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老子”牵手“黄河”为鹿邑版“诗和远方”增力添彩

来源:周道客户端

作者:

2021-01-06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李瑞才

明道宫升仙台下聆听华夏春秋文化、太清宫三御碑前探寻汉唐遗风;这里是陈抟故居,有睡仙、希夷祖师陈抟的生活足迹,这里还有“垓下古战场”,有“四面楚歌”“垓下歌”的千年余音(垓下古战场、虞姬墓就在鹿邑县太清宫镇),能让人浮想到那场悲壮而惨烈的改朝之战,追忆起西楚霸王项羽与爱妾虞姬忠贞不渝的爱情……这里是老子故里鹿邑。这是一座有着数千年底蕴的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不仅馈赠了众多文明瑰宝,慷慨的自然又赋予这里一条条清澈水域,一片片生态美景,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为文旅融合提供了丰富资源。

一桩桩、一件件历史大事件演绎着老子故里的独特风采,“十三五”以来,鹿邑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坚持“以文化城,以产促城”,不断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了众多优质文旅产品,激发了多层次消费,让文化发展有活力、旅游发展有魅力,有力地满足人民群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向往。

演绎文化鹿邑 凸显文化自信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十三五”期间,鹿邑县紧抓中国传统文化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河南省4个古城复建县之一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文化立县发展战略,累计完成虞姬文化园、太清宫、明道宫景区(4A级)提升及智能化扩建,新增太清宫景区的曲幕影院、明道宫景区VR体验馆,通过5G+VR的现代科技,将孔子问礼、老子讲学的传奇故事通过VR视频呈现出来,让游客身临其境,利用新科技、新手段宣传推介老子文化,宣传老子思想,扩大鹿邑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先后投资规划建设了38平方公里的省级老子文化产业园区,使之融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成为以黄河文化、老庄原典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基地;谋划建设中华李氏大宗祠、老子文化博物馆、陈抟故居及民宿建设、千年银杏园、春秋老子文化园、李姓文化纪念园等文旅项目22个;打造多元化文旅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全域文旅产业综合竞争力;以办会传承,筑牢文旅融合发展之魂;以建院合作,擦亮文旅融合发展的名片;以改革驱动,激发文旅融合发展的活力;以项目建设,强化文旅融合发展的支撑;以市场运作,增强文旅融合发展的动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

如今的老子故里,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交汇,让诗与远方从美好的憧憬成为可以惬意享受的体验。文化和旅游的叠加效应已成为这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依托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旅资源,全域旅游之花在这里诗意绽放;文旅产业的高质量融合,特别是2020年“老子”与“黄河”牵手并纳入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更是让老子故里鹿邑绽放出绚丽夺目的火花,旅游收入连年攀升,让鹿邑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自信心满满、文旅产业越走越宽广……

载体扎实有效 底蕴更加深邃

城、乡、村三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成效显著,“周末群众文化广场”活动经久不衰。“十三五”期间,鹿邑先后在全县城乡建成了3600多个体育健身站点,建成高标准的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40个,建设提升了25个乡(镇、办事处、产业集聚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立了553家农家书屋网点;建成了县级信息共享中心,建设电子阅览室25个,建设村级信息共享网点553个;全县文化资源共用共享实现了县、乡、村三级网络化全覆盖。

统计数字显示,全县目前共有省级非遗项目5个、市级非遗项目8个、县级非遗项目86个;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传统戏曲、传统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个门类。5年来,在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的基础上,完成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辑工作。还精心打造出宋河镇卢阁村“虎头鞋、虎头帽”制作、观堂镇陈方营花轿经营、涡北镇孙营草编、太清宫镇太清老子民俗传承、玄武镇民俗表演专业村等一批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的特色和品牌,成为特色文化的新亮点;太清宫镇的“老子祭典”、宋河镇的“百姓书场”、王皮溜镇的“群众大舞台”、唐集乡的“盛世之歌”、任集乡“大鼓书”、辛集镇“担经挑”、赵村乡的“画竹”、马铺镇的“民族舞”、观堂镇的“抬花轿”等乡村特色文化活动已成为全县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有力佐证。

文旅品牌叫响 全域旅游初现

“十三五”期间,鹿邑的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先后建成了县文化中心文化馆、县图书馆、县美术馆、县科技馆、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县档案馆、县人民剧场;建成县体育中心县体育馆、县体育场;投资50多亿元提升了明道宫景区、太清宫景区、陈抟公园等;建成了弘道苑、问道苑、迎宾苑、问礼园、根亲园、虞姬公园、十里文化长廊、上清湖公园、涡河湿地公园、闫沟河公园等不同主题的各类文化广场和历史文化主题公园60多个。这些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各种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特色文化活动,在春节、元宵节期间,举办“春满中原”“红红火火过大年”“文明河南·欢乐中原”等主题文化活动,农历2月15日至3月15日,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中国鹿邑•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展演系列活动;老子祭典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十三五”已经收关,美好的岁月定格成永恒的记忆;“十四五”刚刚开局,奋斗的画笔挥洒着梦想的华彩。推开时光之门,新时代的朝阳跃升在地平线上,照亮百万鹿邑人民砥砺奋进的前行之路……鹿邑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刚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鹿邑县将抢抓建设老庄元典文化旅游区的历史机遇,抓根亲文化,抓研学旅游,抓宣传营销,推动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城乡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努力把鹿邑打造成旅游胜地、文化高地、人气旺地、人居福地。①9

[责任编辑:李欣]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

中华龙都网新版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22517号 豫周公网安备:41160202000001号
Copyright © 2000-2018 周口报业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周口市东新区周口大道报业大厦10楼 广告招商QQ:68004395 传真:0394-8232599 举报电话:0394-85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