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商水:美丽王潭村 “颜值”赛城市

来源:周道客户端

作者:

2021-03-09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付永奇

绿树环抱的村落,四通八达的水泥路,温馨雅致的文化长廊,花木掩映的庭院……初春时节,位于周项路一侧的商水县黄寨镇王潭行政村处处美丽如画。

“以前,这里柴草乱垛、垃圾遍地、道路泥泞,人居环境十分恶劣,这几年俺村变化真大啊!”在村文化广场的伟人塑像前,看着村头游园、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的美丽村庄,正在和同村人谈论全国“两会”的该村村民张书田自豪地说,“我们虽然居住在农村,但是生活环境和城市一样美丽,相信再通过‘十四五’的努力奋斗,我们的生活一定能够赛城市!”

王潭行政村辖王潭、张营、吴庄、雷庄4个自然村,有3000多名村民。前几年,由于村“两委”班子年龄老化,工作不力,“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人居环境在全镇倒数,许多先富裕起来的村民纷纷搬到了周边小城市居住。

2018年4月,该村“两委”班子换届,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头衔的企业家王磊被镇主要领导三顾茅庐从洛阳请回参选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王磊当选后代表村干部郑重向村民承诺。第二天,他便带领村干部到各村查看人居环境,现场开会讨论,点燃上任后的第一把火。

该村有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坑塘11个,疏于管理,每个坑塘都成为村民的垃圾倾倒点,周边杂草丛生,臭气熏天。村“两委”班子多次召开党员代表会、村小组会,统一思想,形成彻底改变村容村貌的决心。在确保各村排水安全的情况下,他们本着“挖大填小、一村一策”原则,保留5个较大坑塘,对其挖大挖深整出规则形状,把里面的垃圾、污泥及挖出的泥土回填到另外6个小坑塘中。对整治好的坑塘安装护栏,放水养鱼,种植莲藕。根据村民建议,把其中两个坑塘对外承包,开办垂钓中心,供村民休闲娱乐。目前,这两个垂钓中心经营有道,每年足额交纳承包费用,增加村集体收入。其他6个小坑塘回填平整后改建成花园,成为村民的游玩场所。

小厕所,大民生,体现着乡村文明程度。为打造美丽庭院,该村因户施策,开展厕所革命,80%的农户将旱厕改造成水冲厕所,家家建有化粪池。村里又修建了下水道,道道相连,雨污分流,改变了“地面污水横流、厕所无处下脚”的历史。为了保持环境整治效果,该村采购洒水车一辆、剪草机2台、修剪刀15个、环保垃圾桶500个,成立18人的环卫小组,天天打扫卫生,维护环境。

王潭行政村有一条600米的外出干道,过去道路窄,路边杂树丛生,两侧有坟墓,天黑之后小孩、妇女不敢走。针对村民的期盼,村里投资数十万元,砍去杂树,加宽路基,栽上桂花树,安装路灯,灯杆上悬挂党旗,路边墙面绘制宣传图画,介绍党的一大到十九大的内容,取名党建路。如今每到晚上,党建路上随处可见散步的人群。村里还投资数十万余元,打通4个断头路,硬化路面,植树绿化。目前,全村主干道水泥硬化85%以上,全部安装了路灯。

王潭行政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既重“面子”,也重“里子”。该村过去无娱乐文化场所,村民农闲时只能围在一起打麻将、侃大山。为此,村里筹集资金40余万元,建立3个党建文化活动广场,其中王潭村党建文化广场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有篮球场、健身器材等,是全镇一流的村级文化广场。村里投资20万余元,对主要道路两侧房屋墙壁粉刷涂白,绘制文化墙,因地制宜在村里规划50多个停车位,让节日期间返乡村民停车不再难、道路不再堵。该村经常举办文艺会演,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寓教于乐中积极宣传党的好政策,唤起群众知党恩、感党恩意识,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围绕勤劳致富、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等开展“最美家庭”“勤劳脱贫户”“十星级农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激发群众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引导更多群众向好、向善发展,促使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环境优美、文明诚信、勤劳致富等良好风尚在每一个村落地生根。

乡村美了,诗意浓了,远方近了,王潭行政村许多在外务工经商的人也回来了。他们建起漂亮的小楼,经常回来陪伴亲人,在村里转转,到田里看看,释放城市快节奏工作带来的压力。“这里活动空间大,空气新鲜,熟人也多,比城里那个小单元楼好多了!”回家看望父母的在外务工村民王卫华站在自己家的小洋楼前高兴地说。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开展乡村品质提升行动,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产业融合等方面下功夫,力争把王潭打造成全市乡村振兴的样板村!”王磊表示。②7

[责任编辑:赵文琪]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