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新春走基层]家书里的扶贫故事

来源:周道客户端

作者:付永奇

2021-02-02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付永奇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一场大考,也是一场必须完成的答卷。为了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我市各项扶贫政策落地生根,乡村干部工作在一线,舍“小家”为“大家”,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2月2日,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发现一封乡干部写给家人的信。信的内容朴实无华,字里行间充满一种感动,是我市党员干部群众决胜脱贫攻坚的一个见证。

爸、妈:

您们好!

好久没有回家探望您们二老了,您们现在过得怎么样,天气寒冷,要注意身体,注意保暖。

您们总是问我咋那么忙?回家看看您们的时间也抽不出来?我无言以对。

您们从电视里也看了,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让贫困户摘掉穷帽子、拔下穷根子。

您儿子我是乡镇纪检干部,要监督检查上级扶贫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扶贫资金是否拨付到位、帮扶干部是否帮扶到位……所以要和同事走村入户,走访贫困户,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使执纪监督成为常态。

爸、妈,您们还记得2020年5月2日那天吗?那天是妈妈75岁生日,儿子本以为五一放假了,咱们一家可以吃顿团圆饭陪着您和妈妈过生日。在回家的路上,儿子接到了周济铺村驻村干部化江涛的电话,说商议为贫困户王大毛申领助听器的事,结果回家的事成了泡影。中午接到您们的电话问我啥时候到家时,我的心就碎了。您们二老也许不知道,王大毛是个贫困户,今年已经81岁高龄了,还有一个精神不正常的儿子,他本人又听不到声音,没有助听器,他们家怎么脱贫呢?

通过努力,我和同事为王大毛佩戴了助听器,当他听到外面的声音时,笑容是幸福的,心情是愉悦的,他现在和儿子从事小生意,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我还为沟西村贫困户张安民家的粉条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粉条变成了脱贫致富的“金条”;帮助王岗村贫困户残疾人段相立家电维修部扩展业务、增加了收入……

爸、妈,您的儿子很平凡,只是做了一些该做的工作,正是因为有很多像您儿子一样的党员干部的辛勤付出,我们才能一个不少地脱贫致富奔小康。

儿子:胡书广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十五日

这封家书是商水县张明乡纪检干事胡书广写给他70多岁的父母的。“尽管父母身体还算硬朗,但我时常感到愧对父母,平时没空陪爸爸说说话,给妈妈捶捶肩,陪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因为我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胡书广说,“当天写完这封信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了,后来由于工作忙,几天后才寄出。”

两位老人收到儿子的信,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也放心不下儿子,毕竟他也是奔五的人了,长期熬夜加班工作在一线,还患有高血压……”2月2日,在张明乡胡庄村,胡书广的父亲胡太来拿着这封信讲了里面的故事。

胡太来是他那一代农村人少有的高中生,能识文断字,年轻时经常替邻里读信写信、写对联,对家书有特殊的感情。2020年6月25日上午,两位老人因为思念儿子,决定去乡里去找他,到单位后却发现儿子办公室锁着门。母亲让父亲拨通电话,告诉儿子给他带了最爱吃的红苹果。儿子回电话说,他正在沟西村为脱贫户张安民家的粉条申报周口市非遗特产,准备让张安民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粉条脱贫致富。

母亲夺过电话说:“我和你爸来看你了,你就不能回来一趟?”“妈,我现在真回不去,等忙过这一段,我一定回家看您和爸。”儿子说。

“你看看你儿子忙成啥,家也不要了,贫困户比亲爹亲妈还重要。”母亲挂了电话对父亲说。

父亲劝说:“儿子是党员,还是纪检监察干部,责任也不小,担子也不轻,咱就别给他添乱了。”

后来,胡书广告诉父母,沟西村张安民脱贫致富后,决定反哺乡邻,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目前,在张安民的带领下,沟西村10多家粉条加工厂已经开工生产,从事粉条加工业的农户有20户、28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②9

[责任编辑:李鹤]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