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姜鸿起:我以我血唤拂晓

来源:周口晚报

作者:

2021-03-31

1940年秋,彭雪枫司令员与拂晓报社工作人员合影。左起第一庄方、第二陈守川、第六彭雪枫、第七刘秉衡、第八钱申夫、第九姜心启(姜鸿起)、第十一李克弱、第十二杜百根、,第十三单斐、第十四《拂晓报》社长王少庸。

□记者 王锦春 李哲 金月全

草木葳蕤,万物生辉,又一个春天在时序轮替中怒放。3月24日,周口日报《红色记忆》采访组来到扶沟县韭园镇太康营村姜鸿起烈士纪念馆。

纪念馆大门口有姜鸿起烈士汉白玉雕像。这位报人先驱,不仅年轻英俊,还一个人负责《拂晓报》一版社论和要闻的编辑、校对、刻写等工作。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新闻战士,主动申请到战斗一线拿起钢枪,最终在战斗中为掩护战友而牺牲,年仅28岁。

为他的赤胆忠心,有人心情激荡;为他的英年早逝,有人唏嘘惆怅。对我们来说,姜鸿起烈士既是先驱又是同行,莫名的亲切感,让我们愿意走近他、了解他。历史积淀,不挖掘就会轶失;岁月尘封,不寻觅就会湮灭。让他被更多人了解,是我们心中油然而发的使命感。

幼时盼拂晓

姜鸿起烈士1920年出生于扶沟县韭园镇太康营村,曾在县城上过三四年小学。后父亲因病早逝,尽管伯父答应继续供姜鸿起上学,但姜鸿起婉言谢绝,回乡挑起生活重担。他不仅要侍弄家中的几亩地,农闲时带着弟弟去讨饭,还要给卧病的母亲治病。由于他认真学习,加上曾在县城上过几年学,所以学得比别人好,还能帮助其他同学,被称为“大学长”“二老师”。

姜鸿起当时只有12岁,他家的境遇饱受乡亲们的同情。太康营的孩子上学不方便,多上不起学,有人出了一个主意:让姜鸿起教小孩子认字,大家帮他种地。姜鸿起知道穷人家供养孩子上学有多不容易,更知感村里人对他的信任和照顾,稚嫩的肩头责任重大,他暗下决心把课教好。从此,他有模有样当起了老师,这一番经历也锤炼了他的责任心,激发出他的才赋与潜力。

磨砺的岁月,为日后投身解放全人类的革命事业、承担更大更多的责任打下了基础。

磨砺的岁月,也为他日后的一笔好字和一手好文章打下了基础。

在纪念馆的一张照片上,新闻战士姜鸿起站在彭雪枫将军身边,两人之间似有某种精神力量在流转,那是默契、信任和交托……双手插兜的姜鸿起落落大方又充满文人气质,幼年的困苦没能在他身上留下烙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自信、阳光的年轻人。纪念馆里的姜鸿起烈士汉白玉塑像和画像都是根据这张照片创作的,无数前来拜谒者,看到画像和雕像,都不由为烈士的英年早逝唏嘘惆怅。

铁笔绘“拂晓”

17岁时,姜鸿起在伯父的支持下来到扶沟师范读书,参加了扶沟县长魏凤楼举办的抗日干部培训班。18岁时,姜鸿起参加八路军,在彭雪枫将军的推荐下来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四军第四师“拂晓报”工作。那时的办报条件极为简陋,工作人员更少,一个人身兼多职,采、编、校、刻、印、发,样样都干。1939年,姜鸿起来到拂晓报社时,加上他,整个报社才七八个人。姜鸿起任一版主编,一干就是6年。

通过《拂晓报》报人的回忆录,我们得以还原新闻战士姜鸿起的战斗人生。我们仿佛看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拂晓报》的前辈们走过来了,有人背着钢板、铁笔、蜡纸和稿件,有人挑着油印机、油墨。纸张和书籍由一头牲口驮着,没有牲口时,就变成一副副担子。有时日夜行军,人们非常疲惫,昏昏欲睡,边走路、边打瞌睡,可一住下来,编、刻、印等报纸的工作照样精神振奋地进行。一次,报纸刚刚印好,敌人打了过来,需要马上转移。报社生活组的组长钱申夫迅速进行分工。刘秉衡挑油印机和已经印好的报纸;姜鸿起和单裴抬煤油桶;庄方、陈阵扛资料箱;杜百根、冯国治抬白报纸;李朴人扛切纸刀……大家快速转移,一气走了30多里路,到达宿营地后,又一刻不歇地把报纸分发出去。姜鸿起写了一篇《行军——从新兴集到滕家湖》的文章,完整地记录了这次转移和分发报纸的情景,刊登在第300期的《拂晓报》上。

一天深夜,鸡都叫了,姜鸿起轻轻摇晃着同事冯玉璞:“有馍吗?彭师长有一篇重要评论,明天早饭后一定要见报,我现在还没有刻完。饿得实在没劲了,能帮我找点吃的吗?”姜鸿起近乎哀求地对冯玉璞说。冯玉璞当即来到小黑家,借了几个黑窝窝头和山芋。姜鸿起看到他带回了吃的,可高兴了,马上接过来,塞到嘴里,大口地吃起来。冯玉璞让他烤烤再吃,姜鸿起脖子一伸,咽下一大口山芋,指着肚子说:“来不及了,放在这里烤吧。”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深人不寐,铁笔刻画到天明。

我们仿佛见到了埋头排版刻字的他,看到了大口咀嚼黑馍馍的他,听到了深夜里患有肺结核的他抑制不住的咳嗽声。

在《拂晓报》老报人的回忆中,当年报社的编辑都刻得一手好蜡版。姜鸿起等人的楷体,“名盛一时,为读者称道”。据史料记述:在巴黎举行的一次万国报刊博览会上,《拂晓报》作为中国一份敌后报纸参加展出,精美的油印特别吸引欧美的报人和期刊编辑……把毛笔手写的题词毫不走样地临摹出来,印在报上,签名下的图章,套红印出,几乎可以乱真。根据钢版粗细纹路磨出的插图,酷似网纹钢板,让那些外国人觉得像谜一样却猜不出,有人竟说:“唔,可能是世界上最新式的一部印刷机,用珂罗版印成的!” 《拂晓报》给世界带去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也带去了姜鸿起等人高超的钢板刻写技术。

1939年12月5日,《拂晓报》迎来了自己的第100期,在纪念专号共出版四开十六版。毛主席的题词“坚持游击战争”,临摹在头版头条位置。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题词和新四军游击支队的纪念文章,发表在后面的各个版。姜鸿起等《拂晓报》9名工作人员每人的自传、百期随感及速写像,也发表在百期纪念专号上。

《拂晓报》一开始是部队内部发行,后来依靠地方党委,把报纸发行到延安和华中、华北,再后来冲破重重封锁,传播至西安、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桂林等地。周恩来让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把《拂晓报》寄到香港,经宋庆龄主持的“保卫中国同盟”和“国际新闻社”,发往新加坡、印尼、越南、缅甸、印度、法国、英国、苏联、蒙古等世界各地。《拂晓报》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像拂晓的光一样,划破黑夜,代表中国敌后战区发出最积极的、最有力量的呐喊。

碧血洒拂晓

《拂晓报》的工作人员大多是知识分子,为此,报社决定派一部分编辑、记者到部队或地方进行锻炼。1945年,姜鸿起被派到盱凤嘉县。由于工作出色,姜鸿起被提拔为新四军第四师营教导员,兼任安徽省盱凤嘉县区委委员,同时担任《拂晓报》记者。

1946年2月,中共扶太西县委和县政府成立,强烈要求到一线参加战斗的姜鸿起,被派回家乡直接参加武装斗争。

1947年6月,姜鸿起任区委书记。当时的扶沟境内,国共两党处于“拉锯战”状态。姜鸿起到任后,注重打牢群众基础,帮助群众盖房造屋、购买农具等。得到安定生活的广大群众感谢共产党、感谢区政府,姜鸿起就想写点什么歌颂记录它,也以此鼓舞人民群众逐渐高涨的热情。纪念馆里的资料显示,姜鸿起作词作曲的歌谣有30多首。多年后,他的警卫员王海成还能清楚地哼唱姜鸿起写的《五更歌——歌唱彭雪枫》:

一更里来,月儿照花台,

新四军第四师华北往东开。

打土匪,捉坏蛋,

配合游击来作战。

……

二更里来,月儿住正东,

饮水思源彭雪枫。

带人马,往东征,

保卫边防的老百姓。

为国家流鲜血,

牺牲又光荣哪呼嗨。

……

《五更歌》体现出姜鸿起烈士与彭雪枫将军之间的深厚感情,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烈士的多才多艺。

1948年6月5日,城关区政府和区武装中队在城内剿匪后宿营于小何庄。当夜,太康县匪首郭馨坡率匪徒数百人来扶沟县抢劫,于拂晓时,对姜鸿起部进行偷袭。姜鸿起闻讯赤膊持枪冲出,与敌人进行殊死拼杀,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姜鸿起烈士以一名军人最为荣耀的姿态,将28岁的光阴永远定格于这片他热爱的土地。

1948年6月22日,河南全省解放。“拂晓”战士姜鸿起在胜利前的“拂晓”倒下,但他的赤胆忠心至今让人心情激荡。

“拂晓”又称黎明。拂晓,微微地亮着,那明亮已经可以暖心。再看微微泛黄的《拂晓报》,姜鸿起烈士让我们渐渐读懂了那段烽火岁月、那一代青年人的热血追求。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精准勾勒明日的远景蓝图,但我们要始终记住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只有这样,才能把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缅怀,感恩,致敬!

偶然得识,终生怀念……

[责任编辑:张鲁莎]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