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车厢内满满的乡愁和慈爱让离乡游子泪奔

来源:周道客户端

作者:

2021-02-19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李瑞才 通讯员 李小伟

在家千日好,可离别却是不可避免的。转眼间,春节假期即将过去。对于多数返乡过节人员来说,回家时总是轻装上路,返程时却收获满满。

2月16日,正月初五,对于从重庆自驾返回老家河南省鹿邑县谷阳办事处朱桥村过年的张磊来说,时间已经很紧张了,按照常规情况来算,全程需要16个小时。为了不影响初七准时上班,他需要初五下午就开始返程。“我和老婆两个人轮流开车,中间还需要休息,再加上中间可能的堵车,乐观估计初六下午到家,不耽误第二天正常上班。”张磊告诉记者。

36岁的张磊是个河南人,妻子刘佳则是个正宗的重庆妹子,二人2013年研究生毕业后,一起来到重庆工作、结婚,如今女儿已经四岁半了。因为平时周末经常去老丈人家,按照两人的约定,每年要回张磊的老家过年。受疫情影响,他们一家三口到腊月三十才赶回老家。

在家几天,张磊的行程排的满满当当,访亲串友、给长辈拜年自然必不可少。带着重庆特产过去,而亲友们总是会送一些回礼。姥姥做的酱豆、舅妈腌的糖蒜、姨夫酿的米酒……张磊的后备箱的空间越来越少。

当天上午张磊去姑姑家走最后一家亲戚,拜完年没来得及吃饭就赶回来了。“紧赶慢赶终于把亲戚走完了。”张磊如释重负,而母亲早已准备好一桌丰盛的午餐,看着儿子、儿媳和孙女吃的津津有味,母亲张秀环满脸欣慰。

趁他们吃饭期间,父亲拿着湿毛巾忙着擦洗汽车,母亲则开始把收拾好的行李一件一件往后备箱里放,眼瞅着一会功夫后备箱就要塞满了。

“妈,后备箱已经装不下了,别拿了。”“还可以,小青菜是咱自己家种的,鸡块、鱼块、麻叶都是你爸前几天刚刚炸的,带上占不了多少地方,再塞一下就装进去了。”说话间,张秀环又跑回房间搬回了一箱鸡蛋笑着说,“这是专门给我大孙女攒的,正宗的土鸡蛋,差点忘了装上去了。”

张磊告诉记者,他最惦记的则是母亲说的麻叶。麻叶是豫东人都爱吃的过年小吃,用面粉和芝麻和面,切成菱形,在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是当地招待亲朋好友必备礼物。每次回重庆,母亲总会给张磊准备一大包麻叶,还提醒他带给丈母娘家人尝尝。

“现在物流发达,想吃什么都能买到,再说我的小家庭,一时也消耗不了这些食物,吃不完岂不是浪费了。”张磊说,张秀环则执拗地说:“现在有车了,又不用你背着走,这些食品能保存一段时间,慢慢吃!”看到张磊点头答应,张秀环满脸笑容。

除了家人亲手做的特色小吃,后备箱里当地特产也装了不少。出发前一天,父亲张广贤就到超市选了张磊平时爱吃的“辛集麻花”“观堂麻片”等地方特产。“这些土特产重庆买不到,保质期长,可以慢慢吃。”张广贤说。

张磊告诉记者,前几年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母亲在重庆一起帮忙照看孩子,现在孩子上幼儿园了,思乡心切的母亲便回老家和父亲一起生活。“现在回老家的次数不多,通常也只有春节才有空回去。虽然路上堵车,开车比较累,但回家后的感觉特别温馨,可以看看父母,跟亲友们好好聚一聚,再累也是值得的。”张磊感慨地说。

“每次回家,感觉都像‘打劫’一样。父母恨不得把家里的好东西都给我们捎上。”在张磊看来,虽然城市里好吃的餐馆特别多,但家里的食材是纯天然绿色食品,而且还能吃出独一无二的家常感和浓浓的乡愁。

“孩子们在外打拼,一年也见不到几次,希望他们能够吃点好的。”张秀环整了整后备箱,随手又将一包橘子成功放进了后备箱。

临行前,张秀环又塞给张磊一家三口每人一个红包,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顺顺利利。与父母告别后,张磊从后视镜看着父母的背影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眼睛红红的。

[责任编辑:赵文琪]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