房屋重建、铺设入户道路等项目;为3户实施了新建围墙、房屋外墙及门楼粉刷等项目。
“各位父老乡亲请注意了,我是县财政局驻咱孙小楼行政村第一书记卞理康,趁着大家吃饭间隙我给大家广播一下‘驻村工作队致全体村民疫情防控科普知识的一封信’,请认真收收听....”,疫情发生以来,这段广播录音每天早、中、晚吃饭时间,都准时在孙小楼村上空响起。
大年初二,我积极响应局党组号召,第一时间来到孙小楼,吃住在村,坚守岗位,疫情防控最紧张时,每天从早到晚积极协助村“两委”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我到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众家,准时询问体温和生活物资储备情况,为村里困难老人家庭及时补充青菜、方便面等生活物资。还利用手握式的“小喇叭”,到每个自然村宣传疫情防控科学知识。
“响应号召来驻村,千苦万难应认真;不忘初心为百姓,牢记使命铸党魂。”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曾经这样写,也要这样做。我不能忘记初心和使命,心里要时刻装着老百姓,这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杜林波整理)
[责任编辑:牛勇威]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